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牢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垂死的马匪黑七残部首领躺在地上,他的身体虚弱不堪,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凶狠和倔强。
金荣桂走进地牢,手中拿着从张道士处搜出的账本。他的眼神坚定,步伐沉稳。“你爹当年判我爹斩立决,现在你装清官?”马匪首领看到金荣桂,愤怒地嘶吼道。
金荣桂看着马匪首领,平静地说道:“你父亲犯下的罪行,自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你,勾结张道士,劫夺赈灾粮,同样罪不可恕。”
说着,金荣桂举起账本:“这上面有你按的手印,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马匪首领狂笑起来:“你以为杀我就能擦亮那口鼎?这世道,己经无可救药了。”
金荣桂的脑海中突然闪过少年时期的一幕。那时,他目睹父亲审案,鼎中血酒翻涌。那血腥的场景让他至今难忘,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做一个清官的决心。
“我不会让这世道变得更糟。”金荣桂说道,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和决绝。
终于,在人们的期盼中,下雨了。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倾泻而下,打在地面上,溅起一朵朵水花。然而,就在这场大雨来临之际,巡抚的斥责公文送到了金荣桂的手中。
“擅杀道士,革职待参!”公文上的字迹如同一把利剑,刺痛了金荣桂的心。他没想到,自己为百姓做了实事,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
金荣桂望着窗外的暴雨,心中五味杂陈。他缓缓走到桌子前,将官印浸入雨水盆中。朱泥渐渐晕开,仿佛官印上的权力和荣耀正在一点点消失。
白雅萍站在门外,看着这一幕,轻声笑道:“现在喝我的梅汤还来得及。”
金荣桂没有理会白雅萍的话,他知道,自己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放弃原则。官印褪色如同鼎上铜锈,象征着他在这腐败的官场中坚守的正义正在被侵蚀。
黎明时分,县衙里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金荣桂早起,准备处理公务。当他走到鼎前时,却发现鼎腹铭文被人用醋蚀刻过。
他的心中一惊,意识到有人想要破坏这口象征着正义和公正的鼎。就在这时,栾师爷一脸愧疚地跪地坦白:“巡抚答应让我顶替您,所以我……”
金荣桂看着栾师爷,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他没想到,自己一首信任的师爷竟然会背叛自己。
就在金荣桂感到绝望的时候,衙役急匆匆地跑进来:“大人!百姓在城门口给您立碑!”
金荣桂心中一震,他没想到百姓们会如此感激他。他走出县衙,看到城门口的石碑上刻着“金公弭盗”西个大字。这西个字在雨中闪烁着光芒,仿佛是百姓们对他的认可和赞扬。
碑文“金公弭盗”西字在雨中闪烁着,仿佛在诉说着金荣桂的功绩。金荣桂缓缓走到石碑前,伸手抚过鼎耳细微的裂纹。那是昨夜摔在青石板上所致,虽然裂纹很细小,但却让金荣桂心中一阵刺痛。
白雅萍撑着伞,缓缓靠近金荣桂。“您猜碑文底下垫着什么?道士私藏的三百两黄金。”她轻声说道,眼神中带着一丝神秘。
金荣桂心中一凛,他没想到道士竟然私藏了这么多黄金。这些黄金,也许就是这场旱灾背后腐败链条的又一证据。
远处雷声如钟,仿佛是历史的警钟在敲响。金荣桂望着远方,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旱灾求雨闹剧虽然结束了,但这腐败的世道却依然存在。而这鼎耳上的新裂痕,也将成为他心中永远的伤痛,同时也为第二卷马永年之子马团长的复仇埋下了伏笔。他的手指沾到金箔,那金箔在雨中闪烁着,仿佛是这个黑暗时代中一丝微弱的光亮。金荣桂深吸一口气,他决定,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他都要继续为正义而战,为百姓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