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堕凡书凰劫篇
九霄堕凡书凰劫篇
当前位置:首页 > 幻言 > 九霄堕凡书凰劫篇 > 第二章·青铜人面祭

第二章·青铜人面祭

加入书架
书名:
九霄堕凡书凰劫篇
作者:
豆芽兒
本章字数:
4566
更新时间:
2025-04-22

在敦煌往东三百里的雅丹魔鬼城,苍茫与荒凉的地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令人窒息的画卷。这里的山丘如同巨人般伫立,浑然天成的雅丹地貌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古老的秘密。风卷起细沙,沙粒在空中舞动,发出低沉的呜咽声,仿佛在警告着闯入者:这里是一个被遗忘的地方,历史的痕迹在每一寸土地上都显得触目惊心。

城中青鸾使手腕间的焦尾琴弦第三次震颤时,雅丹魔鬼城的岩柱正往外渗出鎏金沙粒。

她足尖轻点被弱水啃噬出蜂窝状蚀纹的赭红色岩台,纵身跃上岩台高处。抬眼望去,只见一轮"月轮"卡在风蚀蘑菇岩那穹顶状的伞盖之下——哪里是什么皎洁月轮,分明是一尊用八万片冰棺碎片熔铸锻造的青铜人面像,在夜色中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右眼眼睑间洇开碎冰碴与金粉般的鎏金沙,细碎冰晶混着金沙在睫毛上凝结成棱柱状的光;左眼窝处深深楔入半截弑神戟的断裂戟刃,暗褐色锈迹如干涸的血迹攀附在戟身,刃口凝结的凤凰血己化作暗红晶石,唯有戟尖还悬着半滴未坠的血珠,将苏音的羽翎纹在尘土上洇出蜿蜒的痕。

"果然在这里......"

青鸾使扯开裹着冰碴的斗篷,露出脊背上与凌云同源的天罚烙印。三日前在九层塔废墟里拾到的《大般若涅槃经》残页突然自燃,灰烬在空中拼出残缺的星图——最亮的紫微星位置,正对应人面像眉心处的冰棺锁孔。她咬破指尖,将鎏金血珠弹向锁孔,沙地突然塌陷成旋涡,三百尊青铜仕女俑破土而出,每尊俑的裙裾褶皱里都嵌着冰棺残片。

---

当青鸾使将焦尾琴弦插入锁孔时,最近的仕女俑突然唱起《贺新凉》。这正是瑶池婚宴那日,她为凌九霄与凤昭音奏的贺婚曲。青铜的音色裹着冰棺碎片的颤音,震得雅丹地貌簌簌崩落。青鸾使触碰那尊抚琴俑的瞬间,俑身关节突然暴起鎏金血管,在她手背灼出"诛情"二字。

"青鸾姑姑,别来无恙?"

抚琴俑的面甲突然脱落,露出凤清歌被金线缝死的容颜。她指尖勾动,所有青铜俑的关节发出冰棺碰撞的脆响,鎏金血管突然暴起缠住青鸾使的脚踝。青鸾使挥袖震碎三尊俑像,却发现破碎的青铜内胆里蜷缩着凤族童尸——那些孩子心口插着焦尾琴弦,弦丝另一端没入沙地深处。

"你以为偷走焦尾琴弦,就能改写司命簿?"凤清歌的声音从每尊俑像胸腔内传出,"看看这些孩子,可都是你当年亲手选的祭品!"

青鸾使瞳孔骤缩。记忆如弱水倒灌:三百年前的血月夜,她确实将九十九名凤族童男童女送入冰棺阵眼。彼时天帝执起她的手说:"师姐,这是涅槃必需的香灰。"

--

青铜人面像的右眼突然淌下鎏金沙瀑。青鸾使被卷入沙流时,焦尾琴弦发出裂帛之音。再睁眼时己置身弱水镜渊——这里每一面水镜都映着不同时空。东侧镜中,少年天帝正将焦尾琴弦系在她的尾羽上;西侧镜里,垂死的书生把半块鸳鸯玉佩塞进她的手心里;而头顶的棱镜中,凌云正将弑神戟刺入苏音胸膛。

"你选真相,还是选他?"

凤清歌的声音从所有镜面传来。青鸾使看见书生的转世正被冰棺锁链拖向深渊,那半块玉佩突然与弑神戟残锋产生共鸣。她挥袖击碎东侧水镜,少年天帝的身影却从碎片中溢出:"师姐,你说情字最毒,可这满地的冰棺...不都是你的手笔吗?"

青鸾使割破掌心,以天罚之血在镜面画下往生符。符咒成型的刹那,所有水镜突然调转方向,映出她脊背烙印的真相——那些所谓的天罚咒文,实则是初代婚契被天帝篡改前的誓词。当最后一笔落下时,西侧镜中的书生残魂突然化作沙粒,融入弱水。

青鸾使将弑神戟残锋插入人面像左眼时,三百青铜俑突然跪地称臣。它们的胸腔裂开,涌出的不是机括齿轮,而是历代被炼成冰棺燃料的凤族童尸。青铜人面的嘴唇缓缓开合,吐出少年天帝的声音:

"师姐还记得吗?这祭坛是你我亲手所筑。"

人面像眉心的锁孔骤然沁出幽蓝弱水,水流如活物般蜿蜒着冲开石壁上凝结的青铜锈迹,露出墙体里嵌着的半方土坑——那被岁月镀成青灰色的祭坛底座,原是二十年前结拜时埋下合衾酒的土窖。坛口封泥早己崩解,取而代之的是冰裂纹的棺椁残片,碎冰在坛中融水表面载沉载浮,托起三张泛黄的宣纸碎页。本该盛着琥珀色酒液的陶坛里,漂浮的却是用朱砂勾边的婚契残章,每道褶皱里都渗着冰棺寒气,将墨色己褪成浅灰的"鸾九"二字,冻成了贴在水面上的月光。

青鸾使突然记起:鸾九是她未入天界时的本名,而"青鸾使"这个称号,正是天帝在她亲手献祭九十九个孩子后所赐。

---

焦尾琴弦在青鸾使手中寸寸崩断。每断一根,雅丹的赤色岩柱就多出一道冰棺裂痕。当第七根弦断裂时,青铜人面像轰然崩塌,露出地宫深处被金线缝在往生轮上的书生残魄。他的胸腔插着半块玉佩,与青鸾使怀中的残片恰好拼成完整的鸳鸯。

"用这个...活下去......"

青鸾使挖出自己脊背的天罚烙印。鎏金血渗入书生口中时,地宫坍缩成倒悬沙漏。最后一粒沙坠地前,她将青铜俑心口的冰棺碎片拼成星图——北斗第七星的方位,赫然指向苗疆十万大山的蛊池。

沙暴褪去时,细如齑粉的黄沙正从青铜祭坛的云雷纹残垣上簌簌滑落。青鸾使的羊脂白玉簪斜插在焦黑的祭台裂隙间,簪头那只振翅欲飞的青鸾鸟,翅羽上的鎏金纹路己被风沙磨得发白,唯有丹砂点睛的双目仍凝着三分未褪的灼色——左眼眼眶里,一粒被玄冰封存三百年的泪珠正泛起细碎的金芒。冰晶表面蛛网状的裂纹里渗出清泪,顺着鸟喙弧度聚成摇摇欲坠的水珠,将簪体倒映的碎云天光都浸得柔亮。冰壳融化时发出极轻的"咔嗒"声,混着远处驼铃的余韵,惊起几片粘在玉簪上的枯黄驼毛。当第一滴融水砸在祭台砖面,在焦痕间蜿蜒出银线般的水迹时,人们才发现那冰晶里竟封着半片残破的青丝,随水流浮动的姿态,恰似三百年前青鸾使转身时被剑气削落的鬓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