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墨染征袍
三国之墨染征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墨染征袍 > 第112章 宴前风波与雷霆手段(二)

第112章 宴前风波与雷霆手段(二)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墨染征袍
作者:
迟醒未晚
本章字数:
7040
更新时间:
2025-06-22

“既如此,便有劳子顺,念与诸君听听吧。”华雄的声音冰冷如霜。

华忠面无表情地拿起一卷卷宗展开,毫无感情的念诵起来:

“雁门郡守郭縕,光和七年九月,纵容家奴强夺民田百顷、殴伤人命三起......”

“上党都尉王达,贪墨军饷粮秣,折合钱三百万……”

“上郡郡守李元,私占税款,勾结商贾走私官马,强买强卖……”

“西河都尉赵梁,醉酒民妇,事后以势压人,构陷良民,致其家破人亡……”

……

一桩桩,一件件,时间、地点、人物、证据,清晰无比!

念诵之声如同催命的鼓点,敲在每一个涉案官员的心头。

被点到名字的,无不面如死灰,冷汗涔涔而下,身体抖如筛糠。

未被点到的,也吓得大气不敢出,唯恐下一卷就念到自己头上。

华忠念了约莫小半个时辰,才将那些罪证确凿、影响恶劣的案件念完,而后又用了大半个时辰将那些罪不至死,但也足够罢官下狱的犯事官员的案件念完。

他合上最后一卷,垂手侍立。

华雄再次开口,声音带着一种“不得己”的沉重与惋惜:

“念及诸君多年共事之情,有些官员所为,虽亦触犯法纪,然或为情势所迫,或为乡情所累,所涉罪证尚属轻微,情有可原……”

他目光扫过几个脸色稍缓的官员,“本侯不忍深究。回去之后,自行拨乱反正,补足亏空,抚平民怨,此事便就此揭过!子顺——”

华忠应声上前,从箱中挑出那些仅仅罪责较小的卷宗,就在堂中众目睽睽之下,投入熊熊燃烧的炭盆!

火焰腾起,迅速吞噬了那些记录。

那些官员如蒙大赦,激动得浑身颤抖,离席扑倒在地,涕泪横流,连连叩首:

“谢君侯再造之恩!谢君侯宽宏大量!下官等必痛改前非,肝脑涂地以报君侯!”

华雄微微颔首,示意他们起身。

目光随即转向那些面无人色、在地的重罪官员,语气陡然转厉:

“至于你等!身为朝廷命官,牧守一方,竟行此等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祸乱纲纪、百死莫赎之恶行!实在令人发指!本侯念你等亦是并州本土老吏,昔日或曾对本侯、对州务略有微劳……”

他话锋一转,给出了冰冷的选项:

“今日,本侯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两条路,自己选!”

“其一:按所犯罪行大小,交出大部乃至全部家财,充入州府库,用以赈济贫苦、修桥铺路,造福并州百姓,以为赎罪!同时,上交所有私蓄部曲、田产契约,自请削职为民,永不叙用!如此,本侯可保你阖家性命,得一个庶民平安终老的下场!”

“其二:若你等贪恋权位,不甘舍弃这身官袍富贵……”华雄嘴角勾起一丝残酷的笑,“亦可!本侯以征北将军、持节督凉州军事之名,‘擢升’你等至凉州韩遂、马腾叛军肆虐最烈、朝不保夕之郡县任军职!限你等三日内,举家赴任,不得延误!到任之后,自行招募兵勇,绥靖地方,戴罪立功!生死……由命!”

去凉州最乱的地方当官?那与送死何异?而且是举家赴任,连根拔起!在场无人不知那意味着什么。

那些重罪官员瞬间崩溃了,争先恐后地扑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声音带着绝望的哭腔:

“选第一条!下官选第一条!”

“君侯开恩!小人愿散尽家财,只求活命!”

“小人愿为庶民!求君侯饶命啊!”

华雄看着匍匐一地、涕泗横流的官员,脸上露出一丝“悲悯”的疲惫,对着满堂文武,深深一揖:

“诸位,非是华雄心狠手辣,实乃国法无情!纲纪不可废!今日如此处置,己是本侯念及旧情,徇私枉法了,若非如此,这些卷宗到了朝廷手中,安能保全诸位性命?还请勿怪!”

幸存的官员们哪敢有怨,纷纷离席,躬身回礼,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

“君侯高义!法外施恩,我等感激涕零,岂敢有怨!”

“君侯处置公允,实乃并州之幸!”

“下官等必引以为戒,恪尽职守!”

华雄微微颔首,示意众人归座。

他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抛出了今日宴会的最后一记重锤,声音不大,却如惊雷炸响:

“对了,还有一事。诸位可还记得,数年前,本侯与晋阳长公主殿下初入并州不久,遭遇的那场刺杀?”

堂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所有人心头巨震,此事在并州无人不知,乃是华雄立威与并州第一大世家王氏联手清洗并州各地不听招呼的世家豪强的开端!

官员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回应:

“此事……下官等记忆犹新,惊险万分!”

“乃我并州一大案,幸得太主殿下与君侯福泽深厚……”

华雄眼神锐利,缓缓道:

“经本侯麾下数年明察暗访,抽丝剥茧,现己查明真相!当初所查办、牵连的数家本土士族与豪右,不过是替罪羔羊!真正的幕后主使、栽赃构陷者……”

他顿了顿,声音斩钉截铁,“正是那晋阳王氏一门!”

轰!

堂下虽无人敢喧哗,但无数倒吸冷气的声音清晰可闻!

众人眼中充满了惊骇!王氏!那可是并州第一世家!竟被坐实了刺杀君侯与长公主的滔天重罪!

华雄语气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裁决:

“首恶王宏,自知罪孽深重,己于前日在府中畏罪服毒自尽!本侯己下令,以郡守之礼厚葬此前被王氏构陷枉死的几家小族主事之人,不日将亲率全家前往祭奠!至于王氏余孽……”

他环视全场,一字一句宣判:

“长公主殿下仁厚,念及王氏亦有旁支无辜,不忍大兴株连。故,王氏一族所有成年男丁,即刻起押赴北境雁门、代郡前线,发配为苦役,修缮长城烽燧,以血肉赎其罪!永世不得归晋!所有女眷,无论主仆,一律充入官营织造坊,为边军将士缝补浆洗、编制修补铠甲,劳作终老!”

冷酷的判决如同寒冬的冰雹,砸在每一个官员的心头。

昔日煊赫无比的并州第一世家王氏,就此彻底覆灭!族长自尽,男丁发配绝地修长城,女眷沦为军奴!

这比满门抄斩更令人胆寒!这是从肉体到精神的彻底摧毁与世代羞辱!

堂内死寂一片,落针可闻。

官员们脸色煞白,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小心翼翼。华雄的雷霆手段与深不可测的掌控力,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华雄的声音再次响起,语调却缓和了许多,带着安抚的意味:

“当然,并州之兴盛,离不开诸君协力,更离不开本土俊杰的才干。本侯向来赏罚分明,有功必赏!”

他目光转向堂下几位并州本土文武官员:

“张辽张文远,忠勇无双,战功卓著,擢升为度辽将军,位在本侯之下,为并州军职之首!”

“原典学从事温恢,勤勉干练,擢升为上郡太守!”

“武猛从事张杨,果敢有为,擢升为上党郡太守!”

“军中宿将宋宪、侯成、魏续,久历战阵,擢升为太原骑都尉!”

被点到名字的张辽等人,尤其是宋宪等本土旧将,脸上瞬间涌上激动与感激,离席拜倒:

“末将(下官)谢主公(君侯)提拔!必当效死以报!”

这一连串对本土人士的重用提拔,如同在冰封的湖面投入了几块巨石,瞬间打破了死寂,也让那些惊魂未定的官员们心中稍安。

看来君侯并非要对本土官员一网打尽,对忠诚可靠、出身本土的能臣干将,依旧倚重有加。

华雄看着拜倒的将领,又扫视了一眼堂下神色复杂的众官员,脸上重新浮起一丝笑意:

“都起来吧。望诸位同心戮力,共保并州安泰!公事说完,这私谊宴席继续,诸君尽兴!”

宴会重新开始,丝竹声再起,酒肉添上。

然而,经历了方才那番惊心动魄的清洗与封赏,再无人能真正“尽兴”。

得以保住官位甚至获得晋升的官员,如同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后背的冷汗早己浸透内衫,强颜欢笑地推杯换盏,心中对主位之上那位君侯的敬畏,己深入骨髓。

散席时,官员们纷纷向华雄行礼告退,口中称颂着“君侯仁义”、“处置公允”,脚步却比来时沉重了数倍,匆匆离去的身影,透着劫后余生的疲惫与深深的敬畏。

华忠侍立在华雄身后,看着那些远去的背影,笑容轻蔑。

“子顺,为兄己为人父,儿女双全,这些年你为为兄掌管情报西处奔波,也该到了成家的时候了,莫让公明家的妹子等成老姑娘了,我己让叔父亲派人下帖去那河东提亲,过些时日,你就去河东一趟把徐家妹子接回来吧,成家后也不方便再住府上了,你嫂嫂也安排好在附近为你修了一座府邸,我再任你为太原郡督邮,也算有个明面的官身了!”

华忠感动的眼含热泪道:

“子顺能有今日,全靠主公兄长所赐,子顺以后定更加勤勉以报主公!”

“好啦,你们兄弟无需多言,此去河东,你顺道替为兄办件事!”

“还请主公吩咐!”

“毕岚这头猪养的够肥了,也是时候动手了,抄家所得一成财物你就以为兄名义犒河东文武和军队吧!”

早在河东时华忠便知那毕岚是华雄所豢养的一只肥猪,但为何此时动手,华忠却没表现出任何惊讶,反倒是有些沮丧。

华雄不禁问道:“怎么?子顺何故做此表情?难不成你与那毕岚私下还有交情?”

“那倒不是,诶,只是那文和先生果然料事如神,这下打赌又要输给他五十金了!”

华雄闻言爽朗大笑:“你啊,莫非以为跟了我这些年本事见长到能与那贾文和相比了?好啦,你现在的身家那五十金也不至于少块肉,去办事吧!”

“是,主公!”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