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透过纱窗斑驳地洒在木质桌面上。傅晚晴坐在窗前,手中那张薄如蝉翼的录取通知书在阳光下几乎透明。她小心翼翼地用指尖描摹着纸上凸起的烫金校徽,触感微微发烫,就像她此刻怦然跳动的心。京市医学院几个大字在光线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每一个笔画都仿佛在向她招手,诉说着一个关于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崭新未来。
"妈妈,这就是能带我们去大城市的纸吗?"顾向朵赤着脚丫跑过来,的脚趾在地板上留下一串湿漉漉的小脚印——她刚才还在院子里玩水。小家伙踮起脚尖,努力伸长手臂,好奇地用沾着泥巴的小手指触碰通知书的边缘。阳光穿过她细软的刘海,在她圆润的脸蛋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傅晚晴的心瞬间柔软成一汪春水。她蹲下身,棉布裙摆在地板上铺开,像一朵绽放的花。将女儿搂入怀中时,她闻到小家伙发间淡淡的皂角香气,混合着阳光晒过的棉布味道,这是她最熟悉最安心的气息。
"是啊,朵朵。"她轻声细语,手指轻轻梳理着女儿有些汗湿的鬓发,"我们要去一个叫京市的地方。"她指向通知书上的校徽,"那里有比后山还要高的大楼,有比村里拖拉机快一百倍的汽车,还有..."她的声音不自觉地染上憧憬,"还有妈妈要上的大学,那里能学到很多知识,能帮更多生病的人。"
顾向朵突然仰起小脸,乌溜溜的大眼睛里盛满疑惑,长长的睫毛在阳光下像两把小扇子。"那爸爸呢?"她稚嫩的声音像一颗石子,突然投入平静的湖面。
这个问题让傅晚晴呼吸一滞。她下意识望向窗外,训练场上传来整齐的口号声。远处,顾卫东穿着被汗水浸透的军绿色背心,正在指导新兵训练。烈日下,他古铜色的肌肤泛着健康的光泽,结实的肌肉随着示范动作起伏,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似乎是心有灵犀,他突然转头望向家的方向,虽然隔着这么远不可能看清,但傅晚晴还是下意识地挺首了脊背。
"爸爸要留在部队,保卫国家。"她轻声解释,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这句话说出口的瞬间,她感到一阵细微的刺痛,就像绣花针不小心扎进指尖。顾向朵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跑去玩她的布娃娃了,留下傅晚晴站在原地,手中紧握着那张承载着梦想与离别的通知书,阳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接下来的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每一天都像从指缝间溜走的细沙,抓不住,留不下。傅晚晴的日程表被分割成精确到小时的方块,每一个方块里都填满了待办事项。她首先去了部队东边的农业试验田,那里有她倾注了多年心血的水稻改良项目。
稻田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在骄阳下翻滚着层层波浪。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像害羞的少女,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微风吹过,稻浪起伏,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窃窃私语。傅晚晴赤脚走在田埂上,的泥土从脚趾缝间溢出,带着一丝温热。她弯腰抚摸一株稻穗,指尖传来的触感,这是她精心培育的第三代改良品种。
"周教授,这些这几年年的实验数据。"傅晚晴从帆布包里取出厚厚一叠笔记本,纸张因为常年翻阅己经泛黄卷边。她特意用红绳将笔记本捆好,每一本封面上都工整地标注着年份和试验田编号。老教授接过时,她注意到自己的手指在微微颤抖——这些本子里记录的不仅是数据,更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
周教授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他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纸张发出轻微的脆响。笔记本内页密密麻麻写满了娟秀的字迹,每一页都详细标注着日期、温度、湿度、光照时长,甚至还有当日的风向风速。最令人惊叹的是那些手绘的水稻生长状态示意图,从发芽到抽穗,每一个关键期都被精准记录下来,旁边还附有详细的观察笔记。
"小傅啊,你这些数据比我们农科所的专业记录还详细。"周教授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粗糙的指尖抚过纸面上的一处墨迹,那里晕开了一小片蓝色,"这是你熬夜记录时不小心滴上的墨水吧?我记得那晚下着小雨,你硬是撑着伞在田里守到凌晨。"
傅晚晴的眼眶突然发热。她点点头,眼前浮现出那个雨夜——冰凉的雨水顺着伞骨滑落,打湿了她的裤脚;煤油灯在风中摇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远处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顾卫东披着雨衣,手里提着热乎乎的姜茶,眉头紧锁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为她撑起另一把伞...
"特别要注意第三号试验田的那批种子。"她深吸一口气,指向远处一片长势特别旺盛的稻田,"它们的抗病性最强,去年隔壁田闹稻瘟病时完全没被传染。但灌溉量要控制在普通品种的八成,水多了反而会影响产量。"她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语速加快,像是要把所有经验都倾囊相授。
"我向部队保证,每年都会寄最新的改良种子回来。"傅晚晴挺首腰板,声音坚定有力,惊起了田边休憩的几只麻雀,"这些水稻能在贫瘠的土地上增产三成,让更多老乡吃饱饭,绝不能半途而废。"
周教授郑重地点头,斑白的鬓角在阳光下闪着银光。两人并肩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承载着希望的绿色海洋。稻浪在风中起伏,仿佛在行一个庄严的告别礼。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啼叫,一声又一声,像是在计算着离别的倒计时。傅晚晴悄悄摘下一粒稻谷,放入贴身的口袋里——这是她要带去远方的念想。
突然,一阵强风吹过,整片稻田掀起更大的波浪,沙沙声此起彼伏,像是在合唱一首送别的歌。周教授摘下眼镜擦了擦,傅晚晴则仰起脸,让风带走眼角那滴未落的泪水。她知道,这片土地、这些稻穗,还有那些默默支持她的人,都将成为她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