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 第194章 杨瑾蓄势谋两川,黄金诱赂杨松心

第194章 杨瑾蓄势谋两川,黄金诱赂杨松心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作者:
胡茬程序员
本章字数:
4404
更新时间:
2025-07-06

数日后,张鲁军粮草尽毁、昌奇、黄瑞战死的消息传至汉中。

“什么?!”张鲁拍案而起,面色铁青,“昌奇竟被阵斩?粮船全毁?!”

谋士阎圃叹息道:“天师,我军深入,又被断粮,若再强行进军,恐生兵变啊!”

张鲁咬牙沉默良久,终于颓然挥手:“传令……撤军!”

成都,捷报传来,刘璋大喜过望,召回庞羲和张任,设宴庆功。

“张将军何在?”

宴席上,刘璋环顾西周,难掩激动。

张任大步上前,单膝跪地:“末将在!”

刘璋亲自离席,双手扶起张任,高声道:“若非将军奇袭渡口,断敌粮道,益州危矣!当封西川大都督,总领军事,以彰其功!”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赵韪脸色阴沉,忍不住出列道:“主公,张任虽功高,但资历尚浅,骤然授以大都督之职,恐难服众啊!”

刘璋摇头笑道:“赵公此言差矣!张将军以千人之力,焚敌粮船,斩敌大将,此等大功,岂能以资历论之?”

张任深吸一口气,重重抱拳:“主公厚恩,张任万死难报!自今日起,末将必竭忠尽智,为主公守土安民,纵使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刘璋欣慰点头,亲自为他披上大都督蜀锦金袍,赐下虎符印信。

当夜,张任府中。

烛火摇曳,张任凝视着案上的虎符和金袍,久久不语。

妻子安氏端着茶盏轻轻走来,见他眉头紧锁,忍不住问道:“夫君今日受封大都督,正可一展抱负,为何不见喜色?”

张任缓缓摇头:“非是我不喜,而是深感责任重大。主公待我恩重如山,我必以死相报!”

他起身走至院中,仰望星空,喃喃自语:“西川之地,强敌环伺,张鲁虽退,未必不会卷土重来。我既受此重任,自当整军经武,为主公守好这片基业!”

河东太守府内,杨瑾展开密信,烛火映照下,他的目光渐渐锐利起来。

"刘焉死了?"他低声自语,"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

堂下谋士贾诩拢袖而立,嘴角含笑:"主公,此乃天赐良机。"

杨瑾抬眼:"文和有何高见?"

贾诩缓步上前,声音如幽谷回响:"州牧之位,非世袭之职。刘璋擅自承袭父位,与篡逆何异?眼下朝廷无力西顾,主公可上表天子,言刘璋僭越,请命讨伐。"

杨瑾若有所思:"益州险塞,易守难攻,恐耗时良久。"

贾诩轻笑:"刘璋与张鲁己生嫌隙,汉中空虚。主公可效假道伐虢之计!先以助张鲁讨伐刘璋为名,进军汉中,设宴杀张鲁,吞并其众。

待汉中入手,再南下入蜀,以'平叛'之名,取益州为基业。"

张既眼中精光一闪:"主公,若得两川之地,河东再联结并州、雍州......"

贾诩微微颔首:"届时,主公据山河之险,拥百万之众,进可争衡天下,退可割据一方,纵是曹操、袁绍,亦不敢轻犯。"

杨瑾眉头紧锁,贾诩的计策虽妙,但其中风险令他难以决断。

"文和,此计尚有隐忧。"杨瑾沉声道,"军中虽有张燕的黑岩卫,但我军主力皆是骑兵,若入汉中、益州这等山地,骑兵优势尽失。况且..."

他指向地图上的阳平关:"张鲁虽与刘璋交恶,却非庸碌之辈。若见我大军压境,岂会不防?带兵少了难以成事,带兵多了又恐打草惊蛇。"

贾诩轻抚长须:"主公所虑极是。不过,我们何不借天子之名行事?"

他上前一步,手指点在地图上:"天子若下诏命主公讨伐益州,张鲁岂敢阻拦朝廷大军?当年他截杀朝廷使者之事,正好可作文章。若他不从,便是抗旨不遵,杀之有名。"

杨瑾摇了摇头,手指轻叩案几:"文和此计虽妙,但张鲁在汉中经营多年,五斗米教信徒遍布。即便杀了张鲁,这些狂热的教众必会作乱,到时我军深陷汉中,进退两难。"

贾诩闻言,若有所思地眯起眼睛:"那依主公之意..."

杨瑾闻言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贾诩的肩膀:"文和莫急,刘璋暗弱,继位后定有豪强不服。待其内乱之时,我等再出兵不迟。"

贾诩眉头微皱:"主公此言..."

"我自有计较。"杨瑾打断道,眼中闪过一丝穿越者特有的笃定,"刘璋继位,蜀中必生叛乱。届时我军以平叛之名入蜀,事半功倍。眼下我们当务之急,是整训出足够的步军,待时而动。"

贾诩沉吟片刻,突然展颜:"主公英明。倒是诩操之过急了。"

杨瑾又道:"张鲁手下谋士杨松,贪财好利,可先以利诱之,再留下与他往来的证据,这样日后取汉中也方便。"

贾诩等人赞同,杨瑾转身对侍立一旁的亲信吩咐道:"去,准备黄金百斤,再选几件珍玩,派能言善辩之人送往汉中,就说——"

杨瑾眼中闪过一丝算计:"杨瑾久闻杨松大人之名,愿结为友,特献薄礼,以示诚意。"

吩咐好之后,杨瑾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吩咐道:"传令下去,加派细作入蜀,密切监视赵韪、庞羲等人动向。再命典韦募兵训练,随时待命。"

众人离开后,杨瑾独坐书房,指尖轻轻叩击着案几。贾诩方才的谏言犹在耳畔,但更让他在意的,是该如何处置那个盘踞汉中的五斗米教天师——张鲁。

"张良十世孙...张道陵之孙..."杨瑾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作为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宗教领袖的分量。

历史上那句"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的狂言,更让他意识到此人绝非易与之辈。

窗外一阵寒风掠过,吹得烛火忽明忽暗。杨瑾起身踱步,思绪翻涌:

按贾诩的计策,鸿门宴杀张鲁,可以成功,但无疑会让死忠于张鲁的汉中将领拼死反抗。

若是张鲁肯投降最好,若是不肯呢?

杀?五斗米教信徒遍布汉中,若贸然杀了他们的天师,只怕会激起民变。届时即便拿下汉中,也要面对无休止的叛乱。

不杀?以张鲁的傲气,恐怕不会轻易臣服。留他活着,无异于养虎为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