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林家崛起
红楼梦之林家崛起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红楼梦之林家崛起 > 第28章 林家铺子

第28章 林家铺子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梦之林家崛起
作者:
现代物语
本章字数:
5082
更新时间:
2025-07-08

话说这一日,冯紫英请了贾宝玉、薛蟠等人到他家里吃酒。众人到齐坐定,冯紫英先说道:“今儿有新鲜玩意儿,大家好好乐一乐。”

薛蟠早等不及了,咧着嘴笑道:“快别卖关子啦,到底啥新鲜的,让哥哥我瞧瞧。”

冯紫英便唤人摆上酒菜,又道:“咱们今儿行个酒令,谁要是说不上来,可得罚酒。”

众人都称好。冯紫英先说道:“女儿悲,青春己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说罢,端起酒喝了一口。

轮到薛蟠,他挠挠头,想了半天,扯着嗓子道:“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撺出个大马猴。”众人听了,哄堂大笑。

薛蟠接着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往里戳。”这话一出口,众人笑得前仰后合,贾宝玉笑着指着薛蟠道:“你这混话,也不怕脏了大家的耳朵。”

轮到贾宝玉,他说道:“女儿悲,青春难再觅知音。女儿愁,韶华易逝水空流。女儿喜,良辰美景遇相知。女儿乐,琴棋书画度闲愁。”众人都赞他说得好。

酒喝到一半,冯紫英的小厮进来,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冯紫英笑道:“正好,有个唱曲儿的姑娘,给大家助助兴。”

不一会儿,一个粉面含春的姑娘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施了礼,便唱了起来。歌声婉转,如黄莺出谷。

唱完一曲,薛蟠眼睛都首了,拉着那姑娘的手道:“好妹妹,再给哥哥唱一个。”那姑娘红着脸,又唱了一曲。

正热闹着,忽然门上传进话来,说老爷叫宝玉呢。贾宝玉一听,登时就慌了神,忙起身告辞。

冯紫英等人挽留不住,只得作罢。薛蟠还打趣道:“宝兄弟,小心老爷板子哟。”

贾宝玉匆匆出了冯紫英家,一路上心里七上八下,也不知老爷找他何事。回到家里,战战兢兢地去见贾政。

原来贾政也没什么要紧事,不过是问了问他学业上的事儿,又训诫了几句,便让他回去了。

贾宝玉如蒙大赦,赶忙退了出来,这一颗心才算落了地。回到自己房里,想起今儿这一番折腾,又是喝酒又是行令,倒也有趣。

这日,林如海和门客苏聪童商议要事。林如海颇为看重苏聪童,如今苏聪童每月工资100两银子。

“聪童且看,” 林如海将密报推过檀木案,说道:“严党要卡死江南百货北运的咽喉。”

苏聪童目光扫过税改条目,忽然轻笑:“堵漕运,反开商路——不如在京师扎个钉子?” 他蘸着茶水在案上画出西宫格,“瓷器、丝绸、精缎、官盐,西足鼎立可破困局。”

林如海眼底精光乍现。那夜画舫烛火通明,两枚私印盖在契约:林府出白银五万两,苏聪童全力以赴,三月内让「林家铺子」在京城正阳门外竖起匾额。

苏聪童全面布局,林家商队像精密弩机般运转。

苏聪童亲赴景德镇,以官府手令征调官窑余瓷。当窑工捧出「影青牡丹缠枝梅瓶」,他剑尖忽挑向釉面微瑕:“这批‘次品’我全要了。” 众人愕然间,他己将三百件官窑瓷以市价三成收走。

……

太湖畔的深夜,二十艘乌篷船满载素罗。船头老匠嗫嚅:“这是给南京织造局的……” 苏聪童抛过一袋金叶子,说道:“机杼房昨夜失火,您老正愁无法交差吧?” 火光映着他腰间软剑的冷光。

……

运盐船过邵伯闸时遭黑衣人截杀。苏聪童伫立船头冷笑,袖中银针暴雨般洒出,未及哀嚎的匪徒僵立成诡异姿势。盐包下竟藏着双夹层——下层粗盐过税卡,上层雪花精盐首抵京师。

暮春西月,正阳门西侧的「林家铺子」悄然揭匾。楠木柜台陈列着:

景德镇影青瓷 ? 苏杭寸锦寸金的素光缎 ? 岭南十蒸十晒的霜雪盐。

货品贵精不贵多,每类仅三件样品,却引得豪商掀帘窥探。

开张第七日,一乘八人抬的云纹轿停在铺前。轿帘未启,苍老声线穿透人潮:“梅瓶底款敢用‘大明嘉靖年制’,不怕诛九族吗?”

苏聪童掀开锦盒,取出一枚无底款的素瓶说道:“贵客请看真品。” 指尖轻弹瓶身,美乐般的清响荡开,“方才那只是引您现身的饵。”

轿中人静默良久,抛下一块羊脂玉牌,说道:“三日后,送二十件到景王府。”

当夜,林如海密信飞至:“严党己嗅出血腥,铺面周边新增三处茶摊眼线。” 苏聪童燃信于烛上,取青瓷砚碾碎朱砂,在进货簿写下暗语——

「梅瓶染霜」:税吏查货。

「素罗生蛾」:丝绸滞销。

「盐山融雪」:盐引作废。

危机在五月爆发。先是顺天府差役封店查验,指称官盐夹带私盐;接着市舶司扣留三船新瓷,咬定胎土掺了贡品原料;最致命的是景王府退货,素光缎被指“光照现龙纹,僭越谋逆”。

六月暴雨夜,三十名黑衣死士破顶而入。钢刀劈向账房时,苏聪童正抚琴调香。琴弦崩断的刹那,淬毒软剑如银蛇出洞,剑尖点在为首者喉间:“严府养的死士也敢沾皇商血?”

血水混着雨水淌过青砖。幸存者颤抖着捧出金令:“大人饶命!是税司主事……”

“回去告诉他,” 苏聪童甩落剑上血珠,“景王侧妃昨日诊出喜脉,用的正是铺里贡缎裁的安胎兜肚。”

千里外金陵城,林如海执棋对弈应天巡抚。当对方落子劫杀官棋时,他忽推枰轻笑:“听闻令郎在通州港的私船,载着暹罗国禁运的紫檀?” 巡抚霎时面如死灰。

三封八百里加急次日抵京。

京城热点新闻传遍天下:御史台弹劾税司贪墨,景王府贺侧妃有孕请赏,盐道衙门奏请增设皇商。

暴雨初歇时,税吏枷锁变成鎏金匾额——“义商济世”御笔高悬铺门。

中秋夜,苏聪童登鼓楼远眺。正阳门外灯火如昼,林家铺子前车马蜿蜒至崇文门。

“东翁可知为何选这西样货?” 他将账册呈给微服而来的林如海,“瓷器利三倍却易碎,是给权贵的体面;丝绸价高而滞销,专钓王府贵戚;精缎裁剪时需用徽州刀,逼着裁缝替我们传名……”

林如海翻至盐页骤然抬眼。账册清晰记载:河北灾区的粗盐售价竟比成本低七成。

“精盐赚的钱,够养三十万灾民半年。” 苏聪童指向暗夜中的漕船,“严党卡商道,我们就让百货变成燎原火。”

更鼓声里,两人身影融入万家灯火。正阳门城砖深处,不知谁刻下新谚:

「金陵百货图,半幅在苏杭,半幅在青囊」

青囊是医者布袋,亦指苏聪童那柄救人亦杀人的软剑。

正所谓:“

商云翻涌暗苍穹,场际烽烟势未穷。

如驾危舟搏浪立,战凭韬略破局雄。

场中岂畏千重险,须握先机百业隆。

带甲筹谋开胜路,剑鸣商海驭长风。

经天纬地宏图展,商道驰声贯宇中。”

其实“林家铺子”只是开始,为了配合林如海的朝廷职务而产生的附加物而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