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调查和准备,金荣桂决定升堂审理这起案件。公堂之上,气氛紧张而压抑。
周蓝氏被押上堂来,她神色镇定,丝毫没有畏惧之意。她当堂撕开衣领,露出胸膛上的刺青——黑七留下的九尾狐图腾。她厉笑一声,说道:“你们官字两个口,不如我们狐仙一口咬断喉咙痛快!”
赵德禄派心腹混入人群起哄:“妖妇惑众!该当火刑!”一时间,公堂之上乱成一团。
金荣桂坐在公堂之上,凝视着周蓝氏和赵德禄,心中暗自思索着。他知道,这是一场正邪之间的博弈,他必须做出正确的抉择。
就在这时,金荣桂瞥见鼎耳出现了一道新的裂痕。这道裂痕,仿佛是司法公正即将崩塌的预兆。金荣桂心中一惊,他突然摔下令牌,大声说道:“且慢!”
这一声“且慢”,让公堂之上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金荣桂的身上,他们都在等待着金荣桂的判决。
金荣桂深知,这起案件不仅仅涉及到法律的公正,还涉及到人情的冷暖。他决定以法律为准绳,以人情为辅助,做出一个公正的判决。
他命人撞响县衙的铜钟,钟声震屋瓦,响彻云霄。在钟声中,金荣桂宣布了判决结果:周蓝氏按律处绞,但追认小翠为烈女,建碑平反;县丞赵德禄停职查办,强占的田产尽数归还原主。
这一判决结果,让公堂之上的众人都感到十分意外。周蓝氏癫狂大笑,她的笑声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染坊的靛蓝染料泼洒在公堂之上,如幽冥之火,照亮了这黑暗的官场。
青铜鼎在判决后突然倾覆,滚出三颗带血的铜钱。经过调查,这三颗带血的铜钱是三名死者受贿的赃证。这一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也让人们更加看清了官场的腐败。
赵德禄被押走前,阴笑一声,说道:“你以为济南道台干净?他拿的比我还多!”这句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金荣桂的心中炸开。
当晚,金荣桂的书案上出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列出了十二名官员受贿的账目,这些官员涉及到德县乃至济南道的各个部门。这封匿名信,成为了金荣桂升迁的筹码,但同时也让他陷入了一个更加危险的境地。
此时,青铜鼎再无法擦亮,鼎腹永久残留着靛蓝污渍。县衙的铜钟余音里,混入了类似狐啸的杂音,仿佛在诉说着这起案件的冤屈和无奈。
案件虽然己经告破,但金荣桂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他深知,这起案件只是德县官场腐败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腐败现象隐藏在黑暗之中。
深夜,金荣桂独坐县衙,将染血的铜钱一枚枚按入鼎中熟肉。这一动作,与前章分赃的场景相互呼应,象征着他的人性在官场的腐败中逐渐蜕变。
他的脑海中闪回着七年前他初任临邑时的情景。那时的他,怀揣着满腔的抱负和理想,想要为百姓谋福祉。而如今,他却陷入了这腐败的官场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油灯爆芯,黑暗吞噬了青铜鼎最后一角清光。窗外传来飘渺的民谣:“官袍红,顶子蓝,不如狐仙一口棺...”这民谣,如同一首悲歌,诉说着百姓对腐败官场的不满和无奈,也为这起案件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
金荣桂望着那尊被锈蚀的青铜鼎,心中充满了悲哀。他知道,要想彻底改变这腐败的官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