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后所住之处
老师:关于@001 在前面(第三章第六节)所提的问题,那就用比喻来解释 呗。比如一个流浪汉,他今天住桥洞,明天住山洞,后天在天桥下。我们会说,这个人没 有住处,这个人无所住。同理,一个凡夫流转六道,今天在人道,明天在天道,后天在畜 生道,同样好比流浪汉一样。
就算他不转生,但是他的心也是今天求此处明天求彼处,没 有安稳的一处,所以可以说这个凡夫也是没有住处,没有可以安住的地方。同样道理,主 动流离于六道或者桥洞天桥,或者被动流离于六道之中,总之己经说明了没有任何一个地 方可以恒久安住,和觉悟后的佛并没有区别,所以一念清静就是自性。佛无所有住处,是 因为不安住于六道任何一个地方,这个和凡夫是一模一样的。我们不能首接对一个流浪汉说,你这样就是对了,本来就没有永恒的住处,你这样对 极了。他会问,那为什么我还感觉苦?你会告诉他,虽然你身没有安住的地方,但是你的 心有。你身体在天桥下,心却在安逸舒适的楼房里,所以你一首追逐更舒适的地方而流离 失所。然后指出,你必须身在天桥心就得在天桥,你就不苦了。这样的话好比没有说,他 会依然心系舒适的环境。整个佛法就像剥洋葱,剥去一层皮,觉得这应该是果实了吧?然后发现不是,又剥去 一层皮, 以为是果实,最后剥到头发现什么都没有,是空的,然后解脱。
但前提就是,如 果你首接对一个人讲:“不用剥,里面什么都没有…… ”你认为有消除了他的任何想法吗? 假如这个人认为里面一定有果实,你再怎么说里面是空,他还是会觉得里面有东西。因此, 不如干脆就让这个人去剥,剥到头,看到底有还是没有,而不是首接一首对所有人说:“没 有啊,什么都没有,因果也没有,轮回也没有,六道也没有,涅槃也没有,你们就是一群 寻找没有结果的傻蛋? ”不知道您看到这个作何感想。开悟不开悟我就不解释了,但是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让人(拥有)找到真相的办法,比首接说出真相更有用。另外,空有相应这个恐怕也不需要我解释。说一切皆空,但是现在看就是一切都有。 怎么的?总不能睁着眼睛给大家说瞎话吧?说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不存在,现在是一个 空在给你们讲东西……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事物在流转变迁中,有暂时有的部分,也有 永久无的部分,两种教法都是不对的,必须同时提到。
001:无所住不是没有住的地方,是指不著相,心中无所住。
老师:第一句就说了比喻了。
002:你那个洋葱的比喻很好,但是佛法不是洋葱,佛法本无法,无法即是 上法。
老师:你让我发现楼主语文不好,我会督促他勤修语文。都说了,终极道理说再多遍 对人都没有益处,你认为去给别人讲“无法才是上法 ”是善法吗?
003:我给你用白话解释下什么叫色即是空吧。即一切万物本身都是没有意 义的,是空的,因人心有所想,故而有万物。比喻来说黄金,黄金就是那么一坨东西,是 没意义的,人看见它是金色的以及产量比较少,所以以黄金为贵。认为它贵,它值钱,即 是心有所想,但是它本身是不带这种属性的。
老师: 问题就在这里了,你告诉别人没有意义,别人是不会相信的,并且黄金的价值 不是他一个人的心就能决定的,因为有你我他的分别。这种说法说多久也不会被人接受, 你只能告诉他: “你会老,会生病,会死,你死了黄金对于你根本就没有意义,反正你早 晚会死等等。 ”同样的道理只是不同的叙述。
004:又比如音乐、美食等,一切属性都是人赋予的,以此推广一切,这个 叫色即是空。色是属性,人赋予的,万物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不说这些,说别的, 搞出一堆没听过的名词,别人就听得懂了?
老师:就算没有意义,但是物质本身他就存在在那里,你说成空就一定是常见、偏执。 本来意义就是心造物,人家心己经造了意义这种物,我们不能无视,因为有了就是有了。 真相是无意义,但是表现出来就是人们认为有意义。你说终极真相,有人原意以这个道理 奉行吗?还不如先奉行,再去让他们自己发现。
005:佛无所有住处,是因为不安住于六道任何一个地方,这个是你自己说 的。你这个意思不是住宿的意思吗?
老师:据观察,我帖子里的人都挺懂的,这是事实。你语文不好,没看懂,“住宿 ”不过是个形容。
006:你还是不理解我说的话。不是因为我死了这些东西才没意义,是这些 东西本身是不带这些属性的。黄金为啥叫黄金,人们认为它黄、它贵,所以叫它黄金。美 女为啥叫美女,因为人们认为她美,一切属性都是人赋予的。
老师:光抓住这个没有用,就算明白了是人自己赋予的,还是无法阻止他们明知是这 样,还要去主动赋予。
007:他们只是得到了一些知识。本来就是悟到了空性才发现真相啊,才能 转物啊,不为物所转啊。我知道了金银财宝非贵,我能不贪;我知道美女非美女,我能不 生色心。你若是扎进这些属性里,并奉行这些属性,那肯定就是为物所转,永远不能悟道,无法得到解脱。
老师:所以就变成永远在说理,而不是在说法。为什么佛明知道无苦集灭道,还要讲 苦集灭道?有效性方法必须有,所以才有可实证之处,才可以说是佛法,不然就是成纯哲 学了,那不就行了。所以还是得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真想,并且引导他人去实践,而不是首 接说个最彻底的道理,首接说反而成了实践的障碍。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乏懂道理但缺毫 无任何作为的人。
镜水莲华影
008:你知不知道有个无极混元掌的掌法?
老师:这是魔障。
009:我以前梦到过这个掌法,我不明白为什么这名字和招式是那么清楚?
老师:无极混元掌听起来就是武术的东西。你是爱好者吗?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东西给 你的生活带来了任何吗?你现在为此花精力去猜想,实际上就是无益处的行为,我除了能 说魔障还能说什么?就算你过去世练过,哪又怎么样?
1.不能换成钱;
2.不能有益于你 的身心;
3.反而变成心事似的。
010:说的也是,照你说的做能证得啊罗汉吗?
老师:照我所说,既可以又不可以,这是各人缘法的问题。
011:所谓“魔事 ”,即是若有人发心修无上菩提,他就来阻扰你的好事,广 作留难,令你于无上菩提道或延宕、或退堕、或放弃、或远反、或破坏。简言之,即不让 你轻易成就或不让你顺利成就无上菩提。纵使他不能完全破坏你,也要设法阻挠你,或让 你退而求其次,或让你退堕(如退为小乘),或让你败坏(如退为凡夫、乃至外道) 。
所 以《大智度论》说: “退堕声闻、缘觉是菩萨魔事。 ”何以故?菩萨若退大菩提心,不求 无上菩提而转求声闻缘觉,成为自了汉,则菩萨不能成佛,因此不能广度众生,众生不得 广度即长处轮回,永在魔数之中,永为魔所宰制,魔民昌盛,魔力增长,是故菩萨若退堕 小乘,魔即大欢喜。至于其他修行人,若堕为凡夫、外道、邪道,也同样是堕进魔数之中, 因而成魔伴党,增魔势力。因此《华严经》说: “若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法,一切所修 皆成为魔业。 ”亦是此义。先还想修阿罗汉,没想到这样……阿罗汉不可以继续修成佛吗?现在这样打坐修行真 的可以首接成佛吗?我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啊?我真的不知道了,求师父指点。
汝等须存大悲救世之心,秉持如来觉地之道,将此辨魔法门,于我灭度之后,传示于 末法之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中途成狂及退堕等十种差别之义。无令自心邪见妄见之魔自作 沈溺之障孽,保绥三昧行人哀救正修佛子,销除息灭诸颠倒分别见爱等邪见之缘,令障尽 理现,俾令其身心入于佛知佛见之境界。从开始以迄于成就,中途皆不遭歧路阻隔。如是 深奥微妙的五阴辩魔之法门,乃先前过去世恒沙劫中之微尘沙数如来,皆是乘此辨魔法门, 而得破内外魔境,因而心开证悟,方得无上道。(编者注:出自《楞严经义贯》)
师父,怎么把破行阴、识阴、五阴与禅定的境界相应?识阴尽后就是成佛了吧?行阴尽者谓行者,若在想阴尽,行阴显现之后,开始修断行阴,于此修断过程中,若能始终不 起狂解,或一有妄念生起便能觉知不为所惑,常住于圆定,因此终能达到行阴尽的地步。 怎么具体修断行阴呢?
老师:@012你这番善问,是无尽功德智种,广利一切求道之人。我以下这 番言论必定遭遇魔障,但是要得无上菩提,应无畏惧。
为此我就厚着脸皮,相应无尽未来诸位如来智,为你分别解说,传你不退心印。 以一 切过去未来诸佛之名,授记你不退外道,不退声闻缘觉二乘。二十小劫之内,成就庄严清 静身,常伴贤劫千佛左右做大菩萨,广为众生发问,成就众生菩提道。
欲破魔道,先觉魔性。魔是众生,魔是众生业。因此,我是众生,我行众生业。众生 即我,我即众生,久观我与众生分别处,得此无分别智,知而不疑,两两不分,不堕声闻 缘觉二乘。
魔是五蕴,即是五阴。五阴生五盖,贪嗔痴慢疑,五盖生五欲,财色名食睡,皆是五 蕴。五蕴无常,众生求五欲,乐受亦是无常。得而复失,失而复求,因此长处轮回,为欲 所宰制,即为魔所宰制。
魔行障难,无非色受想行识,障人色身,障人苦乐受,障人是非 分别想,障人取舍行,障人不得破除一切分别心识。世间种种,色受想行识,皆是种种无 常,因此世间无永恒事物。
因无常,则无我。得见一切无常,久观一切五蕴无常,得无我 智,知而不疑,不疑不惑,不堕外道。诸佛圣人,声闻缘觉,因地不同,若能见我众相同,则无大小乘之分。因此过去诸佛, 广说西圣谛、十二因缘、空苦无常,令众生灭无知无明。未来诸佛,同说西圣谛、十二因 缘、空苦无常,令众生灭无知无明。
若为不退小果,不退外道,应以圣人为师,行圣人行,说圣人语,作圣人想。说过去 诸佛圣人所说西圣谛、十二因缘、空苦无常。即是未来诸佛圣人相。
今天你说过去诸法, 未来诸佛圣人必说你今日所说之法,是为三世相应,身口意密,无尽功德。 由此可见,智 是圣人智,悲是圣人悲,愿是圣人愿,行是圣人行。
两两无分别,得以不退转心印。要证得此心印,必种三种福田:
对有恩与己之众生做大布施供养,得慈心;
对诸佛圣 人善法做大布施供养,得智心;
对受苦众生广做大布施供养,得悲心。
以诸佛圣人为师, 发愿模仿,以法广济众生,不计能力善巧,复述过去诸佛圣人所说之法。
若不能辨别真伪, 则以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三法印为本,并以此法布施加三心相应如是种种。
是人当知,此为一切智种,是一切佛智,一切菩萨行。得不退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无 上菩提圣道。得此心印,知一切无分别,破魔圣二分,做佛事则为佛,做魔事则为魔。以悲心、慈 心、智心解自苦,灭他苦,慈爱一切诸魔,则无魔可障。
中观觉照,不落有常见,不落无常见,不落有我见,不落无我见。是故不见五蕴障碍, 不见非五蕴障碍,不作空有分别,不计是非分别,不计高低分别,不作善恶分别,不作世 界分别,无疑无惑,想阴尽。立即见道。见道者能知佛事,知而能行佛事,做佛事则以是行佛道。行阴即破,无行与不行之分。
不落无明任何无明,念起知无常,念灭知无常,今日能知,明日亦复如是,两两无分别。 则入行道位。行道之人,做声闻缘觉之事,听闻正法,思维正法,不做佛事,因此落小果。行道之 人,听闻正法,思维正法,不以自身听闻,不以自身思维,念念起, 皆是众生念起,念念 灭, 皆是众生灭。 自受用,传于众生,是众生闻,是众生思,众生受用。因此入圣道位。
一切大乘功德己成前缘,己做尽,是故成就佛身、法身、无量身。既知,诸法诸乘皆是一乘,无大小果之分,无内外道分,尽是不可言说如来正法。
今日得出此文,你能如此发问,是不退前缘。你之所疑是众生所疑,做此发问,既是 众生共缘,得不退法缘。只管思维三法印,述说三法印,传于有缘众生。未来世,常作大 菩萨像,护持诸佛左右,做一切佛智种子,得佛母功德。
你今日所问,必是未来成就之因, 二十小劫内做大菩萨。若要早日入圣道位,速超因缘,此刻就应以诸佛圣人为师,为榜样,以智传智, 以心 传心,点燃智种,随留身在,习气所恼,但自知己得不退。身执必将在未来灭尽,挂碍得 灭,诸多佛事己是前因。现而广种三种福田。
常驻十方诸佛圣人必将赞叹,魔众种种必然以你为师,未来诸佛必以今日提问广济众 生。
012:师父,当何名此经?
师父:是经名为《镜水莲华影》。
013:师父,此经内容为成就菩萨圣道不退心印,但经名取“镜水莲华影 ”, 似有净土之意味,何解?
师父:就所有的问题,你还纠结在“你我他 ”这个问题上,有你、有我、有他,你是 你,我是我,他是他,实际上都是镜中花水中月。罗汉也好,菩萨也好,实际上你得刻意 去区分、区隔他们,但是如果事无巨细地了解一个众生、一个人,这个流变的相,菩萨也 好,罗汉也好,难以区分。我们总有个执念,就是有一个个体在漫长的轮回中,长久以来 一首是一个人,这个人仿佛是个不变的自我,独一的灵魂,所以他是罗汉,他是菩萨,他 是凡夫,这样去强行地判断他,好像是定性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014:众生的分裂与合并,理论上明白,但欠缺实际体验,另一方面是习 气和惯性思维使然。需要怎样刻意对治?
师父:你要更深地去理解“世间如梦幻 ”这样的说法。就好比你看小说,听故事,故 事里的人其实都是梦幻。故事里对角色有一些设定,比如凡夫也好,菩萨也好,佛也好。 在故事里有一些设定,他们是不同的人,但是对于听故事的你来说,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 设定,其实都是梦幻,是不存在的,是故事里的人,好像不同的次元一样。但是故事里的 人,这些故事,好像映射着你的世界,你的生活,你的认知,甚至给与你知识和启发,就 像镜子、水面映出现实世界一样。
015:周围的人、事确实可以给予启发,但在时空和关系上与自己越靠近, 真实感会越强,越容易投入、坠入角色。
师父:复制品做到和原版一模一样是不是正版呢?
016:似等同。
师父: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佛法,都不是原来那朵花,是镜子里的,是载体承载下来 的信息,文字啊,经典啊,故事传说啊,这些载体而己。就算当年牛顿真的是因为苹果砸 到头引发万有引力的思考,这是传说,真实情况可能不是苹果,而是一个石头从山坡滚落, 被牛顿看见了。那么我一样就把这颗石头取名叫做苹果,至于别人纠结苹果不是石头,石 头不是苹果,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不要去在乎是名叫石头的苹果,还是名叫苹果的石头。
017:嗯,重要的是实质与其作用。石头和苹果是外在形式。
师父:我不止一次讲,阿难、大迦叶这些人不是佛的弟子、大阿罗汉吗?但是在我心 里,他们就是大菩萨,甚至可以说和佛是一样的。佛法僧三宝一定是要三个,就好比一出 戏剧一样,你不能只有主角没有配角。世俗的角度会让你觉得主角很重要,但是实际上他 们是一体的戏剧,缺了其中一样你也没办法看戏。你再换个角度,同样的戏剧节目,演员 换了呢?不是原来那朵花了,镜中、水面就不可以赏花了吗?其实还是一样可以。现在咱们私下聊天,对象只有你和我,也许我会针对你的问题,你的想法,去说相关 的话,但是很多时候在公开的场合,包括网上、帖子里,我很多时候其实也只是借别人问 题说我要说的东西,对象是我和读者们、观众们,其实并不是问问题的那个人。
018:是的,就看那些看帖的人能不能理解。
师父:反正就是不断打破执念吧。没有什么理由强迫人懂,或者某个人一定要怎么样, 或者说生活现实中什么目标非得实现不可。与其说是度人,其实还是度自己。但是自己也 是梦幻,那又有什么你我他之分呢?
019:是啊,我以前不时会有主动向别人介绍和解释佛法的冲动,希望与 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现在反而没有了。
师父:所以啊,镜中花、水中月!这个人可能暂时不是人中莲花,但是至少某个时刻, 某一面,在镜子里,展现的影像,他就是一朵莲花。所以我会叫“镜水莲华影 ”呀!我整 篇要讲的东西就是:你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无法在生活中展现圣人的模样,但是你某些 片刻散发着光芒,或者说你可以刻意地、主动地去展现。镜中花也是花,水中月也是月呀! 所以要说圣人语,要行圣人行呀!没有要求你现在就是圣人,但是如实的这样的言行,又 有什么理由说你不是圣人呢?其实这就是密宗修行,修本尊的根本。
020: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圣人,只是程度有大小。
师父:那不用在乎,只有“有 ”和“没有 ”的区别。大和小也不是什么重点。
021:渐进,逐步积累。
师父:世间有很多事情是因缘际会的,树木结果,果子大还是果子小,你要执着这个 的话,修行很难进步了。
宁静的森林水池:是,在乎大小本身也是一种负担。
《镜水莲华影》
贪嗔痴慢淤泥田,
恩怨情仇藕丝连。
本欲起身离尘去,
奈何倒影落凡间。
回 向 文
合掌诚心以法供养诸师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感谢上师开怀菩萨受摄 ,感谢上师兰仙人加持 ,感谢大梵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大黑天、韦陀菩萨护法。感谢准提佛母菩萨、二十一位多罗菩萨、光明佛母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持世菩萨 ,爱染明王、孔雀明王、黄财神、大黑天财神供养。感谢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金刚萨埵菩萨、香云盖菩萨、金刚亥母菩 萨、月光菩萨、日光菩萨、地藏王菩萨、虚空藏菩萨、一切勇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维摩诘菩萨提供修行法药支持。感谢诸天善行引导 ,感谢帝释天王、施行天王、大辩才天、欢喜天、招财女神、西眼童子、猪哥神、太阴星君护航。
在此顶礼诸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如来 ,南无宝藏如来 ,南无不动如来 ,南无阿弥陀如来 ,南无药 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正法明如来 ,南无持金刚海音如来 ,南无大摩尼珠王如来 ,南无帝 释如来 ,南无龙种上如来 ,南无清静莲花目如来 ,南无宝髻如来 ,南无多宝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离怖畏如来 ,南无宝胜如来 ,南无甘露王如来 ,南无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
南无华严会上一切如来南无楞严会上一切如来南无法华会上一切如来南无贤劫千位如来南无常驻十方佛愿以此功德 ,永护正法不灭 ,一切见闻者皆得无量世间财、出世间财 ,无有穷尽 , 永不退转 ,离苦得乐 ,速得一切法门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成就一切佛净土 ,庄严不异西方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