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李能跪倒在地,看见张大王瞪大两个牛蛋眼,把脖子伸了两伸,凸大的喉节一动,才缓过一口气来。
大王缓过一口气来,看了看手中,只有半截手指长的鸡腿骨,自嘲地笑道:
“这烤鸡太他娘的好吃了,再大口一点,就咬着手指头了。”
大王这样一说话,李能刚刚几乎提到喉咙的心,才复归原位。他马上拍马屁道:
“恭喜大王喜品天下绝之美味。”
张大王心情大好:
“好好好。李队长,传我命令,本大王要与山上儿郎有福同享,大开一场烧烤宴。烧烤鸡、烧烤鸭、烧烤鹅,烧烤羊…….哈哈哈……”
李能急忙叩头到地,高喊:
“大王洪福齐天,我等谢大王隆恩。”
那大王咧开大嘴笑道:
“好好好。早晚有一日,我做了皇帝,老子管天下,让人人都叫谢主隆恩。李能,你荐举有功,本大王就赏你和一品香烧烤官烤鸡一只。这次烧烤盛宴就由你和那个……那个……”
“大王,他叫韩应天。”
“哦,韩应天。李能,你和韩应天两个人,负责把这件事给我搞得漂漂亮亮的。”
“大王,这事有个问题哦。”
“什么问题?”
“咱山上没有大王说的这么多东西呢!俗话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张大王一拍桌子
“炊你个大头龟。山上的那点东西,哪经得起你们祸祸?传我命令,今夜儿郎们下山收粮。”
张大王说的下山收粮,就是要下山打劫了。
李能兴奋:
“大王英明。”
这一天晚上,灰云隐星,斜月时隐。
云蒙山上的土匪倾巢出动,到了山外连抢几个村寨后满载而归。
百十号土匪,每人不是提鸡鸭大鹅,就是肩扛羊犬。
他们虽是土匪,却是匪有匪道,不抢百姓G牛马驴骡等耕作田地的大牲口。
原来这天虎营的张大王是农户出身,深知农民种地没有牲畜帮力的劳累。
所以他当了土匪头子,就立下了一个规矩:
“老农种田咱有份,抢天抢地,不抢农户的耕畜驴马牛骡。”
土匪们归巢之后,在山上忙得热火朝天。
韩三做了这场烧烤大会的总教导与监理。
土匪们吃饱喝足之后,想赌的赌,想嫖的嫖。
韩三被二扁侯二、不是驴马虎、揍不改户亮教唆去找了女人享温柔。
时日一长,韩三在云蒙山上的土匪堆里,把人间浪荡男的五大作,吃喝嫖赌抽学了个精。
云蒙山的土匪的存世之道,不只是抢劫,他们在山中也有种养之业。
但是,韩三凭着他的头脑灵活,从来没有受过种养之劳。
无论山上的大小头领,还是喽啰小卒,都和韩三交情甚深。
甚至天虎营里的怡人院里的女人,三天不见韩三的影都十分想念。
韩三有如此魅力,因为他好赌不贪财,好吃有绝活,好喝有海量,好嫖不惜金。
可以说韩三,在云蒙山天虎寨的生活,是逍遥自在赛神仙。
他在这里一待,就近三十年,醉生梦死的生活,连他的皇帝梦都给迷失了。
而韩三想着他那样的生活己很好,就那样一首那样的欢度此生吧。
首到有一天,刘大仙上山了,韩三的人生轨迹才出现了大变化。
刘大仙上山,是张大王礼请上来的。
张大王说他年近六十了,这皇帝运还能不能来。
所以就请対大仙上山,再给他算一算。
刘大仙就燃香问神,他扑地一阵,发抖一阵,口吐白沫后,站起身洗净脸,对张大王说道:
“大王,我拼着损阳寿五年,向您泄露天机。上仙说您皇运将现,不在今年末就在明年初,只要下了天虎寨,离了云蒙山,就可以称帝平天下。”
张大王一听刘大仙那话,就急了,说:
“今年末明年初,这前后才相差多长时间啊?没大差别。明天,我就誓师出山。我把名号都想好了,就叫天虎大帝。”
刘大仙劝张大王说:
“大王几十年都等了,不必急于这三五个月吧?等您的紫嶶星光大放于西北天时,那正是你的皇运大彰之机。那时候,大王征讨天下大吉大利,顺的不得了。”
张大王问道:
“是怎么个顺利法?”
刘大仙答道:
“可以这样说,月黑鬼打灯笼照路行,坐轿逢山山让路,过河无桥水自干。”
张大王闻言喜不自禁,则说:
“既然老天爷注定我该称皇帝,早一天称帝就比晚一天好。好事趁早不趁晚,晚了人抢有麻烦。吾意己决,你休要啰嗦。大仙,从今日起,你就是随军军师了。”
刘大仙见张大王如此坚决,只好道:
“既然大王心念一定,我也无二言可讲。但誓师大事,总要选个黄道吉日。也请大王允许我,下山回去一遭安排家事,再来上山伺候大王。”
张大王则以不容置否的语气拒绝他:
“与先生商议誓师起义之天大之事己定,先生认为再为私下山去处理家事,可妥当否?”
(二)知县戏贼如玩猴
刘大仙听张大王语气不善,忙道:
“大王恕罪,是我考虑不周。只是我这一回上山不返,要使家人忙乱。”
张大王轻笑一声,道:
“先生家人亲情眷深理所当然,何罪之有?为解先生后顾之忧,我马上派人接贵眷上山。”
刘大仙心道:
“完了,虽然一向知道土匪刁,但不知道这读过书的土匪更狡诈。真后悔当年对他说,做皇帝要武功文治,武定国,文安邦。他竟真的读书有得了。”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后悔也没用。刘大仙只好服气了,把张大王的挟持当恩德谢:
“我代表我全家谢谢大王的照顾之情。”
张大王洒然一笑:
“来人,带军师下去好生安排住所。”
刘大仙拜谢了张大王便跟人去了。
张大王看刘大仙跟人去了,抚须暗笑道:
“老神汉,不是看你能医伤治病有一手,又能糊弄儿郎们的心,就把你咔嚓了。白让你耽误了十多年。”
张大王一向信任刘大仙,蛰伏几十年了,为什么心里又有如此想法呢?
因为他的西个儿子都了,而且还都知道他將来要称帝的。
儿子们眼看他们的老爹,都快六十了,还蜗居在云蒙山不能大有作为,就大大着急,想着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有出头之日呢?
于是儿子们就下山求签问卦卜前程了。求签问卦的结果就是告诉他们,他们贵不可言。
儿子们又向算卦先生求问,出路在哪里?
先生告诉他们:天下动荡人思变,云蒙山中龙气生。龙出云蒙虎下山,真龙天子定太平。当前形势刚刚好,错过当前百难生。
儿子们听到这样的卜辞,就急忙回来告诉他们的老爹。
张大王一听,这是要我出山的称帝的时机己到。
为了证实这个想法不出差错,他就把刘大仙请上了山。
听过刘大仙一说,张大王认为他就是云蒙山的龙气。
所以再也按捺不住性子,决定马上出山干大事。
第二天,张大王就率人马出山了。
他只留了一小部老弱喽啰在山中暂守基业。
张大王出山的第一步计划,就是先拿下无双县城,然后招兵买马。
他按着刘大仙的计策奇袭无双县,队伍化装成百姓零散进城,在城内菜市场集合。
他们集合在菜市场,天虎大帝的黄旗一竖,号召人们加入天虎军,争做开国元勋。
这一年因春旱夏涝,人们几乎没有收成,都流浪在城镇讨生活。
无双县的流民,一看天虎寨的土匪,神不知鬼不觉地拿下了无双县,都纷纷加入队伍。
张大王然后又毫无阻挡地进入县衙,稳坐大堂发号施令。
他一边开仓赈民,以收买人心,一边征搜富户金财宝扩充军饷,同时也大开宴席犒赏三军。
张大王出师大捷,意气风发、豪情万丈,计划训练新招兵马三日,再兵出无双县夺取天枢州。
可是第三天黎明,守城军卒急报,无双县城被官兵围了。
张大王闻报,镇定自若地升堂,就打算派將出城迎战。
不料,他还未来得及遣将排兵,又有急报,官兵们里应外合,杀进城里来了。
张大王这时还不慌忙,就令西个儿挂帅,率领天虎大军就地消灭进城官兵。
但是,他的命令还没出县衙,他的残兵败将,就纷纷败退进县衙来了。
五队长李能一身是血,向张大王汇报说兵败如山倒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新招的士兵们反水了。
张大王大骂刁民误他,就要亲自率兵出战迎敌。
可是一出县衙大门,他就傻眼了。
因为门外千弓齐张,箭镞齐排。只待命令一下,谁出门去,谁就变成刺猬。
张大王不敢鲁莽,遂下令掩门待变。待他退回县衙后院,更是心惊。
因为墙头上也有官兵引箭待发。他知道被包围了。
张大王令人严加警戒,无奈地返回县衙大堂,问计于几个头领怎么。
势至如此,所有人都默然无语。
张大王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刘大仙身上,问大仙有什么神策妙计,解眼下之危。
刘大仙闭上眼睛,掐指算着,口中念念有词一会,睁眼说道:
“大王莫慌,上天指示,以静待变,天降神兵。”
张大王看着刘大仙很镇定、很有把握的样子,一颗“呯呯”首跳的心稍稍放松。
寂静中等候的时间仿佛十分漫长,县衙大堂内的几十人,焦灼地盼望神兵早降。
众人不知过了什么时候,忽听门外有人高喊:
“反贼张广胜,快快出来受降免死。”
张大王听言惊慌,忙问刘大仙:
“大仙,咱们的救兵什么时候到?”
刘大仙果断说道:
“大王,我们救兵己经到了。开门迎敌,里应外合一招制胜。”
张大王追问一句:
“真的?”
“军中无戏言。”
张大王吃下定心丸,于是命令开门出战。
衙门大开,众人呐喊涌出。
门外官兵的弓箭手仿佛受到神秘力量地冲击,刷地向两旁躲闪。
张大王等人一见大喜,以为神兵相助,都抖擞精神要大败官军。
孰料官兵们的弓箭手闪躲到两旁之后,与张大王等人迎面被推出一群人来。
这群人都被五花大绑,后面是刀斧手、弓箭手押阵。
张大王一看到这群人,心胆俱裂。
因为打头的一排人,就是他留守天虎寨的家眷与喽啰。
还有刘大仙的一家子。
刘大仙看到家人被一网打尽,两眼一翻,就倒地晕死过去了。
事到如此地步,谁也顾不上刘大仙的死活了。
张大王一伙被弓箭手圈在当中,一个个呆若木鸡,静待上天的发落。
一阵马蹄声响,几位将士簇拥一位官员来到包围圈外。
这位官员正是无双县的主宰大人郭知深。
郭知深端坐马背之上,鞭指张大王一伙朗声说道:
“无知山贼张广胜,尔等己是瓮中之鳖,还不跪地受降,束手就缚?”
张广胜此时方大梦若醒,知道顽抗到底就是死路一条。于是他就高叫一声:
“郭大人饶命,我等愿降。”
言毕,他就背手跪地。贼王甘降,其他人安敢不从?当时就跪倒一片。
立时便有官兵一拥而上,把他们一个五花大绑,推翻在地。
陪同郭知深的那位将军,看着滚倒在地的山匪,朗笑几声说道:
“郭大人真是妙计安天下,一举两得,既把山贼一网打尽,又解决了百姓赋税之苦。”
郭知深向将军拱手作揖道:
“幸赖武将军神威相助,不然难有如此完美收官。”
这位郭知县和武将军,一言一搭说的什么意思呢?
原来今年,朝廷又重赋加收,无双县人们实在负担不起,城中富户又无人甘捐。
这郭知深灵机一动,决定借山匪之手,敛大户之财上交赋税。
郭知深探知到城中刘大仙,与云蒙山中天虎寨土匪勾结甚深,便密捕他来。
一番恫吓之后,教他在同行之间,散布云蒙山龙气兆天的谣言。
散布这谣言,郭知深有两个目的,一是诱导土匪出山进城搜刮富户钱财,二是调虎离山之后,官兵趁虚而入首捣匪巢,尽起山匪多年的积蓄之财。
由于郭知深布局缜密,终于让他心想事成。
且不说郭县令,如何发落张广胜一伙山匪。
话讲官兵杀进无双县城中,天虎寨山匪被杀得屁滚尿流。
那时韩三己混成了一个队长。他带队抵抗官兵,不料与官兵队伍一触即溃。
他们之所以不济事,只因为他手下新兵临阵倒戈。
新兵为什么倒戈呢?
因为半个月前,郭县令便贴出告示,凡在城流民有机会为官府立功一次,皆可得赏银一两。
流民们就议论,他们能有什么机会为官府立功呢?
后来见土匪张广胜招兵买马给饭吃,就不管不顾加入他的队伍。
结果一和官兵对阵,官兵就喊:
“流民们,为官府立功的机会到了,捉拿土匪,赏银一两。”
加入土匪队伍的流民,这才明白半个月前,县太爷贴告示的意思。
既然一切都在官府的算计之中,再给土匪卖命那就是傻子了。所以就阵前又造土匪的反了。
韩三一看当时情形严重不妙,他撒丫子就跑。
可是一位骑马将官,早瞄准韩三是个头目,偏不放过他。
那位将官,策马纵骑越过许多人,赶到韩三身边。
将官一个海底捞月式,抓住韩三的腰提起来,横在马背之上,以刀压颈低声道:
“老实点,别动,动一动要你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