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典韦等人在阳武村奋力灭火之际,突然间,一阵清脆而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典韦闻声望去,只见远处尘烟滚滚,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正疾驰而来,为首的将领正是杨瑾!
原来,杨瑾在收到传令兵消息后,迅速点了一千名士兵前来支援。
典韦连忙迎上前去,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杨瑾。杨瑾听完后,也是庆幸典韦来的及时。
杨瑾进入村中后,只见村庄里大火己渐熄,可房屋大半都是残垣断壁,焦黑的屋梁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村民们衣衫褴褛,哭声、哀叹声不绝于耳。孩童们躲在大人身后,眼中满是惊恐与无助,老人们则瘫坐在废墟旁,神情绝望。
杨瑾的心中一阵揪痛,他虽然在战场上厮杀无数,但那是军人职责。他从来没有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动手过。以前不会,以后也不会。
他立刻叫来一名伍长,下令道:“留下二百精兵,全力帮忙善后,重建村庄。务必让村民们早日恢复生活,寻回安宁。”
伍长领命而去,二百将士迅速散开,有的帮忙清理废墟,有的安抚受惊的村民,还有的去寻找木料、砖石,准备重建家园。
村中那名老者又走上前来,眼中饱含热泪,拉着杨瑾的手说道:“将军啊,您真是大好人呐!我们这一村老小本以为今日要命丧于此,多亏了典韦将军及时赶到,杀退贼人。如今您又不辞辛劳赶来相助,这大恩大德,我们如何报答得了啊!” 老者的声音哽咽,带着无尽的感激。
杨瑾轻轻拍了拍老者的手,安慰道:“老丈,您不必如此。您放心,有我们在,阳武村定会重建如初。”
众人谈话间,得知村庄外西南处,有一座仓颉庙。杨瑾心中暗自思忖,文字于华夏文化传承而言,犹如基石之于高楼,意义非凡。虽说自己向来不信鬼神之说,但念及仓颉造字开启文明曙光,这路过之际,无论如何也该去瞻仰祭拜一番。
那老者听闻杨瑾要去仓颉庙祭拜,非要领路不可,众人拗不过。于是,杨瑾带着典韦与几名亲随,同那老者向仓颉庙而去。
行不数里,远远望见一座庙宇。庙宇的飞檐在绿树的掩映下,略显斑驳,却依旧倔强地挑向天空。
又走近些,便能瞧见一座朱红色大门,漆色己然剥落不少,出木质的纹理,仿佛岁月镌刻的皱纹,满是故事。
踏入庙内,一方不大的庭院映入眼帘,石板路虽有些崎岖不平,缝隙间甚至长出了几株杂草,但却干净整洁,显然是被村中人精心打扫过。
两侧的廊庑,木柱微斜,油漆干裂,然而墙壁上一幅幅关于仓颉造字的壁画,色彩虽己淡去大半,却还能依稀辨出场景:仓颉仰望苍穹,从飞鸟的踪迹、山川的纹理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一个个的字符。
大殿之内,一尊仓颉塑像双瞳西目,庄严肃穆。
杨瑾跪地叩拜,口中念念有词:“末将杨瑾,今日途径文祖故里,特来祭拜。今逢乱世,望圣人庇佑,助我等荡平贼寇,早复太平。”
礼成之后,他正欲转身离开,突然,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响动。杨瑾警觉地回身望去,只见贡案下,不知何时掉落了一个龟甲。那龟甲色泽暗沉,却隐隐散发着古朴的光泽,上面清晰地刻着 28 个字符。
杨瑾心中一惊,快步上前,俯身仔细端详。这些字符他却是一个不识得。身旁亲随们面面相觑,亦是一脸惊愕。杨瑾轻轻拾起龟甲,那龟甲呈暗褐色,周身布满了细密的纹理,触感冰凉。字符的凹槽处积着一层极薄的尘垢,更增添了几分古朴与深邃之感。
杨瑾不解的望向那老者,疑惑的说道:“老丈,这是?”
老者微微摇头,眼中同样透着迷茫,说道:“将军,不瞒您说,我在这阳武村待了一辈子,初一十五都会来庙中祭拜,也从未见过这般稀奇东西。今日将军前来祭拜仓颉圣人,它便这般突兀地现了身,依我看,这物件怕是和将军您有缘呐。”
杨瑾听闻,低头凝视手中龟甲,实在想不通其中蹊跷。
老者继续说道:“将军,您心怀天下,护我等百姓周全,又为村子劳心劳力。如今这物件既己出现,不管它是何来路,或许带走它,往后征战、行事,能对您有所助益。您就莫要再犹豫了。”
杨瑾略作沉思,向老者抱拳致谢:“多谢老丈提醒,既如此,晚辈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罢,杨瑾将龟甲收入怀中,回到村子后,留下伍长带兵二百人在村中,带着典韦和其余人回羊石渡口而去。路过白波军藏船处,又将那几十个羊皮筏子带着当作军备。
踏入渡口,喧嚣嘈杂之声立刻传入耳中,士兵们正忙碌地搬运砖石、夯筑城防。杨瑾目光一扫,瞥见负责修防御工事的军曲侯张兴,只见他脸色苍白,双手微微颤抖,指挥士兵的声音都带着几分慌乱与干涩。
杨瑾心中一凛,走到河边,顺着张兴的目光望去,刹那间,他也明白了张兴为何如此害怕。洛水对岸,白波军如乌云压境,密密麻麻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尽头,粗略估算竟有十万之众。他们的营帐绵延数里,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一片汪洋,即将掀起惊涛骇浪,吞噬一切。
杨瑾本以为对方也就打算渡洛水,劫掠渭北等地,却不料对方倾巢而出,看这架势,对方打算连渡洛水和渭水犯渭南和长安了。看来河内一带劫掠光了,现在白波军急需新的补给和军费,这才孤注一掷。
杨瑾看出营内军士的士气有些低落,当务之急是提升士气。他快步走到高台上,沉稳有力地对军士说道:“今日白波军虽来势汹汹,但我等有这洛水天险,又有城防工事,只要齐心协力,定能守得渡口,护得百姓周全。这几日,我看到大家没日没夜地修筑城防,搬运粮草,个个都是好样的!我杨瑾与你们生死与共,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这洛水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士气稍有提升,杨瑾却还是有些犯难,自己擅长马战和步战,却对水战有些稀疏。这不禁让杨瑾在心中想,要是有周瑜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