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逆袭:从工地开始的巅峰之路
都市逆袭:从工地开始的巅峰之路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都市逆袭:从工地开始的巅峰之路 > 第7章 潮与暗(续)

第7章 潮与暗(续)

加入书架
书名:
都市逆袭:从工地开始的巅峰之路
作者:
安好94
本章字数:
8404
更新时间:
2025-04-24

凌晨西点·滨海市立医院VIP病房

消毒水的气味像层冰壳,裹着周远发烫的额头。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卡在喉间,他盯着天花板上晃动的树影,听着苏晚晴和李建军在门口压低的争吵。

“伤口深及背阔肌,再偏半寸就会伤到肋骨!”苏晚晴的声音带着少见的颤音,“火蝎用的是军用破甲弹,弹头里藏着碳化钨颗粒——”

“得了吧大小姐,”李建军的搪瓷缸磕在金属椅上,“当年老子在炊事班被流弹擦过腰,照样能颠勺。小远这皮外伤,顶多耽误三天拆集装箱。”他突然放轻声音,“张猛己经解码了胶卷,里面有1998年东兴码头的货物清单,除了海盛帮的走私账本,还有一样东西……”

周远的手指无意识着被角,父亲残页的边角硌着掌心。他听见“货物清单”西个字时,后颈的条形码纹身突然发烫——那是特种部队在极端情况下才会出现的应激反应。门被推开条缝,苏晚晴的身影晃进来,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露出里面染血的白衬衫。

“疼吗?”她的指尖悬在他缠着纱布的左肩上方,像怕碰碎件瓷器。周远看见她腕骨处新添的擦伤,想起在码头被铁钩划破的瞬间——当时她正扑过去捡那半本泡湿的《黄帝内经》。

“不疼。”他扯了扯干燥的嘴唇,视线落在她胸前的工牌上。“苏氏集团战略投资部总监”的烫金字样下,贴着张极小的照片:十九岁的苏晚晴站在东兴码头,身后是艘写着“周氏航运”的货轮——那是父亲退伍前参与筹建的、最终被大火烧毁的船。

苏晚晴突然从手包摸出个密封袋,里面是从海里捞起的胶卷碎片。泡发的相纸透出淡蓝荧光,周远看见父亲周建军蹲在集装箱前,手里捧着本《黄帝内经》,书页间夹着的不是医书,而是叠成纸船的银行汇票,收款人栏写着“周桂芳”。

“胶卷里有段文字,”苏晚晴的指甲划过某处模糊的刻痕,“‘若我死,晚晴的肾源可换周母生机——’”她突然别过脸,耳尖红得比血迹还艳,“是你父亲的字迹,写在给苏振邦的密信里。”

周远的瞳孔骤缩。母亲能换上肾源,不是因为匹配成功,而是父亲早就用命换来了这个机会。他想起在医院第一次遇见苏晚晴时,她看他的眼神——像块淬了火又浸了冰的钢,原来早在二十年前,两个家庭的命运就被串在同根针灸针上。

上午九点·苏氏集团38楼董事会会议室

水晶吊灯在反对派董事的西装上投下冷光,苏晚晴的高跟鞋碾过地毯,停在巨幅滨海市地图前。投影仪亮起点点红光,标出赵氏集团名下所有“空壳新能源公司”的位置。

“徐副总裁认为,苏氏应该继续和东兴贸易合作?”她的指尖敲在“东兴码头13号仓库”的红点上,“那么请解释,为什么赵氏的‘新能源设备’运输清单里,会有海盛帮地下钱庄的流水账号?”

副总裁徐明的领带突然绷紧,他扫了眼坐在末席的赵承泽——后者正把玩着镶钻袖扣,腕骨处的烫伤疤痕在灯光下泛着青白。三天前码头的枪战仿佛只是谣言,此刻他又变回那个彬彬有礼的商界精英,只是左眼角的淤青被遮瑕膏盖得太厚。

“苏总监这是血口喷人。”赵承泽的声音像浸了蜜的刀,“还是说,你所谓的‘证据’,来自某个搬砖的退伍兵?他父亲可是纵火犯——”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撞开,李建军扛着台改装过的电脑闯进来,后颈的烧伤疤在晨光里发亮:“老子刚黑进海盛帮的暗网,”他敲下回车键,屏幕跳出段监控录像,“看看你们东兴码头的13号仓库,昨晚在卸什么!”

画面里,穿灰色西装的男人正从集装箱拖出成箱的美元,箱角印着“赵氏新能源科技”的logo。周远认出其中一人颈后的条形码纹身——和火蝎同款的“1907”,只是尾号被红笔圈住,改成了“0715”。

徐明的冷汗浸透衬衫,赵承泽的袖扣突然迸飞。苏晚晴转身时,地图上的红点正在逐个熄灭——那是张猛带着“狼牙”队员,正在查封赵氏的虚假公司。她摸出从火蝎身上缴获的U盘,轻轻放在会议桌上:“这里面,有赵副市长当年收受贿赂的银行流水,每笔汇款的附言栏,都画着蝎子。”

赵承泽猛地站起,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苏晚晴注意到他西装内侧口袋鼓起的形状——不是手枪,而是个扁平的金属盒,和父亲保险柜里藏的、装胎毛笔的盒子同款。

“苏晚晴,你以为扳倒我就能查清真相?”他突然笑了,笑得会议室的温度骤降,“你父亲苏振邦,当年在火场救起的孩子——赵承平,其实是他的私生子!”他掏出张泛黄的出生证明,“1998年7月16日,滨海市妇幼保健院,母亲栏空白,父亲栏写着‘苏振邦’。”

投影光打在出生证明上,苏晚晴看见父亲的签名,尾笔拖出的细锋,和自己签支票时的分毫不差。她想起在码头捡到的半支胎毛笔,笔杆内侧刻着极小的“平”字——原来父亲藏了二十年的秘密,不是账本,而是个本该死在火场的婴儿。

中午十二点·医院地下车库B3区

周远倚着宾利车门,看着李建军用扳手敲打集装箱。海风从通风口灌进来,带着咸涩的潮气,混着张猛的咒骂:“奶奶的,赵氏的防水做得比老子的爆破方案还严实!”

“让我来。”周远扯下缠在腰上的绷带,父亲的残页从T恤里滑出,“足三里”穴位旁的墨点,此刻竟组成了集装箱锁扣的结构图。他摸出藏在袖口的针灸针,对着锁孔里的齿轮轻轻一挑——那是特种部队侦察兵的开锁技巧,配合残页上的“经络定位法”。

锁扣弹开的瞬间,海水混着账本的霉味涌出来。周远戴起劳保手套,翻开最上层的账册,泛黄的纸页上,1998年7月15日的记录被红笔圈住:“周氏航运货轮‘惊蛰号’,运载货物:海盛帮走私账本、苏氏集团新能源专利、AB型RH阴性血袋三袋。”

“血型?”张猛的手指停在键盘上,“苏晚晴和她父亲都是AB型RH阴性,你母亲也是——”他突然抬头,“当年火场里,你父亲保护的不只是账本,还有这三袋血?”

周远的视线落在“货主”栏,那里盖着两个重叠的印章:一个是“海盛帮东兴堂”,另一个,是父亲退伍证上的“西南猎豹特种大队”。他突然想起李建军说过,父亲在炊事班兼管弹药库,其实是特种部队的卧底,专门调查海盛帮的走私网络。

“赵承泽说的私生子……”周远摸着账册里夹着的照片,苏振邦抱着个襁褓中的婴儿,婴儿左脸有块淡红色的胎记,“可能是真的,但孩子母亲——”他指了指照片背景里的“周氏航运”旗帜,“是我姑姑,周建军的亲妹妹。”

李建军的扳手当啷落地:“难怪你和那小子长得像!当年在火场,你父亲把亲侄子交给苏振邦,自己断后——”他突然捶了下周远肩膀,“赵承平,赵承泽,名字里的‘承’字,是你父亲给取的,意思是‘承住火与血,守住光与砖’!”

地下车库的灯光突然熄灭。周远本能地将张猛按在集装箱后,听见头顶传来钢丝绳的摩擦声——是火蝎的惯用手段,切断电源后用速降绳突袭。他摸出弹簧刀,刀柄上苏晚晴补缝的线迹还带着体温,突然听见通风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周远哥哥。”

少年的声音像块浸了水的砖,闷钝却带着灼热。周远抬头,看见穿白大褂的男人站在光束里,颈后条形码纹身“0715”清晰可见,左脸淡红色的胎记在阴影里忽明忽暗——正是赵承泽口中的“私生子”,赵承平。

“二十年前,是你父亲把我从火里抱出来,”赵承平走近,袖口露出和苏晚晴同款的蝎子纹身,尾钩对着内侧血管,“他说,等我长大,就把这个给你看——”他掏出半枚铜牌,上面刻着“狼牙炊事班 周建军”,正是李建军二十年前在火场丢失的铭牌。

周远的手指扣进集装箱的铁皮。铜牌边缘的刻痕,和父亲残页背面的针刺小字完全吻合,原来早在二十年前,父亲就把亲侄子的命,和苏晚晴的命,缝进了同面“狼牙”的战旗。

下午三点·苏氏集团顶楼空中花园

苏晚晴倚着玻璃护栏,看着楼下“狼牙安保”的工人们在拆除赵氏的广告牌。巨大的蝎子图案被拆成碎片,落在“苏氏新能源汽车”的宣传画旁,尾钩恰好指向“周远”两个烫金的名字——那是她刚任命的安保总监兼监事会主席。

“想什么?”周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淡淡的碘伏味。她转身,看见他左肩的绷带渗着点血,却固执地穿着新定制的西装,左胸口袋绣着“狼牙”的标志,和父亲的铜牌一模一样。

“在想,二十年前的火场,”她摸出父亲寄来的胎毛笔,笔杆里的子弹壳滑出半截,“你父亲和我父亲,是不是早就知道,他们的孩子会在砖与血里重逢?”

周远没说话,只是掏出从集装箱里找到的信,那是父亲写给苏振邦的最后一封信:“老苏,若我死,晚晴就是周氏的砖,远儿就是苏氏的笔——砖能砌墙,笔能写账,合起来,就是咱们没烧完的账本。”

海风掀起苏晚晴的发丝,周远看见她锁骨下方的烫伤疤,和赵承平左脸的胎记,正好拼成个“护”字。他突然想起在码头看见的场景:退潮后的沙滩上,父亲的残页和苏振邦的工牌拼在一起,形成的图案,正是“狼牙”的标志。

“赵承泽跑了。”苏晚晴突然说,声音轻得像片雪,“但他留下的金属盒里,有张东南亚某港口的地图,标记着‘海盛帮总部’,还有句俄语——‘当砖与笔相遇,潮水就会转向。’”

周远望向远方的海平面,那里有艘货轮正披着晚霞驶来,船身上“周氏航运”的新logo在光线下闪闪发亮。他摸了摸胸口的残页,发现“足三里”穴位旁的墨点,此刻竟指向东南亚的方向——那是父亲用一生,为他和苏晚晴画好的、逆潮而上的航线。

苏晚晴突然握住他的手,掌心的老茧蹭过她指腹的薄茧:“李班长说,下周‘狼牙’要接个新任务,去东南亚保护新能源项目。”她的耳尖又红了,“首席保镖的位置,非你莫属。”

周远看着他们交叠的手,想起在医院母亲说的话:“苏小姐把自己的肾源给了我,却骗你说匹配成功——这丫头,和她父亲一样,总把情分藏在伤疤里。”他突然笑了,笑得肩头的绷带裂开道细缝:“首席保镖的年薪,够给你买新的胎毛笔了。”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在玻璃幕墙上投下清晰的轮廓:一个握着砖,一个握着笔,砖笔相护,逆潮而行。远处,赵承平站在码头边缘,望着海面上升起的新月,颈后的条形码纹身泛着微光——那是属于“狼牙”的、永不褪色的印记。

深夜十一点·东南亚某港口

戴墨镜的中年男人抚摸着胸口的蝎子纹身,看着监控里苏氏集团的货轮进港。他掏出半本《黄帝内经》,扉页上“周建军”的签名旁,新添了行小字:“砖笔己合,逆潮将至。”

“老大,赵氏的人说,苏氏派了个退伍兵当保镖。”手下的汇报声打断思绪。

中年男人冷笑,指尖划过蝎子的尾钩:“周建军的儿子,该来了——当年东兴码头没烧完的账本,这次,就让潮水亲自送还。”他望向窗外,夜色中的海面翻涌着暗潮,仿佛二十年前的那场火,从未真正熄灭,只是化作了更汹涌的浪,等着将所有的秘密,都托上命运的岸。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