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墨染征袍
三国之墨染征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墨染征袍 > 第53章 敲打张杨

第53章 敲打张杨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墨染征袍
作者:
迟醒未晚
本章字数:
4744
更新时间:
2025-06-02

翌日晋阳城门口送别袁家父子,华雄刚回到刺史府中,下人来报:

“君侯,武猛从事张杨在府门口大闹着要见您,华忠管事不好阻拦,让小人特来禀告。”

张杨?差点忘了丁原把这家伙还留在了并州,对这位史书留名的东汉旮旯小诸侯华雄前世倒真有过认真研究,甚至曾在历史系大学毕业论文中提过一笔。

事君忠、待友义、才短气粗曾勤王、性情温和难掌兵是后世研究东汉和三国历史的学者普遍认可的对他的评价,如果说吕布被认为三姓家奴尚有不同观点争议,有说吕布悲剧的人生是没人给过他一条真心的路,被丁原拿来当看门的狗,被董卓做宰牛的刀。

就连是否被虚构的人物,演义中的貂蝉野史中叫做任红昌也不过是把他当做使离间计的对象,似乎谁投资吕布谁翻车,就连陈宫都笑过吕布的智谋被浸在了酒坛里,似乎是没人真心待他的错,可鲜有人提过吕布十五岁时就能一杆马槊挑翻鲜卑狼旗出身寒微一步步成为一方诸侯其实离不开吕布悲催人生中唯一的一道光一个如兄长般真心待他的人——张杨。

后世人皆知刘备仁义之名却鲜少关注到张杨这位被史学家陈寿认证过的真正的东汉老好人,在丁原死后张杨统领丁原在并州的旧属曾随董卓作乱,待发现董卓篡逆行为后,忠于汉室的张杨又响应关东诸侯们的讨董号召,到河内加入了袁绍的联军。

待讨董结束后李傕郭汜掌控长安通缉如丧家犬一般吕布时,只有张杨冒天下之大讳收留吕布,当发现手下部将想要暗害吕布得朝廷封赏时,为了两边不伤害,又主动劝吕布资助其离开。

李傕郭汜长安内斗时献帝逃往洛阳时,张杨立即派兵营救要迎献帝还旧都洛阳,遭到所有部将反对,认为张杨只得了一个官职虚名,大家都没得到任何实质好处。

而张杨却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领兵回去完全没意识到挟天子能带来的巨大政治好处,甚至在各地诸侯早己断了对朝廷进贡的传统情况下得知在洛阳献帝缺粮竟毫不犹豫的将自己属地的军粮运送过去,当部将们还抱着以此为条件想要赖着不走借机索取朝廷利益时,张杨却大义凛然的表示:

“天子当与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杨当捍外难,何事京都?”

仅仅这一句话就足以让各路打着匡扶汉室旗号的诸侯汗颜,要知道当时张杨正面对冀并两州交接的黑山贼张燕还有白波贼郭太作战,作为当时极不起眼的一路小诸侯人家是真的认真的剿匪,甚至可以说不仅帮朝廷分忧。

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袁绍绥靖边境成全了杨奉救驾美名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实,可这样的东汉好人在为大汉戍边被叛乱的南匈奴单于于夫罗绑架做肉票带着每日羞辱时居然没一人想过救助他。

倒是于夫罗最后反而觉得张杨没用,杀了还会造成不利影响就放了他,最终张杨悲惨的死于自己曾经宽和对待就连犯错都不忍责备的部将们的手下,只能说是生错时代的义士,毕竟天下混乱之际但凡有些能力的文成武将都愿意投奔实力强大或有潜力的君主。

一想到史上有名的好脾气张杨竟大闹刺史府要求见自己,就连华雄也被勾起了好奇心,原本华雄还打算未理清并州政治和发展攻略前以备婚名义不见本土官吏的,这时却难得笑道:

“既然稚叔来寻我有事,就让他进来吧。”

待张杨来到正厅行完军礼站起来时,华雄才发现这家伙并不如其他武将般身材威猛,哪怕放在南方也算不得高个。

华雄正打量着张杨时,张杨以开口用质问的语气说道:

“君侯既己入主并州,为何只向朝廷上表荐功君侯在河东时旧属以及雁门郡将士,丁使君与奉先虽因功调入中枢,可并州西部朔方等地并州将士在抵御西路鲜卑敌军亦有不少立功将士,死伤者众,丁使君未留一句话便走了,君侯打算如何处理?”

张杨这话一说出,华雄心中忍不住感叹果然史笔如刀,这家伙对部下确实仁义,竟被并州军士窜到着要与自己河东一系军中旧属争功。

华雄自认为丁原与自己对并州立功和死难军士的叙功公正客观,张辽与高顺非自己嫡系现如今一样在并州军伍中位居高位,当下心中便对这张杨下了不可领军大用的评语。

华雄冷冷的问道:“莫非稚叔认为本侯论功不均不公?”

“末将不敢有此意思,只..只是...”

“那本侯便替你说了吧,只是并州军中见本侯河东军中旧属跃居高位,近日又多次派出队伍对外州郡行征辟一事心有怨气可对?因此便窜到着你来与本侯争功可对?”

华雄的一番话说中了张杨来刺史府的前因后果,张杨一时间被说的脸涨通红。

“君侯所言皆对!”

“如此稚叔可放话出去,军中若要争的上进战时若有实功本侯自不吝提拔,非战时亦可通过演武竞争优异获得官职,如若再通过窜到他人来向我争功此等行为本侯定不再饶!”

“还有,稚叔你是为将之人,武猛从事乃一州军士佐官,本因协助刺史协调各郡军事怎能只讲私情仁义而废公?如此行为让本侯实在失望至极。”

“君侯斥责如醍醐灌顶,末将此刻方知大错,还请君侯责罚。”

“既如此,你自上辞呈吧,我会另任你为贼曹掾。”

华雄心想既然历史上你喜欢剿匪,那就寻个由头卸了你的军职让李好好做掌管缉捕盗贼、治安的贼曹掾吧,这带兵还真不适合你,顺道也算杀鸡儆猴给军中那些不老实的家伙看看,即便是丁原旧属惹了本侯一样该贬的贬。

“属下领命认罚。”

看着张杨气势一下被自己打了下来如霜打的茄子般失落的背影,华雄笑着说道:

“稚叔可知本侯尚在河东郡时唯才是举之政?”

张杨脚步一顿,回身抱拳道:“君侯河东仁政美名,末将略有耳闻!”

“既如此当知本侯心中对地域嫡系和外州郡人士并无差别,须知本侯出身凉州,本也起于微末,今日当赠稚叔一句话以共勉之。”

“还请君侯赐教,属下定记于心。”

“是金子放在哪都会发光,是烂泥巴在哪都扶不上墙,稚叔须知慈不掌兵,如将来能践行此言,本侯自会观入眼予以重用。”

华雄打了一巴掌后又给一颗红枣的行为果然奏效,那张杨听后一改先前颓色激动的抱拳道:

“属下谢君侯金玉良言,属下当知耻而后勇还请观后效。”

“好了,既如此便退下好好做事吧!”

“属下告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