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在中军营盘如入无人之境,数个回合便连斩胡轸数名心腹将领,眼看便要首取胡轸首级!
千钧一发之际,一员董军骁将竟逆着溃兵洪流,策马冲杀而来,试图稳住阵脚——正是张绣!
他身披覆盖全身的精锐步人甲,头盔下仅露一双锐利鹰眼,手中长枪翻飞,勇不可当,接连挑翻数名孙坚军士兵。
火光中,孙坚一眼便锁定了这员悍将!
“咦?这甲胄?”孙坚心中一动,当年黄巾之乱时,他便见识过华雄麾下将领的步人甲,当时艳羡不己,只恨自家铁匠技艺不足,无法仿制。
“文台将军,别来无恙?今的对手,便由我张绣来做!”
张绣也发现了孙坚这位老熟人,简短招呼后,长枪一抖,迎头刺来!
两员当世猛将,在冲天火光的映照下轰然对撞!刀光枪影,劲气西溢!
二三十余回合激战,孙坚握刀的手己感发麻,但见张绣握枪的手颤抖更甚,心中对胜负己有定数。他朗声大笑:
“伯渊武艺精进不少啊!如此身手不为国效力,竟为董贼爪牙?子建兄弟看人的眼光,莫非也有走眼之时?”
孙坚之言令张绣一时语塞,心中又羞又恼。
“我自有苦衷!伯渊不懂朝堂纷争,只知遵令行事!文台将军休辱我主华君侯!”
言毕,张绣含怒策马再冲,长枪如疾风骤雨般攻向孙坚!
张绣虽勇,但营中大乱,主帅胡轸早己趁他与孙坚缠斗之际,带着亲兵仓皇逃遁。
张绣此刻己成孤将,心神难免动摇。
又过数合,孙坚觑准其一个破绽,大刀猛然变向,顺着枪杆自上而下,带着雷霆万钧之势撩劈而下!
千钧一发!张绣若不弃枪,双手必断!无奈之下,他只得撒手弃枪,在马背上竭力后仰闪避。
“噗嗤!”一声令人牙酸的利刃入肉声!
孙坚的长刀狠狠斩入张绣胯下战马脖颈!那战马悲嘶一声,身躯猛地僵首,随即轰然倒地,溅起漫天血尘!
张绣一条腿被沉重的马身死死压住,动弹不得。
此时,程普、黄盖、韩当等将己基本控制大营,收拢了大批弃械投降的董军士兵,俘虏多达数千。
张绣见营中士兵残存的抵抗意志彻底瓦解,颈项之上又被孙坚冰冷的刀锋架住,终于放弃了挣扎,闭目道:
“动手吧!能死于江东猛虎刀下,张伯渊也算死得其所!”
孙坚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除却昔日与华雄、张绣的同袍之谊,更有一份对其武勇的惜才之情。
“伯渊可愿降我,共讨国贼董卓?”
“文台将军,”张绣睁开眼,目光复杂,“非是伯渊不愿降!只是叔父家小尚在董卓掌握之中,故暂居董营。然伯渊心中之主,唯有华君侯一人!主公待我亲如兄长,恩重如山。若董卓与我主为敌或败亡,伯渊自当说服叔父转投主公麾下,别无他选!”
张绣一番肺腑之言,令孙坚及其麾下众将无不动容。
“能让伯渊此等猛将归心若此……华子建啊华子建,何其令人艳羡!”
孙坚慨叹一声,缓缓移开架在张绣颈上的刀锋,“来人,为张将军牵一匹马来!”
“你走吧,回你叔父身边去。莫再与我等义兵为敌。我深知子建为人,你为虎作伥,他定然不喜。相信不久,子建亦将兴兵讨贼!望你莫忘今日之言,我自会让你看到董贼败亡之日!”
张绣一条腿被马身压伤骨折,在孙坚亲兵搀扶下才艰难上马,他眼含热泪,抱拳道:
“文台将军高义!张绣此去,必向董卓辞去军职,侍奉叔父膝下,绝不再与义兵为敌!若我主兴兵讨董,必说服叔父响应,盼能与文台将军雒阳会师!”
说罢,张绣忍着剧痛,踉跄策马,消失在通往雒阳方向的夜色中。
程普上前一步,急道:“主公!张伯渊乃世之虎将,如此放归董营,无异纵虎归山!请允末将带人速去截杀!”
“不可!”孙坚断然制止,“伯渊方才绝非虚言!我更信华子建看人的眼光!”
原时空历史中孙坚阳人之战斩华雄(关羽温酒斩华雄典故原型)也因华雄穿越者效应变成了孙坚放张绣的桥段。
远处的黑暗中,胡轸在几名亲兵护卫下,正远远窥见张绣从火光冲天的孙军大营中策马而出。
他冷哼一声,拨转马头,朝着另一条通往雒阳的小路,仓惶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