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实践概论
禅定实践概论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禅定实践概论 > 第77章 序言

第77章 序言

加入书架
书名:
禅定实践概论
作者:
仙界引路人
本章字数:
5882
更新时间:
2025-07-02

世上每一个勤于思考的人都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每个人注定都 要死亡,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活着?我们面临残酷的真相是,生必然会死, 生必然带来苦。但是,绝大部分人都太过于高看了自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高看了生的意义,二是高看了自己掌控人生的智慧和能力。我们似乎都是莫名其妙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好像并没有选择权来决定如 何开始。在被生下来之后,最终又会痛苦地、无奈地、不甘心地离开这个世界, 或因疾病,或因意外,或因灾难,而人类自觉最幸福的结局竟然是平静地无疾 而终。在这最多不过百年的生命历程中,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痛苦充满其中,衰 老、疾病、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等等时刻伴随我们,虽然期间也会有短暂 的快乐,或者说是苦的停歇。对于生命的过程而言,每个人都是一个囚犯,每 个人都有其不愉快,人生不圆满和悲观本身就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算你 富足如巴菲特,强权如美国总统,依然无法逃脱这个自然界的终极法则。

人这 一辈子就算再辉煌再耀眼,一旦上升到人类历史长河乃至宇宙无尽时空的高度, 所有的世俗成就都将失去意义,一切荣耀、美好、快乐都将被时间摧毁,这就 是无常。可是,随着科技和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觉得可以更轻松地实现自 己的欲望,掌控人生甚至这个世界。也许人们不知道,每个人都只是活在自己 认知的世界中。苏格拉底言:“未经审视的生命是不值得活。 ”柏拉图认为我 们的世界只是影像,是“理念世界 ”的投影而己。

人类若要从痛苦中挣脱出来, 实现生命真正的突破,首先要突破的是思想认知上的牢笼。纵观古今中外,人类几千年文明史,有众多先贤、智者为探寻宇宙和人生的真理,为人类灵魂寻 找永恒安乐之所,前赴后继,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释迦 牟尼及其思想的继承者,他们就像黑夜中为人们高举火把的引路人。前人留下探寻的足迹(解脱苦的方法)需要传承和解释,否则就会与时代 脱节,很难与当下众生的根性契合。

本书作者开怀居士是一位精通止观禅法的 修者,同时他也是一位研究南北传佛教和中国道家术法的学者,其祖上具有道 家茅山派的传承。他在修习止禅(巴利语:Samatha)和观禅(巴利语:Vi-passana) 过程中颇有成就,并且将自己所修、所学、所悟在网上发布,同时解答网友的 提问。在本书中你会发现,开怀居士讲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在他这里没有大小乘 之分也没有宗派门户之见,始终围绕着止恶扬善、去除贪执、培养止观以及追 求终极离苦为目的来阐述观点,开展教学。正如他所言:“我不是对某种教派 情有独钟,只是顺势用大家容易了解的路径来讲而己。什么教派也好,对于我 来说,我认为只是一层皮而己。 ”就像佛陀当年教导他的弟子,先是弟子有疑 惑向佛陀提出问题,佛陀再根据发问者的根性、背景和提问的方式予以回答, 后来被记录为经藏,开怀居士回答弟子和网友的提问亦是如此。他不会以一种 方式回答所有问题,他善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各种譬喻,不拘泥于 传统的名相、概念,常使用现代人习惯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去分析事情。他能灵 活地穿梭、运用各种知识,包括现代物理学知识,同时也能精准切中提问者的 疑惑和问题的核心。有时,他并不会首接给出解答,而是留出适当的空间让学 人去自行领悟, 自己做自己的依归和明灯。细细地品尝他的每一句话,时常会 让人有一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舒畅感觉。

我很庆幸遇到师父(开怀居士)的佛法(解脱苦的方法)讲解以及有机缘 编辑本书。师父于 2014 年 2 月在百度贴吧以“重返兜率天 ”的网名开帖——【呕 心沥血】禅定坐禅实践概论 献给 2 吧所有真正的修行人。帖子先是系统讲述禅 定的修行方法与次第,即本书的第一册《禅定实践概论》,内容以修止为主; 后半部分重点讲述了修观智的方法并补充了修止的一些细节,即本书的第二册 《禅那诸要领与慧解脱》。从开帖到师父于 2017 年 3 月离开该帖,历时三年之久,该帖得到了许多佛 教、道教、玄学的修行者和爱好者的热烈欢迎并积极参与。其中,2014 年 2 月到 2016 年 3 月是最鼎盛、火热的时间。我是 2016 年底才有幸通过网友@ 的 介绍认识师父并且看到该帖的内容。我从师父的讲解中受益匪浅,深感稀有难 得,同时也希望其他有缘者也能够从中得到利益,不论他有没有信仰或者信仰 什么宗教,只要他希望从人生的苦恼中解脱出来,获得内心的宁静安乐。

于是, 我就发心将贴吧的内容整理、编辑,以便更多人能阅读到它。因为百度贴吧的原帖有部分内容己被删除,所以我在整理过程中参考了之 前网友整理的两个版本。有赖于网友的无私奉献,使得内容能够较为完整地保 留,因此本书应该看作是大家共同完成的。由于内容比较多,而且前后两个阶 段师父所讲述的主题有明显区分,于是就将贴吧内容辑录为两册(第一和第二 册)。在讲述止观修行方法的过程中, 网友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大部分问 题师父都应缘作答,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则进行了详尽的解释。

与主体内 容密切相关的问答,我将其留在主体内容的中间,作为补充和辅助;对于其他 问答,则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归类整理,放在最后一章。另外,我对 2020 年在 网络发布的《开怀传法录》以及其增补篇作了重新修编,为避免争议删除了涉 及道家和占卜算卦等内容,修编后作为本书的第三册,师父的佛法教学因此得 以完整呈现。第三册的内容来源于 QQ、博客、微信以及贴吧中前面两册未能收 录的少量内容,基本上是以问答的形式来展现的,零散开示和警句则集中放在 最后一章。众所周知,佛法修行有三门学问——戒学、定学、慧学。

师父曾在回答网 友关于不同法门的选择时,这样说到:“所有法门都是一个,因人们的无知或 者佛陀的善巧把它们分成很多个,所有都是形式,总结起来不外乎戒、定、慧。 你说哪个法门不是在讲戒定慧呢?一切弟子都因三种远离而成就:第一身离诸 恶行;第二心离五盖;第三身心因镇伏贪嗔而显慧,烧尽诸烦恼。 ”本书的内 容侧重在定学和慧学,二者合起来即是止观修行法门。躲避痛苦是人类的本能,人人都希望不经受痛苦,修禅定最初目的就是为 了屏蔽苦受,以此为目的和初衷,历史上人们开发出各种修定的手段。

定学(止 禅 samatha)方面的教学除了佛教之外,其他宗教、学派也是有的,包括中国的 道教,还有古印度的婆罗门教和众多外道学派,我们可以从各种途径接触到大 量相关书籍。历代留下关于禅定的文献虽多,但其内容都是艺术化的、现象化 的,所以我们很难根据经典做实践,这也是为什么说修炼需要师父指导的原因。本书旨在用世俗的、简单的、易于理解的、非艺术化的方式来阐述,这种方式 是稀有的,正如师父所言“这帖子的目的就是揉碎了来讲 ”。

本书慧学(观智 vipassana)方面的内容更可谓是“难值难见 ”了。在市面上或者常见的典籍中, 我们见不到用如此详细、严密的思辨来系统讲述观智的。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岂可不为将来早作预备!大道渊玄,佛理幽深, 欲得其真义,诚非易事,衷心希望此书对读者有所裨益。愿此书见闻者、参与 者,皆获无量智慧,烧尽诸烦恼,速得究竟解脱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