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基础篇
文章是讲得太快,理论多于实践的讲解,所以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打坐前热身的基本原 则,这样能帮助大家克服一点昏沉和不适感等等。
一、坐禅必要的辅助
1.不能吃太饱,也不能太饿。
2.环境要清静、安静,在不要被人打扰的时间最好。
3.服装要舒适柔软,首饰、手表、项链、手镯、戒指等负担的东西要取下。
4.一定要睡眠充足,这个相当重要!
5.一定要热身,可以压腿或拉伸全身各处的韧带,活动开筋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 因为久坐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昏沉。
6.坐下后不要急着开始,先活动颈部、肩部、胸部、腰部、的肌肉,促进放松, 避免自己不知情的肌肉紧张。
7.深呼吸,每次吸到满,闭气,闭到极限,再呼气。这是活动内在器官,调节内部血 液循环, 内循环好也是克服昏沉的一步。
8.姿势不要强求,双盘或各种均可,要舒适安稳,但是不可以过于舒适,不然容易身 心松懈,保持普通舒适就可以。
二、修行不断前进的动力上一次,我布置了作业, 问大家关于西果果位的问题。提这个问题我是有用意的。
为 什么呢?因为从大家的描述可以知道几个重点,那就是不退转。西种境界都有一个共同点, 叫做不退转,也就是一旦达到了就不会再退步,只会进步。具体原则大家自己查资料了解 就可以了,但我要拿出其中的重点来讲一下。修行中的重要动力就是道心与果心的互相推 动。学习这个作用是鉴于很多朋友都会提到,常常在某个境界就停住了,无法继续下去了, 没有进一步的成果了,或者说定在某个阶段很无聊,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所以这一段 有必要讲一下,以作为不停止的动力,推动大家继续深入。要知道,本文以脱苦作为缘起来讲解的。那么世间有苦,必然有苦,所以出世就是出离苦境。这就是最原初的动力,就是出世心,也就是最初的目标、 目的地。这个出世心有 两个层面来互相印证,才能使出世心符合脱苦的目的。这两个层面也叫做两种心,一个是 道心(maggacitta)一个是果心(phalacitta)。
1.道心的作用是指,断除(或永远地减弱)诸烦恼。我们可以更细致一点来看待,所 谓道心就是能消除或者永远减弱烦恼的心。但是我们己经明白,只有知而不惑、不执着才 可以永远地减弱烦恼,所以通俗一点来看,我们可以把道心理解成理论化目标,我们前进 的方向。广学智慧,深入辩证思考,我们才能知道一些不变的“真理 ”, 比如诸行无常, 凡事有生有灭,我们不该执着等等。这样的所知所想,这样的准则,是我们的道路,并用 我们的行为去贯彻理论,因此我们就会观察到第二种心——果心。
2.果心的作用是指,体验相符的道心所带来的某种程度解脱。所谓果心就是我们在道 路上的体验,也就是对理论实践后得到的验证。如果理论(道心)告诉我们一切不可执着, 并且我们原初的目的是脱离痛苦的感受,那么我们不同层次的执着就会给我们自身带来不 同程度的苦乐感觉。我们能印证,执着越轻我们的苦受越轻,我们放下执着会有一定程度 的解脱感。这种感受恰恰就能印证我们的道是否是符合我们追求的目标的道,所以就能印 证、扶正道心(理论)。
我们在禅定修行、生活追求中都可以用这二心来判断自己是否符合了自己的诉求, 以 此来判断自己是否走对了路。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有人打坐听见声音,有的人打坐看见 光彩画面,有的人有了出体等等感受,但是不知不觉停在了这个阶段,然后迷茫。这就是 没有二心双用的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们忘记了我们最初的目标、 目的地,我们 忘记了很多事情,仅仅是沉浸在了暂时的现象中,所以停住脚步不再前进。假如这时候果心起了作用,出定后咱们就会细细思考这些现象到底给我自己带来了什 么?是苦是乐?是好是坏?对于我们的追求有没有什么帮助?
我们可以通过果心(在这里 面的体验)来总结规律,判断是非,于是我们会得到结论。这样的现象(比如看见光,听 见声音,有晃动感)对我们实现目标有没有帮助?有是什么帮助呢?没有又是为什么呢?
于是我们可能会知道:哦,这些现象本身只是现象,可能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如果是这样 的话,那么我们失去的时候是会痛苦的。假如本身带来的就是痛苦,那么不符合我们的追 求,我们就应该舍弃它。
如何舍弃呢? 自然就是不要去理睬它,不要与他互动。所以前面文章讲了,禅相不可取,就是这个意思了。
你跟他玩什么呀?它能永远消除 或者减弱你的痛苦吗?如果不能,要它作甚?于是就会得到有用的结论:要抛弃它和为什 么要抛弃它(增长道心) 。
所以自然就会停止与这些现象、禅相的互动了,经历从有相到 离相的过程。我在这里提出这二心论,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不管有什么现象出现,我们都要好好去观 察分析这个现象, 以我们的果心(也就是受用心)体验后总结它的是非,从而得出进一步的理论,进一步的道路(道心) 。
就是这二心的相互攀援,我们的道路就会持续前进,不 停留在一些对自己诉求无意义的现象里。也是这二心就是我们的不退转心, 目标明确,果 心验证道心,道心带来进一步的受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