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合院沉浸在丝路文化交流月的余韵中,槐树的枝叶在微风里沙沙作响,仿佛还在诉说着那些热闹的故事。傻柱依旧每天在厨房钻研新菜式,案板上摆着用河西走廊经验改良的菜谱,灶台上“咕嘟咕嘟”炖着新研发的丝路风味汤羹。
这天午后,许大茂风风火火地冲进院子,手里挥舞着一封信,“都别忙乎了!看看这是什么!”众人围拢过来,只见信纸上印着醒目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组委会”字样。原来,西合院在河西走廊文化展示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关注,组委会邀请他们参与海上丝路沿线城市的文化交流活动,从广州出发,途经泉州、福州,最终抵达宁波,沿途展示丝路文化与老北京西合院特色。
“去海上丝路?这敢情好!”傻柱眼睛发亮,手里的锅铲都差点飞出去,“我正好研究了几道南方口味的菜,带上咱们的丝路风味,保准惊艳他们!”聋老太太颤巍巍地说:“我年轻时听老人讲过海上丝路的故事,那些大船载着丝绸瓷器,乘风破浪……如今咱们西合院也能跟着去走走,真是做梦都想不到。”
三大爷却皱起了眉头,推了推眼镜:“出去一趟可不是小事,吃喝拉撒都得花钱,能捞着啥好处?再说了,家里的事儿谁管?”秦淮茹耐心解释道:“三大爷,这是多好的机会啊!既能让更多人了解咱们西合院,也能把外面的文化带回来。家里的事儿咱们提前安排好,误不了。”一大爷易中海也点头赞同:“秦淮茹说得对,咱们西合院向来团结,这点困难难不倒咱们。”
经过一番商议,大家决定接受邀请。接下来的日子,西合院再次陷入忙碌。傻柱西处搜罗南方食材,研究粤菜、闽菜的烹饪技法,将其与丝路元素融合。他试着用泉州的桂圆、广州的煲汤手法,搭配从河西走廊带回来的香料,熬制出“丝路滋补汤”;还用宁波的年糕,结合敦煌的沙枣,制作出甜香软糯的“丝路年糕”。
许大茂则开始整理设备,为海上行程的拍摄做准备。他特意买了防水摄像机,还请教了懂航海的朋友,学习在船上拍摄的技巧。“这次一定要拍出海上丝路的壮阔,让所有人都看看,咱们西合院不光能走陆路,海路也照样行!”许大茂信心满满地说。
王奶奶翻出自己年轻时的苏绣作品,又找出一些适合海上主题的图案,准备在途中创作新的刺绣。她还教院里的孩子们用彩线绣帆船、海浪,“等咱们到了海上丝路的城市,就把这些作品送给当地的小朋友,也算结个善缘。”
出发前的那个晚上,西合院举行了一场饯行宴。傻柱端出拿手好菜,有改良版的“海鲜沙米焖饭”,还有用南方酱料烧制的“丝路红烧鱼”。许大茂播放了一段他提前制作的海上丝路预告片,画面里,波涛汹涌的大海、古老的商船、异域风情的城市依次闪过,看得众人热血沸腾。
“这一路肯定不容易,但我相信咱们西合院一定能行!”一大爷举起酒杯,“来,为咱们的海上丝路之旅干杯!”众人纷纷举杯,欢声笑语回荡在西合院上空。
几天后,西合院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广州的火车。车厢里,棒梗趴在窗边,兴奋地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妈,这是我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大海是不是真的像许叔说的那么大?”秦淮茹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到了你就知道了,比你想象的还要壮观。”
抵达广州后,迎接他们的是组委会热情的工作人员。“早就听说北京西合院的丝路故事,这次合作真是太期待了!”一位负责人握着一大爷的手说道。在广州的文化展示场地,傻柱的美食摊位最先吸引了众人目光。他现场制作“丝路海鲜粥”,将新鲜的虾蟹与沙米、敦煌香料一起熬煮,浓郁的香气引得路人纷纷驻足。一位广州本地的阿婆尝过后,竖起大拇指:“好食!好特别的味道,既有我们广东的鲜味,又有西北的豪爽!”
许大茂在场地中央支起银幕,播放着西合院在河西走廊的纪录片,同时穿插他拍摄的广州当地的丝路文化遗迹。当银幕上出现广州十三行的老照片与现代繁华港口的对比画面时,观众们发出阵阵惊叹。
王奶奶的刺绣展位前围满了人。她正在现场绣一幅“海上丝路图”,画面中,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扬起风帆,丝绸之路上的城市依次排列。一位外国游客看得入迷,当场提出要购买这幅作品。王奶奶微笑着摇头:“这是我准备送给海上丝路终点宁波博物馆的礼物,不过我可以教你刺绣,让这份文化在你手中传承。”
在泉州,西合院的展示与当地的闽南文化碰撞出别样火花。傻柱品尝了泉州的肉粽后大受启发,回去便用丝路食材改良,做出了“丝路风味肉粽”。他将祁连山的黄羊肉、敦煌的葡萄干包进粽子,再淋上特制的九层塔酱汁,独特的口味让当地居民赞不绝口。
许大茂则深入泉州的老街巷,拍摄了许多关于海上丝路的民间故事。他采访了一位制作仿古船模的老工匠,老人一边雕刻船模,一边讲述着祖辈们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传奇经历。这些珍贵的画面被收录进他的纪录片,为海上丝路的故事增添了更多人文色彩。
在福州,西合院与当地的非遗传承人进行了交流。王奶奶向福州软木画的师傅们学习雕刻技巧,回来后将其融入苏绣,创作出立体的丝路风情绣品。秦淮茹带着院里的妇女,与福州的油纸伞艺人合作,在伞面上绘制敦煌飞天与海上丝路的图案,这些精美的油纸伞成为了文化交流的独特纪念品。
随着行程推进,西合院在海上丝路沿线城市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到一处,都有当地的媒体前来采访,记录他们的文化交流故事。傻柱、许大茂、王奶奶等人俨然成了传播丝路文化的“明星”,但他们始终记得自己来自北京的西合院,那里是他们的根。
当一行人抵达宁波时,迎接他们的是一场盛大的文化交流晚会。傻柱端出精心准备的“宁波海鲜丝路宴”,有“雪菜沙米大黄鱼”“海苔丝路饼”等创新菜品;许大茂播放了完整的海上丝路纪录片,从西合院出发的场景到沿途的见闻,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王奶奶将绣好的“海上丝路图”赠送给宁波博物馆,馆长激动地说:“这幅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丝路文化交流的见证!”
晚会结束后,众人站在宁波的海边,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傻柱感慨道:“从河西走廊到海上丝路,咱们西合院走了这么远的路,把文化带到了这么多地方。”许大茂举起摄影机,将这一幕记录下来,“是啊,这还只是开始,以后咱们还要去更多的地方,让西合院的故事传遍世界!”
海风轻轻吹拂,带着咸咸的味道。西合院的丝路之旅仍在继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古老丝绸之路上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