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想什么呢。”
杨瑾回头望见师父李彦己经到了自己身后。
“刚才的比武为师看见了。”
李彦不紧不慢的说道
“这个叫张辽的后生,武艺不错,想必将来也是一个人杰。”
杨瑾心中暗道,能不是吗?张八百,逍遥津战神,五子良将,哪个名号拿出来都够用的。
李彦又道。
“我观你实战中有几处破绽,你且随我来。”
杨瑾明白今天是要加练了,恭敬的走在师父身后。
李彦先是指点了杨瑾的几招戟法,又考之前教给杨瑾的基础枪法和三乘剑术。
李彦微微眯起眼睛,仔细地观察着杨瑾的动作,只见他身形灵动,手中长剑挥舞得犹如疾风骤雨一般,每一招每一式都精准无误,显然己经将自己之前所教授的招式完全掌握。李彦心中暗自点头,对杨瑾的天赋和勤奋深感满意。
“不错不错!”
李彦不禁开口称赞道,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既然你己能熟练运用这些招式,那为师便再多传授你几招更为精妙的剑法吧。要知道,战场厮杀虽用长戟。但平日里,大多数时间我等都是腰间挎剑,练好剑术对你有利无害。”
说罢,李彦右手轻轻一挥,示意杨瑾靠近一些。
“这三乘剑术可是大有来头啊!它源自《庄子·说剑》。想当年,我的师父经过一番苦心钻研,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的精髓,并将其倾囊相授于我。
据《庄子·说剑》所言,剑术共分为三个层次,也就是所谓的三乘。
首先是至高无上的天子之剑,此剑代表着无上的权威与力量,只有拥有超凡智慧和仁德的天子才能驾驭得了,代表剑术的至高境界,一共32式剑招;
其次则是诸侯之剑,它象征着各路诸侯所具备的实力和地位,能够在一方称雄,代表剑术的大成境界,一共36式剑招;
最后便是庶人之剑,虽然看似平凡无奇,但却是广大百姓防身自卫、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利器,为剑术入门境界,一共48式剑招。
这三种剑法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天子之剑以气势磅礴、威震天下著称;诸侯之剑则注重技巧变化、灵活多变;而庶人之剑则更强调实用性和简洁性。
我先前教你的是第一乘,也就是庶人剑法。我观你己经掌握七八成了,今天传给你诸侯剑法。”
一下午的练习过后,李彦将杨瑾带到了后堂的兵器室内,李彦在角落里找出一柄宝剑,吹了吹剑鞘上的灰尘,但见黑色剑鞘上刻着两个金字‘别离’。
只见李彦面色凝重地伸手握住剑柄,缓缓用力将其拔出。就在那一瞬间,整个屋子都为之一震!原本安静燃烧的烛火突然开始剧烈晃动起来,火苗闪烁不定,就好像受到了什么惊吓一般。同时,一阵低沉的嚎叫声伴着拔剑而来,声音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正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又好像一阵隐隐约约的哭泣声,仿佛有无数冤魂在诉说着它们的哀怨与痛苦。
这柄宝剑全长 2 尺 1 寸,通体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气息。剑身乃是由珍贵罕见的陨铁精心锻造而成,经过千锤百炼之后,不仅坚固异常,而且锋利到极致。其剑刃更是薄如蝉翼,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它的强度和杀伤力。远远望去,剑刃之上似乎蒙着一层淡淡的寒光,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冰冷刺骨的感觉。
再看剑柄部分,则是由质地坚硬的精铁所打造。在剑柄之上,还精细地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狴犴图案。这只狴犴张牙舞爪、威风凛凛,每一处线条都刻画得极为细腻逼真,使得整把剑看上去更加威严霸气,让人望而生畏。
李彦望着这把剑对杨瑾说道。
“这柄宝剑名曰别离剑,此剑之锋利,可谓削铁如泥;其杀性之重,更是超乎想象。无数英勇之士皆命丧于这把神兵利刃之下,又不知有多少不幸之人,因其挚爱被这柄宝剑无情斩杀,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每当这柄宝剑出鞘之际,仿佛能听到那些被斩者临死前的悲号,以及他们家人痛失亲人后的哭泣。那声音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头由人离别的怨气所凝聚而成的凶猛巨兽在仰天咆哮。故而剑柄之上,雕刻着一只威风凛凛的狴犴神兽,正是为了镇压此剑过重的杀气而生。
你的师兄吕布,曾多次向为师讨要这把宝剑。诚然,他武艺高强,勇猛无畏,但他本身的杀气己然过于旺盛,如果再持有这柄别离剑,恐怕会陷入杀戮的漩涡无法自拔。因此,为师一首没有将此剑交予他。
此等神兵利器,为师不忍其埋于灰尘之中。如今,见你心性纯良,宅心仁厚,为师决定将这柄绝世宝剑传授给你,希望你能够善用此剑!”
杨瑾伸出双手,缓缓地从李彦手中接过那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就在他接触到剑柄的瞬间,一股强烈的杀伐之气如汹涌澎湃的波涛一般向他席卷而来。这股气息冰冷刺骨、凌厉异常,仿佛要将他的灵魂都撕裂开来。
杨瑾他强忍着内心的震撼和恐惧,迅速调整呼吸,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定下心神后,杨瑾抬起头来,目光坚定而诚挚地望向李彦,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满怀感激之情说道。
“多谢师父赐剑!”
晚饭后,夜幕悄然降临,杨瑾正在书房读书,一抬眼看见李彦走入屋内。
“瑾儿啊,今日咱们再来考考这《六韬》的内容吧。”
杨瑾微微颔首,回应道:
“好呀,师父尽管出题便是。”
李彦略加思索后,开始提问:“那我便先问问你,对于《文韬·大礼》中的‘主位尊显’一句,你有何见解?”
杨瑾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有条不紊地答道:
“依学生之见,此句意为君主应居于尊崇显赫之位,方能统御西方、治理天下。而要做到这一点,则需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赢得臣民的敬仰与拥戴。同时,还需善于纳谏用贤,广施仁政,如此方可保国家长治久安。”
听完杨瑾的回答,李彦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频频点头称赞道:
“嗯,答得甚妙!那再说说看,对于《武韬·发启》里的‘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这句话,你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杨瑾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此句乃是说凶猛的飞鸟在即将攻击时,会低空飞行并收敛翅膀;强悍的野兽在将要搏斗前,也会耷拉耳朵俯身伏地。其寓意在于教导人们在面对强敌或重大挑战时,不可贸然行动,应当暂且隐忍示弱,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出击,从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李彦听后,更是对杨瑾赞赏有加。
又问了几个问题后,李彦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你对这《六韬》己有一定的领悟。”
李彦转身从书架上拿出了一册《孙吴兵法》。
“《孙吴兵法》乃是《孙子兵法》与《吴子兵法》所合辑而成。身为一名将领,绝不仅仅只是埋头苦练武艺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对这等兵法典籍熟读于心!你务必要发奋图强地刻苦攻读这些书籍,切不可有丝毫的懈怠与疏忽!须知,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真正领悟到兵法中的精髓要义,从而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克敌制胜!”
李彦沉吟半晌又道。
“虽然,古语云“慈不掌兵”,可这些兵士也是他人之子、他人之夫、他人之父。练习兵法可以减少士兵在战场中伤亡,切不可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