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裹着栀子花香撞进教室时,黑板旁的倒计时牌己经翻到"30"。林凡盯着那抹鲜红的数字,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市联考后,他蹲在操场角落哭鼻子的模样——那时候总觉得"高考"是座云雾缭绕的山,现在却能看清山脚下的每一块石头了。
"李若溪,发什么呆呢?"陆沉的橡皮砸在他后颈,"老班刚说下周三模考,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林凡转头,看见少年正把一摞资料往他桌上堆。最上面的是套蓝白封皮的《高考真题汇编》,边角被他翻得起了毛边:"我整理了近三年的作文范文,按'家国情怀''青春成长''科技创新'分类,你最近总说议论文没素材,这个应该能用上。"
林凡翻开最上面一本,扉页上有行工整的小楷:"愿你笔锋所至,皆是心之所向。"字迹清瘦,是陆沉的。
"这是......"
"我爸找他书法班的学生写的。"陆沉耳尖泛红,"他说高考卷子要经扫描,字迹工整能多拿两分。"他突然压低声音,"我还偷偷在每本文案里夹了'逢考必过'符,是从白云观求的——你别告诉别人啊。"
林凡的指尖拂过那些泛黄的符纸,忽然想起上周陆沉妈妈煮的酒酿圆子。当时他蹲在厨房帮忙剥桂花,陆阿姨说:"小满这孩子,从小就实心眼儿。上次我家小沉发烧,他大半夜跑药店买退烧药,回来时膝盖都磕青了。"
窗外的蝉鸣突然响成一片,苏棠抱着个毛线团晃进来。她的校服袖口沾着毛线球,发梢还挂着根粉色绒线:"看我给你们带什么好东西!"她献宝似的举起手腕,银铃铛手链在阳光下叮当作响,"我妈说高考戴金属饰品不影响安检,我织了三条,咱们一人一条。"
林凡接过手链,金属珠子串着颗小玉佛,触手温凉。苏棠的手指蹭了蹭他的手背:"我妈特意去寺庙开过光的,说是能保平安。"她突然凑近,"你上次说物理大题总卡时间,我整理了份'选择题提速表',标注了每个题型的最优耗时——"
"苏棠!"陈雨桐抱着一摞试卷从后门探出头,"老班让你去办公室,说上次周测的作文要当范文讲!"
苏棠吐了吐舌头,把毛线团塞给林凡:"帮我收着,下晚自习我教你编。"她转身跑远时,发绳上的蓝色发带飘起来,像朵会飞的蝴蝶兰。
陈雨桐把试卷拍在林凡桌上,自己拖过椅子坐下:"你看这道历史材料题,我昨天研究出个'关键词定位法'。"她指着卷面上的"市舶司""泉缎"等词,"这些专有名词附近一定有得分点。"她的铅笔在纸上划出箭头,"还有政治大题,一定要分点答,我用荧光笔标了'理论+材料+总结',你试试?"
林凡低头看试卷,陈雨桐的批注像蚂蚁搬家,密密麻麻却条理清晰。他想起上周三自己熬夜背地理图册,陈雨桐悄悄在他抽屉塞了盒咖啡糖:"提提神,别熬太晚——我妈说熬夜伤脑筋。"
下午的自习课,李素芬拎着保温桶出现在教室后门。她朝林凡招招手,桶盖掀开的瞬间,玉米排骨藕汤的香气漫遍整排课桌:"周阿姨说你最近用脑多,藕是补脑的。"她用勺子舀汤,"趁热喝,凉了该胃疼了。"
邻桌的王浩凑过来闻了闻:"阿姨,我能讨口汤喝吗?"
李素芬笑着舀了小半碗:"小浩啊,你妈昨天还跟我夸你会帮她拎菜,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她把碗推给王浩,又给林凡添了勺莲子,"小满,别光顾着学习,下周咱们去公园拍张合影吧?你陆叔叔说要给你们拍'高考三人组'。"
林凡捧着碗,热汤熨得鼻尖发酸。他想起原主日记本里的另一句话:"原来幸福不是什么大事,是一碗汤的温度,是一条手链的重量,是有人把你放在心尖上疼。"
晚自习结束时,陆沉抱着一摞书等在教室门口。他的自行车后架绑着个纸箱,最上面露出半截红色包装纸:"这是......"
"我爸单位发的粽子礼盒。"陆沉挠了挠头,"他说'高考要吃粽,高中'。"他蹲下来翻纸箱,"还有这个——"他掏出个印着"金榜题名"的笔袋,"我挑了支红笔,说是判卷老师看着喜庆。"
林凡接过笔袋,拉链拉开时掉出张纸条。陆沉的字体歪歪扭扭:"其实我本来想送你块手表,但你总说戴手表影响做题。所以......"后面画了个笑脸,"高考那天,我会坐在考场外等你,等你出来,咱们去买冰淇淋——你上次说想吃芒果味的。"
林凡的手指捏着纸条,突然笑了。他想起三个月前那个躲在办公室哭的自己,现在的他,怀里抱着同学织的手链,桌上堆着整理好的错题,连自行车后架都绑着承载心意的粽子——原来所谓"孤军奋战",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七月六日清晨,林凡站在镜子前系校服领口。周婉递来个锦囊,里面装着碾碎的朱砂和艾草:"这是我在庙里求的,挂在书包上。"她的手指抚过林凡的额头,"别紧张,就像平时做题那样。"
李素芬端来碗酒酿圆子,碗底沉着颗剥好的荔枝:"趁热吃,凉了该闹肚子。"她突然想起什么,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个塑料盒,"小芸非让我带给你的,说是'加油饼干'——"
盒子打开,是二十多块小熊形状的饼干,每块上都用巧克力写着字:"稳住""别慌""你能行"。最上面那块写着"李若溪加油",字迹歪歪扭扭,是小芸的。
"小芸昨儿半夜爬起来画的。"李素芬忍俊不禁,"她说要给姐姐攒够三十颗'勇气星'。"
林凡咬了口饼干,甜糯的豆沙在嘴里化开。他想起小芸画的那幅"全家福",想起苏棠编手链时被毛线缠住的头发,想起陈雨桐给他讲题时敲他脑袋的动作——这些人啊,像星星一样,把他的人生夜空照得亮堂堂。
下楼时,陆沉的自行车己经停在单元门口。他穿着白衬衫蓝裤子,手里举着两瓶冰镇矿泉水:"我爸说早上喝温水养胃,但我猜你可能喜欢凉的。"他把水塞给林凡,"我妈熬了绿豆汤,装在保温桶里,考完试去我家喝。"
林凡接过水,发现瓶身贴着便利贴:"第一科语文,默写题别写错别字——你上次把'呦呦鹿鸣'写成'悠悠鹿鸣',被老班扣了两分。"便利贴边缘画着只吐舌头的小猫,是陆沉的风格。
"走了。"陆沉跨上自行车,伸手拉他,"我载你,省得你走路累。"
风从耳边掠过,林凡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他望着陆沉绷紧的后背,突然想起原主日记本的最后一页:"原来被人放在心尖上的感觉,是连风都变得温柔了。"
考场外的家长堆成了人墙。林凡一眼就看见苏棠妈妈举着写有"李若溪加油"的牌子,陈雨桐爸爸举着手机录像,小芸扒着栏杆蹦蹦跳跳,嘴里喊着"姐姐冲呀"。
"深呼吸。"陆沉停好车,帮他理了理衣领,"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林凡点点头,转身走向考场。他摸了摸书包上的锦囊,又碰了碰笔袋里的红笔,忽然觉得那些紧张和不安,都随着这声"我不是一个人",慢慢散在了风里。
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是"跨越,再跨越"。林凡盯着题目,脑海里突然闪过无数画面:第一次月考失利时陆沉递来的错题本,苏棠烤焦的绿豆饼(她非说焦的部分最香),陈雨桐在他抽屉塞的咖啡糖,周婉煮的酒酿圆子,李素芬缝的幸运手链......这些画面像电影镜头,最后定格在小芸画的"全家福"上——画里的每个人都笑得很灿烂,连小芸自己膝盖上的创可贴都画得清清楚楚。
他提笔写下:"所谓跨越,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是有人在你想放弃时拉你一把,是有人在你想哭泣时给你递纸巾,是有人把你的梦想小心收进他们的行囊。那些看似微小的温暖,像星星一样,把黑夜照亮成了银河。"
数学考试时,最后一道导数题卡了壳。林凡想起陆沉教的方法:"先求导,再找临界点,最后验证单调性。"他的笔尖在草稿纸上移动,步骤清晰得像刻上去的。交卷铃响时,他刚好写完最后一个数字。
文综考试,他按照陈雨桐教的"先材料后知识点"顺序答题,历史题的材料里提到了"海上丝绸之路",他立刻想起苏棠妈妈说的"泉州港",政治大题的"科技创新",他正好用了陆沉整理的时政热点。
最后一科英语考完,铃声响起的瞬间,整个教学楼爆发出欢呼声。林凡冲出考场,看见陆沉站在梧桐树下,手里举着两个冰淇淋——芒果味的,还挂着水珠。
"考得怎么样?"陆沉把冰淇淋塞给他,自己舔了口草莓味的。
林凡咬了口芒果冰,凉丝丝的甜从舌尖蔓延到心里:"我觉得......这次,我能考上想去的那所大学了。"
"我陪你等分数。"陆沉望着他眼睛里的光,"等你拿到录取通知书,咱们去爬泰山看日出——就像你上次说的,站在山顶,所有努力都值得。"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传来家长们的呼唤声。林凡望着天边的火烧云,突然想起原主日记本里的一句话:"原来成长不是一个人的跋涉,是无数双手把你托举到了更高处。"
他转头看向陆沉,少年的白衬衫被风吹得鼓起来,眼睛里有星星在闪。林凡知道,从今往后的每一个夏天,他都会记得这个充满冰淇淋香气的傍晚,记得那些陪他走过风雨的人——他们不仅是他的青春,更是他生命里最温暖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