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科举,上卷老爹下卷儿
寒门科举,上卷老爹下卷儿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寒门科举,上卷老爹下卷儿 > 第55章 拜见刘翰林

第55章 拜见刘翰林

加入书架
书名:
寒门科举,上卷老爹下卷儿
作者:
漠北舟
本章字数:
4538
更新时间:
2025-05-04

“你记住大哥的话,对你父亲就要拍马屁,给他拍舒服了,就不会挨揍挨骂了。何况,你现在读书很不错,他只会夸你。”

“好,下次我见到他,我会试试。”

下次见到?张耀祖心想,他在大哥那里待着舒服,想要他回家,等过节过年再说吧。

当天傍晚,顾随风便接到了周山长的话,让他明日跟着去刘家。

这事不能耽误,第二天一大早,顾随风换了一身新衣服,将自己收拾的利索,带上自己写的一篇诗词和一篇文章,同时带上了一个私货——大儿子顾楚宴。

顾楚宴如今开始正式学习西书五经了。

之前蒙学的那些,顾楚宴自己都学了两年多了。

基础算是扎实,西书五经接触起来,也是如鱼得水。

带上顾楚宴,是想让刘翰林看看他这个大儿子聪明不,可以培养不。

顾楚宴有些忐忑,他再沉稳,再聪明,也不过是八岁的稚子。

“爹,到时候,我该说啥?”

“不需要多说,跟着我做就行,还有,我让你写的诗词、文章都写好了吧,你别有心里压力,刘翰林若是看中你,愿意提点你学问,那是咱们赚了,若没看中,也没啥损失。”

顾楚宴深吸一口气,紧张感顿时降低了不少。

周山长带着顾随风,看了一眼顾楚宴,顾随风笑着介绍:“这是我大儿子,顾楚宴。”

“楚宴拜见山长!”顾楚宴非常有礼的拜见周山长。

周山长笑着扶起,“快起来,好孩子,长的真整齐,这孩子像你。”

顾随风,“像我吗?挺好!”

说真的,眉眼五官,顾楚宴比他精致多了,就好像小说中帅气的男主。

但虽然精致,却有着男子气息,并不娘气。

他自己照过镜子,不难看,但不精致,身上有着一股子痞气。

周山长在去刘府的路上,问了顾楚宴一些知识,点着头说甚好,最后看向顾随风,“你这大儿子,可以来县学读书啊,去学院考一下试即可。”

顾随风,“谢谢山长,这孩子还在打基础,等基础打的差不多了,我自然会送他去县学。”

“嗯,不错,到时候,你一定记得送来。”

周山长带着顾随风、顾楚宴,走进刘府。

刘府管家亲自来迎接,带他们进去。

“老大人,您越发精神好了。”周山长给刘翰林行了一礼。

虽然周山长地位不低,但人家可曾经是翰林,只是致仕了,不是没地位了。

他告老还乡了,但和朝廷中的联系还在,还有就是人家儿子还是知府呢。

年岁上,比周山长长了十岁,这样喊没问题。

刘翰林笑着搀扶,“你个老家伙,别来虚礼了,这就是你夸出花的年轻人?”

他看向顾随风,顾随风上前行礼,“晚辈参见老大人!”

顾楚宴同样跟着行礼。

“好了,别行礼了。这辈子给我行礼的人太多了,终于回家享清福,不想再受这些虚礼,都坐下。”

“咱们首奔主题,顾随风,你把你的诗词和文章拿给老夫看看。”

顾随风拿出自己的诗词和文章,诗词是他改编于唐朝诗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刘翰林拍案称好,“好一句‘若待龙泉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老夫本来就等着龙泉花开,出门看花呢。如今就如你所说‘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时候,其实也别有风味啊,走,咱们现在出去走走。”

龙泉,是泾县中的一处景色,到了春暖花开时节,全都是花,尤其是那一带山脉,更是花开似锦美不胜收。

等到出门,坐在马车中,刘翰林看了顾随风的文章,指点了一番,最后说:“文章不错,有理有据,有内容,若是再将基础扎实些更好。随风啊,你以后可要继续努力,天资不错,不可懈怠。你若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老夫。”

顾随风一喜,“是,晚辈一定努力。”

周山长真心为顾随风高兴,这是人家刘翰林答应指点顾随风了,若是以后有机会,就是拜刘翰林为老师都可能。

随即,顾随风将顾楚宴的诗词文章请刘翰林过目,刘翰林看过后,夸奖一番,“如此年龄,己经十分不错了,可能是学习时间太短,假以时日,定然不俗。”

没有说以后会指点顾楚宴,可能因为年龄小,看不好呢。

到了龙泉,因为还是早春,桃花、杏花、李子花、梨花等都还未开。

但青青小草生机勃勃,温暖潮湿地方有着野花倒是开了。

刘翰林六十多岁,精神抖擞,深深吸气,还有闲心做了一首诗词,在顾随风听来,虽然不错,但照那些名流千古的诗词还是有差距。

可能是因为科举越到后面,越是重视文章,诗词占比越来越少,甚至到了会试和殿试,都没有诗词了。

这是因为朝廷需要治世之才,而不是需要诗词大家。

但诗词差点不要紧,刘翰林能够以榜眼之身进入翰林院,并且成为侍讲学士,就不是简单的。

文章的造诣,以及读书的宽度不是一般人能比。

逛了一个时辰,刘翰林感觉到疲累,便坐车回去,送给顾随风几本书,“你将这些通读了,再看看有没有不懂的,不懂的来问我。”

顾随风看了看,很是激动,这是刘翰林自己做的西书五经注解,西书五经好买,普通注解也好买,但名家大儒的注解,几乎都收在世家大族那里。

刘翰林不说是大儒吧,但也是实打实考上榜眼的人。

他的注解同样千金难买。

回去路上,周山长激动的看向顾随风手里的书籍,非常羡慕。

却没有要来看,这是人家私人著作,可不能随便要来看,除非刘翰林让他看。

“随风,你一定全都看了,认真看,若是能够吃透,想必举人功名不在话下。”

顾随风也是这样想的,若是吃透了,自家的孩子、老爹,应该可以中个举人吧。

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他召集了三小只和张耀祖,“你们几个,以后都要好好的研读这几本书,不说别的,保你们考个举人。”

张耀祖眼神晶亮,“不保个进士当当吗?”

顾随风脚痒,想踹他,“你以为进士是大白菜吗?想当就能当?贤弟啊,进士可没那么好考的,三年就招收三百人,你想想,天下读书人多少啊,要是那么好考,也不需要寒窗苦读十几年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