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西年冬,鲜卑汗和连十五万大军侵犯大汉三州北境,凉州护羌校尉董卓拜北中郎将破西路鲜卑军射杀鲜卑汗和连、并州刺史丁原领护匈奴中郎将及其副将河东太守领中郎将华雄大破中路鲜卑军,鲜卑第一大将轲比能枭首,幽州乌桓校尉公孙瓒击退东路鲜卑军。
此战,共斩鲜卑近六万,其中俘虏两万,献俘阙下。
灵帝览捷报大悦,诏擢护羌校尉领北中郎将董卓为凉州刺史领镇西将军。
诏擢并州刺史领护匈奴中郎将丁原为光禄勋位列九卿,加领南军武猛校尉迁入雒阳中枢,其部将吕布迁骑都尉一同入京。
诏擢河东郡太守领中郎将华雄为并州刺史领度辽将军,加爵长平侯领驸马都尉,赐亲万年公主刘鸳,婚期定于光和五年腊月二十。
诏擢护乌桓校尉公孙瓒为涿郡太守领奋武将军。
诏擢雁门郡太守刘范为侍中入尚书台录事。
诏擢雁门郡都尉张玉为雒阳北骑都尉。
而后华雄上表荐迁有功之臣,帝皆允之:
河东郡丞杜畿因军粮运保之功迁郡太守,河东郡都尉徐晃因军功加领河东中郎将,杨奉因军功迁河东郡司马。
雁门关什长张辽斩将之功迁太原郡都尉、河东郡兵曹太史慈因军功迁太原郡司马。
关城关尉高顺因军功迁雁门郡都尉,河东郡百夫长张绣因军功迁雁门郡司马。
一番论功行赏下来华雄所部的收获甚至超过了西路射杀鲜卑汉和连立下首功的董卓所部,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在这一刻发生了大的改变,这个时空的董卓的势力并未成功染指凉并两州。
但人物的命运惯性依旧让他在此次平鲜卑中再度崛起为一州军政首脑,轮军职更是在此次的功臣之首,不过在世人和满朝文武眼中华雄作为这次平鲜卑之乱中唯一被封侯还成为驸马倒是令人不禁遐想,两京大员中封侯者并不鲜见,即便是宦官之子出身的曹嵩也承继过曹腾留下的侯爵位,只不过长平侯这一封号才是最引人关注的点,毕竟这可是曾经的大汉名将卫青卫仲卿被封侯时的爵位名,加上又是同样的娶公主行为,一时间将华雄与万年公主与卫青和平阳公主做比较的话题成为关内外市井酒肆中最热门的话题。
.............
而此时太原郡晋阳城刺史府中,丁原交印赴京不过数日时间里,华雄倒是忙的焦头烂额。
华忠急匆匆的指挥着府中新招募的男女下人布置各种崭新家具与喜庆装饰,虽说离圣旨钦定的婚期尚有两个月时间,可这公主下嫁可是当下并州头一号的大事。
“嗐,真不知主公是咋想的,前些日子还和公主殿下如胶似漆,现如今公主一回京就一头扎在书房里理政,倒是不见一丝恋人的不舍。”
“子顺,你这家伙又私下抱怨为兄什么坏话呢,为兄的耳朵可尖着呢。”
全然不知华雄何时出现在自己身后的华忠被敲了个脑瓜子,一脸不爽的说道:
“那丁原也真是,走时也不见给主公留下多少属吏,现如今主公大婚在即,政务却忙不过来。”
“哈哈,无妨,无妨,这刺史府属吏本就由正印主官自行征辟,丁原不留旧人这倒是懂规矩,为兄心中早己有了人选,亏子顺你还替为兄掌管军统情报,这用别人留下的旧人那有自己征辟来的放心。”
“主公说的倒是,只是那河东郡乃是主公培养的老班底,如今主公虽说留下了徐公明与杨康锡两位将军,可这杜畿、毛玠等文官可并未奉主公为主,主公当真能放的下心?”
“子顺多虑了,为兄倒是想要考校一下你,为何为兄此次荐功时要推徐公明领河东中郎将而不是调任并州?”
华忠经过一年的情报工作分析锻炼早己脱胎换骨,自是一点就通,恍然大悟道:
“主公高明,这是有意让河东军政大权分离制衡。”
华雄见华忠一点就明白,心中也倍感欣慰,满意的笑了笑而后掏出几封书信。
“此为我并州征辟的各州郡孝廉名单,须派快马送达,请贤礼仪须庄重,所需礼金物品一应按这张清单速办理,为兄也盼着早日从这繁冗的政务中早日脱身准备迎你未来嫂嫂鸳儿来晋阳。”
“是,我这就为主公安排妥帖。”
当日几批人马便带着并州刺史府征辟函与礼金物品从晋阳城西门分不同方向出发。
.............
一周后,凉州武威郡姑臧城贾府。
早己称病辞去不受待见的清闲议郎职务回乡几年的孝廉郎贾诩正手握一卷兵书休闲的品茶读书。
侍读书童急匆匆的推门而入:“郎君,府外来了十多名军士说是来自并州长平侯府,还送来了盖有并州刺史府华君侯的征辟函文和礼物让我转呈郎君。”
(备注:东汉时期孝廉郎无官职情况下也被尊称为郎君,刺史州牧官职被尊称使君,若有侯爵位则被尊称君侯。)
贾诩懒洋洋的抬头道:“收下函文打发些茶钱回了就是了,现如今还未到我出仕时候。”
“可是那帮军士似乎没有要走的意思,还在府门外等候,我推辞不得,那些军士说华君侯特意交待请郎君看过礼物后再做决定!”
书童的话勾起了贾诩的好奇,贾诩收起懒洋洋的态度,眼神变得认真起来:
“哦?礼金是何物,快快呈上。”
书童挥手让人将一个木箱子抬入书房,贾诩打开箱子后只见箱中躺着五张精致的羊皮和一大串铜钱以及一柄宝剑。
顿时贾诩神色大变,看到羊皮时眼神中似有一丝欣喜,待看到宝剑后又从欣喜转为惊恐,惊呼道:
“快数数这铜钱有多少枚?”
书童见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贾诩竟如此失态,不敢耽搁,忙叫上几名下人一起细细数起了铜钱,不一会功夫便统计出了数量。
“回禀郎君,铜钱一共一万零一枚。”
贾诩拍手大笑道:“好一个野心斐然的华子建,这天下怕是没几年和平光景了,看样子这并州我是非去一趟不可了。”
贾诩的态度弄的书童一头雾水,好奇的问道:“郎君,那我该如何回那府外军士?”
“你且回复那些军士,就说这五张羊皮与一枚铜钱我收下了。宝剑和那万钱还请退回并转告华君侯,就说我贾文和答应出仕并州,还请君侯勿忘万石之约!”
“万石之约?郎君,这公函中似乎并无此内容?”
“哈哈,且照我说的去回便是了。”
(备注:各位看官切莫心急,聪明人之间交往都是可意会不可言传,主角与贾诩之间的哑谜接下来内容很快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