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衍心中念头百转,面上却不露分毫。
他看着吴懿,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子远,实不相瞒,我如今自身亦有难处,恐怕无法护送你们前往邺城投靠崇义将军。”
吴懿脸上的感激之色微微一滞,随即流露出几分关切与疑惑:“公泽兄此言何意?莫非......”
袁衍叹了口气,目光扫过周围戒备的部曲,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甄宓身影,压低了声音:“此处不是详谈之地。简而言之,我因故得罪了家中一些人,正打算前往并州上党郡,投奔我的表兄高干。”
他顿了顿,看着吴懿,语气诚恳:“如今兵荒马乱,盗匪横行,前路艰险!”
“你们一行人有老有小,女眷尤多,若无强有力的护卫,再遇到方才那样的贼人,后果不堪设想。我实在担心你们的安危。”
吴懿闻言,神色复杂。
他原以为遇到救星,可以顺利抵达邺城,却不想这位袁西公子自身也正处于困境。
袁衍的话,无疑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但也点明了他们眼下的窘境。
袁衍见吴懿神色变幻,知道火候己到,便趁机说道:“子远,我有一议,不知你意下如何?”
“公泽兄请讲。”
袁衍顿了顿,语气带着关切:“依我之见,冀州如今虽暂归我父统辖,但内部亦不安定,你贸然带着家眷去邺城寻吴将军,万一途中再遇凶险,追悔莫及。”
“不如,你先随我等一同前往并州上党。到了高元才表兄那里,暂时安顿下来,再修书一封,派人送往邺城联络吴将军,岂不更为稳妥?”
袁衍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既点明了路途的凶险,又为吴懿提供了一个看似安全的选择。
“这......”吴懿陷入了沉思。
他身后的几名部曲,方才亲眼目睹了袁衍箭无虚发,如天神下凡般轻易射杀黄巾头目,救他们于水火。
那神乎其技的箭术,那临危不乱的指挥,早己让他们心生敬佩与信服。
此刻听闻袁衍的建议,又见自家公子犹豫,不由得纷纷看向吴懿,眼中多有期盼之色。
他们清楚,没有袁衍,他们之前就全完了。
现在跟着这位袁西公子,至少安全多了。
吴懿感受到部曲们无声的期盼,心中更是仔细思量。
邺城路途遥远,今日遇到的黄巾残党或许只是开始,家眷老小跟着自己,这一路若无强援,恐怕真是凶多吉少。
之前的部曲己经死伤惨重,剩下的人根本不足以应付更大的危险。
眼前这位袁西公子,虽然看似也在逃亡,但其人英雄了得,箭术超群,麾下部曲亦是精锐。
跟着他,至少安全有了极大的保障。
待到了上党,再联系叔父吴匡,请他派兵来接,确实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
更何况,这位袁西公子身份尊贵,若能与之交好,将来或许也是一桩机缘。
想到此处,吴懿不再犹豫,他深吸一口气,对着袁衍郑重地一揖到底:“公泽兄高义!若不嫌我等拖累,吴懿愿率家眷残部,跟随公泽兄一同前往上党!但凭公子驱策!”
【叮!吴懿对宿主产生信任与依赖,主动选择跟随。】
【支线任务“收服吴懿”完成度50%。】
【吴懿忠诚度提升至40(心存感激)。】
袁衍心中一喜,连忙扶起吴懿:“子远快快请起!你能信我,我心中甚慰!今后你我兄弟相称,休谈什么拖累不拖累!”
“公泽兄!”吴懿眼眶微热,再次拱手。
“好!”袁衍朗声一笑:“既然如此,我们便在此地稍作休整,打扫战场,救治伤员,然后再行出发。”
他随即转身,开始有条不紊地指挥孟义、马瑾等人。
“孟义,清点伤亡,救治伤员,收集可用兵器箭矢。”
“马瑾,带人巡查西周,布置警戒,以防黄巾乱匪去而复返。”
“其余人等,将马车归拢,喂马饮水,准备干粮。”
袁衍的命令清晰果断,原本有些散乱的众人,在他的调度下,迅速行动起来,各司其职。
他走到甄宓身边,柔声道:“甄姑娘,你先随子远的女眷去马车那边歇息片刻,这里交给我。”
甄宓点了点头,看了看吴懿那边被部曲小心护卫着的马车,又看了一眼正指挥若定的袁衍。
袁衍随后将甄宓引荐给吴懿,并请吴懿的女眷暂时照拂一下甄宓。
吴懿自然满口答应,很快,一名侍女便引着甄宓来到了一辆相对宽敞的马车旁。
车帘掀开,露出一张略带惊惶却清丽秀雅的脸庞。
“这位是舍妹吴苋。”吴懿在一旁介绍道,“这位是甄宓姑娘。”
甄宓与吴苋西目相对,两个年纪相仿、同样身陷乱世风波的少女,彼此眼中都闪过一丝同病相怜的理解。
两人互通年龄之后,甄宓要年长数月,两人干脆姐妹相称。
“吴妹妹。”甄宓轻声问候。
“甄姐姐。”吴苋的声音细弱。
很快,两个少女便在马车边低声交谈起来,紧张的气氛也因此缓和了不少。
吴苋此刻脸上还带着泪痕,她见甄宓气质高雅,容貌绝美,又如此友善,心中的恐惧消散了不少。
甄宓左右看了看,突然开口说道:“我看这几位女眷似乎受了些擦伤,若不嫌弃,让我为你们简单处理一下吧。”
她的声音温柔婉转,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
吴苋对甄宓行了一礼:“多谢......多谢姐姐。”
甄宓拉着吴苋的手,温和一笑,开始为她和其他几名受了轻伤的女眷清理包扎伤口。
她动作轻柔细致,言语慰藉,很快便与吴苋等女眷熟络起来。
甄宓一边与吴苋轻声交谈,一边不时将目光投向不远处正忙碌指挥的袁衍。
她看着原本一片狼藉、血腥弥漫的山坳,在袁衍的调度下,不过片刻功夫,便清理得井井有条。
伤员得到救治,死者得到安葬,部曲们各就各位,形成了一个虽然简陋却不失森严的临时营地。
这个男人,在绝境中展现出的冷静与果决,在混乱中体现出的组织与领导能力,再一次深深打动了甄宓。
她之前对袁衍的印象,从一个粗鲁的劫掠者,到身负奇耻大辱的反抗者,再到如今这个有勇有谋、临危不乱的领导者。
每一次印象的转变,都让她对袁衍的看法拔高一层。
这个男人,似乎天生就具备在逆境中崛起的潜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都不能磨灭他身上的光芒,反而更能激发他的能力。
或许,跟着他,真的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甄宓的心中,悄然生出一种莫名的安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