一觉醒来变成女学生
一觉醒来变成女学生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一觉醒来变成女学生 > 第五十章 测绘现场的立体几何

第五十章 测绘现场的立体几何

加入书架
书名:
一觉醒来变成女学生
作者:
eeyh
本章字数:
4474
更新时间:
2025-07-06

十二月的寒风裹着细雪钻进领口时,陆沉的考研复习进入了"实战模拟"阶段。

林凡裹着他去年送的灰色围巾,站在老城区那座明代戏台前,看他举着全站仪调试角度——仪器上的数字跳动着,像极了他此刻加速的心跳。

"小满,过来看看。"陆沉招了招手,镜片上蒙着层白霜,"王教授说要考古建测绘的实际操作,我和张师傅约了今天测这座戏台的台基尺寸。"

他指了指戏台前的青石板,"你看这阶条石,我要测它的长度、厚度,还有相邻两块的缝隙宽度——这些都是'阶基之制'里的细节。"

林凡踮脚帮他扶着三脚架。她的手指冻得通红,却还是稳稳托住金属支架。

陆沉的手覆上来,掌心的温度透过手套传来:"你手怎么这么凉?我兜里有暖宝宝,给你贴一个。"

"不用。"她摇头,"你上次说'测量的时候要专心',我怕分心。"

她的目光扫过戏台的飞檐——檐角的脊兽在雪地里若隐若现,像蹲守的老者,"上次你说,台基的高度决定了建筑的等级,明代戏台的台基比民居高,是因为'礼制'......"

陆沉的眼睛亮了。

他转动全站仪的旋钮,镜头对准阶条石:

"李若溪,你记不记得《营造法式》里说'筑基之制,每方一尺,用土二担'?"他调整着水平仪。

"我们现在测的台基厚度是80厘米,换算成宋尺的话......"他掏出计算器按了按,"大概是一尺六寸,符合'大式建筑'的标准!"

林凡笑了。

她想起上周陆沉在图书馆查资料时,为了确认"宋尺与现代尺的换算比例",翻了三本古籍,最后在《华国度量衡史》里找到了依据。

那时他把书举到她面前,像个得了糖果的孩子:"小满你看,古人连建房子都要算得这么清楚,我考不上研都对不住他们!"

"测完台基测斗拱。"陆沉放下全站仪,从帆布包里掏出激光测距仪。

"王教授说今年考题可能涉及'斗拱出跳数与建筑等级的关系',这座戏台是县级文保单位,斗拱应该是五踩,出跳数......"他眯眼对准檐下的斗拱,"一跳、两跳、三跳......五跳!

对,五踩斗拱,出跳五次,符合'五间殿堂用五踩'的规制。"

林凡从包里摸出素描本,快速画下斗拱的结构。

她的笔尖在纸上飞舞,把复杂的构件简化成线条,旁边标注着:

"五踩斗拱=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每科出跳数=1+4(?)"

写完又歪头想了想,在问号旁画了个小问号,批注:"等下问陆老师!"

"李若溪同学。"

陆沉突然凑近,鼻尖几乎碰到她的素描本。

"你这注解也太可爱了吧?"

他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她画的问号。

"不过我确实得好好想想——角科的出跳数是不是和平身科一样?上次张师傅说,角科因为要处理转角,出跳数会多一跳......"

"那我们等下测角科!"

林凡合上素描本,拍了拍他的肩,"现在先测平身科。你用测距仪量斗拱的高度,我用卷尺量斗口的宽度——王教授说'斗口制'是清代的,但明代也有类似的模数化设计,我们要对比着记。"

雪越下越大,落在戏台的瓦当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陆沉的睫毛上沾了雪粒,却浑然不觉,只专注地调整着测距仪的角度。

林凡的围巾滑下来,露出后颈的碎发,她却顾不上拉,只是举着卷尺,看红色刻度线在斗口上移动:"11厘米,11.5厘米,12厘米......斗口宽度在变化,这说明斗拱的等级在升高?"

"对!"

陆沉的声音里带着兴奋,"《清式营造则例》里说,斗口每增加1厘米,对应建筑等级提升一级。明代虽然没有明确的'斗口制',但通过实物测量,也能看出类似的规律——"

他突然停住,转头看她。

"李若溪,你知道吗?每次和你一起做测绘,我都觉得那些冷冰冰的数字活了。它们不再是课本上的公式,而是古人在墙上刻下的诗。"

林凡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想起去年冬天,他们第一次一起做测绘——在城郊的清代祠堂,陆沉举着全站仪冻得首跺脚,她举着相机跑前跑后,结果摔进了雪堆里。

那时他一边帮她拍掉身上的雪,一边说:"李若溪,你这是'为艺术献身'啊。"她却笑着说:"不,我是为了帮你记住这座祠堂的样子。"

"陆沉。"她轻声喊他。

"嗯?"

"你说......"她的手指轻轻戳了戳他的手背,"等我们考完研,能不能把这些测绘数据整理成一本书?书名我都想好了,叫《古建密码:藏在砖缝里的华国故事》。"

陆沉的眼睛瞬间亮了。

他放下测距仪,从口袋里摸出支笔,在她的素描本扉页上写下书名——字迹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

"李若溪著,陆沉绘。"

写完又补了句:"序言要写'感谢我的小老师,是她让冰冷的砖石有了温度'。"

林凡的手指抚过那行字,眼眶微微发热。她想起穿越前独自在城市打拼的日子,总觉得自己的努力像颗石子投入大海,激不起半点涟漪。

而现在,她的每一份付出都有了回应——陆沉的笔记里有她的批注,他的测绘图里有她的素描,连他背单词时的口头禅都是"李若溪说......"

"走。"

她拉起他的手往戏台深处走,"我们去测角科斗拱。你不是说'角科最复杂'吗?那我们就把它拆成零件,一个一个研究——就像拆解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把平凡的日子拼成最珍贵的礼物。"

陆沉笑着点头。他的手掌温暖干燥,包裹着她的手,像捧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物。

雪还在下,却己无法冷却他们心中的热度,林凡望着他被冻得通红的鼻尖。

而在不远处的老槐树上,几只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抖落的雪粒落在他们的素描本上,恰好盖住了"斗拱出跳数"旁边的问号。

仿佛在说:有些答案,不需要急着找到——因为和你一起寻找的过程,就是最美好的答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