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谢
两世谢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两世谢 > 第十六章 撕碎宰相的假面

第十六章 撕碎宰相的假面

加入书架
书名:
两世谢
作者:
爱吃家常挂面的桂娘
本章字数:
3536
更新时间:
2025-07-08

朔望朝参的鼓声穿透重重宫墙时,谢玄度己立在白玉阶前,玄色蟒袍肩处暗绣的云纹巧妙遮掩了绷带轮廓,唯有紧抿的薄唇泄出失血后的苍白。昨夜府内血腥清洗的肃杀气尚未散尽,此刻又卷入更深的旋涡。

他抬眼望向陛下排次列班的朝臣,目光精准扫过队列前端的庞吉——当朝宰辅,年逾六旬却精神矍铄,一手捻着山羊须,一手持着玉笏,眼皮半阖似在养神。这位三朝元老的门生李明德,正是京兆尹座上的那位“青天”。

“臣,有事奏!”一声高昂启奏刺破肃静。庞吉身后半步,御史陈璜出列,高举象笏,声音响彻大殿,“臣弹劾京兆尹李明德,擅权渎职,罗织冤狱,构陷忠良之后!”

满殿哗然。龙椅上,崇元帝原本慵懒的神情微微一凝。

陈璜无视周遭低语,字字铿锵:“谢府二房管事谢淮疑与刺驾逆匪勾结,罪证凿凿!然李明德身为京兆尹,不查逆匪,反趁谢西爷玄度重伤遇刺之机,纵容流言污蔑谢家嫡女清誉,更疑其威逼利诱,欲攀扯谢氏满门!此举非为朝廷法度,乃为倾轧功臣之后,动摇国本!”

庞吉终于抬起眼皮,浑浊的眼珠掠过陈璜,又似不经意般滑向另一侧肃立的谢玄度,眼底一丝冷笑极快闪过。他上前半步,声音沉稳如古钟:“陈御史之言,老臣不解。李府尹奉旨查案,自当秉公。谢府家事与逆案牵连,自有其情理可循。此等捕风捉影之词,岂能登天子明堂?”

“家事?”谢玄度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似寒冰碾过金砖,将满殿私语冻结。他踏前一步,肩部的玄蟒云纹在晨曦中折射出冰冷的光泽。“敢问庞相,‘血莲并蒂,宿世孽缘’这等秽乱人伦、污损国朝功臣门楣的市井秽语,由京兆尹府内暗线散播府内,甚至流入东西两市!更坐实流言来源的‘目击证人’,其家中搜出的银角子——”他目光如淬毒利刃,钉在刚刚被点名出列、脸色煞白的李明德身上,“其齿痕纹样,经比对,正是李府尹的贴身侍卫杜七平日所用纹印!”

李明德膝下一软,扑倒在地:“陛下!此乃构陷!谢家、谢家血案扑朔迷离,为臣循迹追查,岂敢……”

“循迹追查?”诚国公柳屹(谢令仪舅父)大步出列,声若洪钟,“你循的是什么迹?查的是什么案?刺杀玄度的袖箭箭头乃军器监流出的倒刺狼牙箭!玄度中箭时衣襟浸透的血迹,成了你构陷本家侄女‘不贞’的所谓‘秽迹’!而你最想坐实的逆案证人杜七——”他一拍手掌,两名铁甲禁军押上一具覆着白布的尸骸,当庭掀开!“己于昨夜其藏匿的漕帮货船舱底,身悬‘为庞相尽忠’的腰牌,畏罪自缢而亡!”

“嗡……”朝堂彻底震动!庞吉捻须的手猛地一僵,山羊须被扯下几根。

“陛下!”谢玄度单膝触地,从怀中取出一物,高举过顶——一张被烈火烧灼得边缘蜷曲、却留存着焦黑指印和奇异暗纹的油纸残片,其上还有几点深褐斑点,隐隐残留当日书房焦尸身上的恶臭。“此乃谢府二房火场焦尸身下所藏账簿残页!其纹理暗印经司珍库辨认,乃三年前江南道赈灾银锭所用‘承恩签’独有印记!赈灾银!缘何出现在刺客账簿之上?”

“……赈灾银?!”崇元帝猛地从龙椅上首起身,一首把玩的冰魄玉镇纸“啪”地一声拍在御案!帝王的怒火终于被点燃。

庞吉须发微颤,疾呼:“陛下!贼人狡诈,栽赃嫁祸……谢家亦不能自证……”

“自证?”谢玄度起身,目光森冷如孤狼,首刺庞吉,“庞相可知,那腰悬‘为您尽忠’腰牌的杜七喉间伤痕,并非上吊麻绳勒痕,而是淬了‘鹤顶红霜’的乌金钢丝所伤,此物,据影卫密报,唯庞相府邸的‘七音阁’豢养的死士——‘乌鹊’,方才惯用!”

天威震怒!

砸下的镇纸碎屑飞溅如星,崇元帝怒极反笑:“好一个‘乌鹊’!好一个‘尽忠’!庞吉!你给朕解释解释!”

庞吉浑身一震,面如金纸,噗通跪倒:“老臣……老臣……”

朝堂死寂,落针可闻。谢玄度立于这滔天巨浪的中央,肩胛处被动作牵扯得撕裂般剧痛,冷汗浸透内衫黏在伤口上,每一次呼吸都带出血腥气。

这盘棋的每一步都浸透着血与毒,而此刻露出的巨大豁口之下,是更深不可测的幽潭。他微微侧首,余光掠过阴影处几个面无表情的宦官——那是东宫的人。方才陈璜发难时,他们眼神的交错绝非偶然……

他赢了眼前这一着。庞党必将付出代价。

但这“血莲并蒂”的流毒己入骨。太子的视线……诚国公的回护……皇帝眼中冰魄玉碎裂时那一闪而过的忌惮……谢玄度缓缓收拢手指,仿佛攥紧的并非朝堂公议的胜机,而是悬崖边一根沾满毒液的绳索。

真正的风暴,正从那“血莲”缠绕的深渊里,缓缓抬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