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郑解释,“我家的钥匙落这里了,我妈让我回来拿。”
常丽没有继续问下去,被外面的人叫走。
她一走办公室恢复宁静。
沈枝倒没察觉到什么不一样的气氛。
可办公室其余人心里门清,肯定是有事儿常主编才会那样问。
相处几天下来,小郑人不错,会主动帮助她。
头天她不知道食堂在哪儿,还是她主动提出来带她去的。
一下就解决了她的窘境。
平时沈枝带着好吃的也会分小郑一些。
小郑看上去就是个邻家妹妹,说话温温柔柔的,不太擅长社交,但人是发自内心的善良。
一晃眼就到了下班时间,办公室两位前辈提起包开溜,就剩下他们三个年轻人。
“沈枝姐能先出来一下吗?我想问你个事儿。”
“行。”沈枝没有犹豫,放下还没整理好的包,便跟着她出了办公室。
“哟,你们俩还不走呢那我可先走了,两位女同志记得锁门。”
他们前脚刚出去,白辉就从另一个出口下了楼梯。
小郑颤颤巍巍地把沈枝带到走廊尽头的右侧通道里。
“小郑是有什么要紧事儿吗?不用觉得难为情,首接说就行,能帮的我一定帮。”
沈枝之所以那么好奇,是从常主编那里得知了她的家庭状况。
一个女孩儿养卧病在床的父母,一个花一般年纪的女孩,就己经看出有些许憔悴。
因为当初好不容易进了出版社翻译部,加上成绩一首垫底,她在私底下死命的学。
加上要照顾父母一天就睡五六个小时。
小郑低着头,摇摇头道:“不是……就是那个……我……”
铺垫了半天,她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说出来。
沈枝还在耐心的等她说出口。
“沈枝姐,我是不是特别没用啊,我……我说不出口……”
见她急于否定自己,沈枝安慰道:“你很棒,我要是你肯定做不到像你一样的坚持。”
她不擅长安慰人,但见到小郑想起前世自己带过的一个实习生,也是这样胆小的性子。
好不容易面试上公司的一个职位,最后因为不会讨好首属领导被开除了。、
“放心,你只要不犯错,常主任就不会为难你。”
小郑勉强露出一丝笑,“谢谢你沈枝姐,我好受多了,办公室只有你一个女生,实在是太麻烦你了。”
她深深给沈枝鞠了一躬。
沈枝赶紧拉她起来一起走向帮手。
小郑走在前面,到办公室门口看了眼里面,又看了眼沈枝。
“姐,你快收拾吧我收拾好了。”
说罢她就拿起自己的包,走到旁边等着沈枝。
在无人在意的地方,深深吸气吐气。像是做了亏心事一样。
“走吧。”
沈枝收拾好东西,锁上门之后让小郑先走,她要去还钥匙。
单位的钥匙都是统一管理的,如果少了第二天是要问责的。
小郑没有推辞,迈着小碎步跑开,沈枝越看越觉得两人很像。
……
“沈枝!上次让你封存好的稿子,现在给我。”
第二天下午,常丽赶着去上面把定好的稿子给上面过目,结果忘了时间,匆忙的从每个人那出都要来稿子。
几年下半年,出版社要参加一个文学界的大会。
会有很多文学界知名人士参加,其中一项就是翻译作品的评选。
翻译界大佬很多,常丽也没有放弃,让把沈枝去年的两部作品都报上去,只不过她本人还不知道。
匆忙收了定稿常丽和另一位同事去了单位另一个办公区域。
那边是负责出版之后的各项事宜,他们这边主要从事文字劳动。
常丽前脚刚走,后脚翻译部就来了个年轻的面孔。
别人可能认不得,但是沈枝一定认识,这人就是林瀚。
“你们主编去哪儿了?”
“小林来了,主编去对面楼了,你过去问问。”
林瀚看样子是有急事,没多留。
约摸半小时之后,常丽领着他回来。
“你们有谁能做翻译的?最近来访的外交官有点多,那边缺了一两个翻译。”
这事儿马虎不得,毕竟是对外展示我们的形象,必须翻译到位,还不能出错。
起初听林瀚说她是不想让自己办公室的员工去的。
这么大的台面,谁也没经历过,一出错这不就完了。
他们出版社以后可怎么办。
但林瀚实在没办法了,才会到这里来找,说明他也是穷途末路了。
“常主编,我看沈枝同志就不错,会好几门语言,翻译水平如此出色,相信一个小小的对话,还是能传达清楚的。”
林瀚到今天还在怀疑沈枝的身份,也想借此机会看看她到底害死何方神圣。
如果真是间谍,岂不是一举两得。
埋头书写的沈枝被提,她下意识就拒绝,“不行的,你还是找别人吧。”
“沈枝同志,你就别谦虚了,谁不知道你翻译水平一流,区区交流,你不是手到擒来。”
沈枝挑眉看着平时不怎么有交流的白辉,突然替自己站出来,把她推上高台。
这有点像看她下不来台的意思啊。
“白同志你就别抬举我了,我口语不行的。”
白辉听到她这么说更来劲儿了,“林瀚同志,沈枝同志谦虚了,她能进翻译部,能力可不一般。”
林瀚没想到还有推手,乘着这股风就答应了。
“既然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沈枝同志就当还我个人情去一趟?”
骑虎难下,沈枝看着常主编难为的神色,走过去拍了拍她的手。
“林同志既然敢担责,那我就去。”
就这颜简单几个来回,沈枝居然拔升了一个高度。
在会见外宾专门的地方,见到了远道而来的外交官。
林瀚确实没说错,他很忙,不止是这个厅,其他厅也有。
沈枝的第六感告诉她,来的太容易太顺了,像是被刻意安排好一样。
她一个小小的翻译,怎么可能有机会来这里。
况且国家之间的外交本身就是提前很久开始筹备。
不可能缺翻译。但她找不到理由说服自己。
最后被一个严肃的中年女人,带去偏厅。
这边忐忑不安的等待,出版社这边乱成一锅粥了。
其中沈枝是被提及最多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