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得罪太多人了
这话一出,他们都知道,朱允熥是要整治高利贷了。
听起来也像是一种,报复的方式。
堂堂皇太孙,被几个差役关进应天府大牢,他们都认为朱允熥肯定无法接受。
别说是皇太孙,在场的随便一个官员,被如此关起来了,出来之后想要做的肯定也是报仇,这是必然的。
整治高利贷,势在必行。
“臣附议。”
解缙首先赞同道:“高利贷害人,必须要整治。”
杨伯成第二个说道:“臣也附议。”
刚升任户部侍郎的夏原吉赞同道:“臣觉得,必须要整治,对于放贷的人,还一定要严惩。”
看到自己下面的侍郎,纷纷开口表示赞同,李焕文唯有硬着头皮附和道:“臣也赞成。”
越来越多的官员,赞成朱允熥的整治行动。
齐泰把这一幕看在眼内,心里当即阴沉下去。
以前那些支持朱允炆的文官,现在全部赞同朱允熥的整治行动。
文官的转变,也太快了。
快得让他感到不适应。
齐泰也曾想过投靠朱允熥,但人家根本不鸟他,只是自作多情,让齐泰心里很不爽,于是在心里要继续反对朱允熥。
朱允炆是被发配了,但人还没死,只要人还活着,他们就认为一定还有机会。
齐泰现在很迫切地想,如何把朱允熥再搞下去。
可是看到文官的背叛,让他感到很有心无力,感叹大势已去,朱允炆好像再也不可能了,同时他的心里暗恨他们是墙头草。
看到朱允熥把文官的心,收拢得那么快,齐泰真的不舒服。
齐泰也想不到的是,朱允炆其实活不了多久,很快就要被朱棡他们弄死了。
大家都知道,朱允熥一定要报复高利贷。
赞同的人,越来越多。
就算还有人心里不赞同,但也唯有硬着头皮同意。
“陛下。”
李景隆更是硬着头皮走出来,豁出去道:“昨天的事情,是臣做得不对,是臣该死,臣这就把放贷所得的收益,全部上交给殿下。”
听了这话,又是满朝震惊。
那些家里有放贷业务的人,无不直勾勾地盯着李景隆。
你他娘的,你做得那么狠,把钱都交出去,让我们怎么办?
我们要是不跟,殿下就要查了,如果跟了,不就是白忙活那么久,那些可都是钱,谁愿意把自己的钱送出去啊?
李景隆躬身道:“臣以此赎罪,请殿下原谅。”
朱允熥满意道:“曹国公知错能改,态度很好,你送上来的钱,我就收下了,接下来我会派人查,谁家也做这种放贷的事情,一个不漏地全部查出来。”
他们听了这话,就有一种感觉。
如果不送钱,就要被查。
心里当即沉下去了。
他们都在臭骂李景隆,你她娘的,整件事是你李景隆闹起来的,现在又是你主动送钱献殷勤,你让我们现在怎么办?
送还是不送?
送了舍不得。
如果不送,不主动自首,等到殿下全面去查,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人都麻了,被放在火上烤。
李景隆更觉得,自己也是被放在火上烤。
朱允熥道:“好了,还有没有其他事情?你们继续。”
这件事先放下不提,反正朱允熥等着收钱就够了,不怕他们不给。
其他的官员,也提出一些其他的问题,朱允熥当场解决。
等到退朝后,他回了文华阁,看了没多久的奏章,柳六进来通传,李景隆来了。
“带他进来。”
朱允熥道。
李景隆进来后,还让人抬着一个箱子。
里面满满的,都是大明宝钞。
全部是一百两一张的。
“殿下。”
李景隆躬身道:“臣来送钱了,这里是一千八百二十万两。”
“多少?”
朱允熥听着,猛地抬起头。
“一千八百多万两?”
他冷冷一笑,冷声道:“李景隆,你这是害了多少百姓,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啊?”
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放贷,还能放出那么多钱。
怪不得几百年后,那些网贷层出不穷,原来真的很赚钱。
比他出一次海,赚到还要多。
李景隆害怕得连忙解释道:“殿下,不是一年两年的钱,而是我好多年累计下来的收入,账目已经带来了,请殿下过目。”
他拿出一本账本,递给了柳六。
朱允熥接过翻开一看,大概能判断李景隆没有说谎。
李景隆做这种事情,做了将近十年。
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他全部吐出来,都送进来充公。
朱允熥满意道:“你的态度很好,类似的事情,以后不要再做了,不然我也不想再保你了。”
李景隆感激道:“多谢殿下,臣明白了。”
“好了。”
朱允熥挥一挥手道:“钱,我收下了,你先下去吧。”
李景隆心里在滴血。
钱送出去了,但是简单两句话,就把自己打发。
那些可都是他的钱。
只觉得朱允熥太狠了,但没办法,他也只好先离开。
“真有钱。”
朱允熥打开箱子,看了看里面新印刷的宝钞:“造船和造火器的钱,又有了,不用等海上的木头,也能让郑和购买足够的木头回来造船。”
他觉得,这是权贵们的馈赠。
一个高利贷,还能得到如此意外收获。
“那些权贵,是真的有钱。”
朱允熥感叹。
他们富得流油,比自己这个皇太孙还要富有,以后再找机会和理由,狠狠地从他们身上割肉放血才行。
“殿下,开国公在外面求见。”
柳六又进来通传。
朱允熥道:“传。”
一会后,常升进来了。
“殿下,我们家里,也有高利贷。”
“但不是很多,臣这就把钱,都给殿下送进来,一共五百多万两,放了两年的收入。”
“请殿下,惩罚臣。”
“臣也是来自首的。”
常升跪在朱允熥面前,甚是恭敬道。
上一次被蓝氏教训了一遍,常升现在服帖了很多。
朱允熥问道:“是你心甘情愿进来,还是外祖母让你进来的?”
“臣……”
常升想着,低下头道:“是娘让臣进来的。”
这就不奇怪了。
蓝氏一直是很懂事的,虽为女人,但见识和目光,比很多男人都要长远。
想的事情,也要更多。
蓝氏让常升进来,常升不敢不进来。
朱允熥觉得这个舅舅,其实还不一定愿意彻底服从自己,当利益有了冲突的时候,首先考虑的还是自身利益。
怪不得老朱对他们,那么忌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