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行中的善恶问题
从经文上,我们可以了解到道心是善心,因为是正确的理论,所以不带个人偏见、情 绪,广泛适用。果心是果报心,也就是我们从理论中所受用的结果,又叫受用心。
这里大家会疑惑一些善恶的问题。其实我们理性一点,用纯理性的方式来理解善恶, 就会更加明朗。善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东西,而是各种善综合的一个现象,而且从善这个字 上咱们就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善良的意思,还有包括善于、利于的意思。
恶我们不应该首 白地说是恶,善应该是和不善对立,因此我们有善、不善、善于、不善于、利于、不利于 这样的概念。
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如果一件事物或者一个行为或者一个想法,是利于我 们实现诉求的,那它就是善于我们的或利于我们的。
假如一件事情、一个行为、一个想法 是不利于我们实现诉求的,那必然就是不善的。这样从根源上理解善与不善,大家就清楚 了。
人人都有自己的见地、价值观、诉求等等,因为有价值观的偏差,所以每个人善恶标 准不一样。
市面上大家都在谈论善恶是非,但是从根源上讲,如果一个人诉求是永久脱苦, 那么他发起的道心就是适用于让他永久脱苦的理论,所以就可以说是善心,这样的心利于 他自己。
那会不会利于别人呢?当然会的。要知道人是善变的动物,如果一个理论要广泛 适用于不断变化中的自己,那么一定会利于所有人。
因为我们完全无法保证自己有一天不 会变成别人,所以只有能完全适用于所有人的脱苦理论,才是终极的脱苦理论,才是追究 到底了的道。
究竟了的道心,那就是完整的出世方法,有这样的理论存在,这就是纯善。
我们可以不强迫不灌输每个人都有永恒脱苦的诉求,但是如果一旦别人产生的这样的诉求, 你就可以拿出完整的理论就摆在他面前,提供给他,让他任意取用。
这就是无尽的善心, 也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心。
在小乘架构里,它是让自己永恒脱苦的心,在大乘里,它是给一 切众生脱苦的心。
不管你修什么法都是共同的善心,在小乘中是道心,在大乘中是无量菩 提心,其实是同一个心。
好了废话就不多说了。以上说明,要不停前行的话,我们要道心和果心两个一起用。
先不管说证什么果,西种果都是一个表象,就是不退转、不退步。
如果要不退步,我们必 须随时审核我们所受用的境界,分析它是因为什么而来,同时印证我们的方法、理论是否 符合我们的核心诉求。
这样的话,理论和方法就不会偏差,我们受用的结果也就不会偏离 我们的终极诉求。于是不停前进!
说首白一点,一旦我们在修行中有什么问题或者现象出现,一定要仔细体验其中的苦乐得失,事后一定要理智地思考,这个现象中为什么苦?为什么乐?这个现象中我们有什 么所得吗?如果有,这是我们要的吗?
如果不是我们要的立刻抛弃,不要犹豫,这样才会 有新的境界出现,而不是停滞不前。下一节我再细细把入未来禅和人死亡时候的八个阶段体验细细分类讲一下(详见第西 章 禅定睡眠和死亡过程),补足前面一笔带过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