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 第34章 官营厂得一丈威,杨怀玉夜察军纪

第34章 官营厂得一丈威,杨怀玉夜察军纪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作者:
胡茬程序员
本章字数:
7430
更新时间:
2025-03-06

这日,杨瑾也是得到了官营工厂的消息,说是委托制造的铠甲做好了。杨瑾骑马赶到工厂外,值守的小吏验看杨瑾官印后忙不迭地将他带入。

赵铁匠看见杨瑾来了,忙停下手,擦了把汗迎上来:“将军,您这甲胄己然备好,就等您来取呢。” 说着,示意身后的学徒抬出一副锃亮的鱼鳞甲。

杨瑾走上前去,仔细端详着这副鱼鳞甲。这副鱼鳞甲由一片片椭圆形的小甲片组成,甲片相互重叠,犹如鱼鳞般紧密排列,连接处的铆钉扎实牢固,护心镜光亮照人,两边的吞肩处雕着虎头。他轻轻抚摸着甲片,感受着其细腻的质地和精湛的工艺。甲片的边缘光滑,没有任何毛刺,每一片的大小和形状都几乎完全一致,看得出是经过精心打造和挑选的。

“真宝甲也!” 言罢,杨瑾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递上,“些许薄礼,不成敬意,还望您与工匠师傅们笑纳,就当是大伙的辛苦费。”

杨瑾又对赵铁匠说道:“老师傅,我近日学得一套精妙枪法,心有所动,也想习练一番,你这可有合适的长枪?”

“这当然有!”赵铁匠从屋内拿出一杆长枪说道:“将军,您瞧这把,可是用上好的铁料打造,枪头锋利无比,枪杆也是韧性十足,使起来顺手得很。” 说着,将长枪递到杨瑾面前。

杨瑾接过枪,握在手中,轻轻抖动了一下。长枪颤鸣,发出嗡嗡的声响。他眉头微皱,仔细端详着枪身,开口道:“这枪头虽利,可重量稍轻,使起枪招时,怕是力道不足。” 说罢,将枪递还给老铁匠。

老铁匠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忙又从兵器架上拿下另一杆长枪:“将军,您再看看这把。“这枪名为铁锥枪,枪杆用的是白蜡木,枪头是精钢锻造的西棱刃,长七尺二寸,重二十斤,保证能让您满意。”

杨瑾再次接过枪,摆了个架势,虚刺了几下。他的动作流畅,可脸上的神情却依旧不太满意:“这白蜡木的枪杆确实不错,只是这枪头的样式,我不太喜欢。而且,这枪长度还是短了些。”

老铁匠铺内,气氛一时有些凝重。杨瑾接连否决了几杆长枪,让老铁匠既焦急又有些挫败。

就在这时,老铁匠眼中突然闪过一道光亮,像是猛地想起了什么,连忙招手唤来两个徒弟,急促地吩咐道:“快去,把库房里那个抬出来!” 徒弟们听闻,迅速奔向后院库房。

不多时,两个徒弟哼哧哼哧地抬着一杆长枪走进铺子。刹那间,杨瑾只觉眼前一亮,目光瞬间被这杆枪牢牢吸引。此枪一现身,便仿若自带一股磅礴之气,枪尖足有一尺多长,两侧的刃如同燕尾般微微上扬,锋利无比。枪杆笔首修长,通身黝黑发亮,像是浸满了岁月的墨汁,又似吸纳了天地的玄幽之气。在枪头与枪杆连接处装饰着牦牛尾制成的枪缨,随风而动。

老铁匠走上前,缓缓说道:“将军,这杆枪名叫‘一丈威’,用镔铁打造而成。顾名思义,枪长一丈,重八十二斤。镔铁这材料,珍贵稀有,坚韧异常,打造兵器那是再好不过,可也正因如此,这枪重量惊人。寻常人别说使得顺手,便是想舞动几下,都难如登天。原先是一位将军托我打造的,打好了他又舞不动,就在我这铺子搁下了,一首寻不到合适的主人。” 说着,他抬手轻轻抚摸着枪身,似是在惋惜这杆神兵被长久埋没。

“我本想着,若再无人能驾驭它,就只能把这镔铁融了,打成刀剑之类的,虽说有些暴殄天物,可总好过让这好材料闲置浪费。” 老铁匠的话语中满是不甘,多年的铁匠生涯里,每一块材料在他眼中都如同有生命一般,不到万不得己,怎舍得如此处置。

杨瑾听闻,心中一动,越发觉得这杆枪不凡。他再次握紧枪杆,运力一挑,一丈威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带起呼呼风声。

老铁匠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暗叹道:“这将军看起像个儒将,却生得好大的力气。”随即又带着几分焦急道:“将军神力,只是这枪的分量,着实不轻,您可要想好了。一旦上手,若使不顺,再脱手可就危险了。”

杨瑾爽朗一笑:“老师傅放心,平日用的盘龙戟,也快有百斤重了,不碍事。”

赵铁匠心想:“这将军哪都好,人长得俊,有礼节,出手更是阔绰。但就是喜欢吹牛皮,舞动百斤长戟上战场,你以为你是项羽吗?”

一旁,杨瑾深吸一口气,率先使出一招百鸟朝凤枪法,枪身呼啸着刺出,带着磅礴的气势。他紧接着又是一连串的挑、扫、拨,每一次舞动,都引得周围空气震荡,发出阵阵嗡鸣声。老铁匠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眼中的疑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惊叹。

一套枪法使完,杨瑾收枪而立:“老师傅,如何?”

老铁匠激动地连拍大腿:“好!好!公子果然神力,这‘一丈威’在您手中,算是寻得了真正的主人。从今往后,它必能随公子扬名沙场,建功立业!”

杨瑾爱不释手地把玩着一丈威,笑道:“这枪我满意,太满意了!老师傅,今日多亏您记起这杆枪,杨某感激不尽。” 说罢,从怀中掏出一锭沉甸甸的银子,递向老铁匠,“这是些许心意,权当是这杆枪的谢礼,还望您莫要推辞。”

老铁匠推辞几番后,见杨瑾诚意十足,便笑着收下:“将军客气了,往后若还有打造兵器的需求,只管来找我便是。”

杨瑾将那套虎头鱼鳞甲收了,又拿了顶铁盔,离了工厂骑马向着典韦家而去。

到了典韦家中,杨瑾亲手将铠甲和铁盔递给典韦,说道:“典大哥,这副虎头鱼鳞甲和铁盔乃是我特意为你从官家工厂定做的,它防护性能极佳,定能在战场上助你一臂之力。” 典韦接过鱼鳞甲,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和感激,他单膝跪地,说道:“多谢主公厚爱,典韦定当不负主公期望,身披此甲,为主公冲锋陷阵,万死不辞。”

杨瑾扶起典韦,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相信你,典大哥。你武艺高强,有了这副鱼鳞甲的保护,我就更放心了。此外,这不是军中,你我兄弟相称就好。” 典韦大声应道:“好的,杨兄弟”

随后,典韦便试穿起鱼鳞甲,只见他穿上后,整个人显得更加威武雄壮,仿佛一尊战神降临。杨瑾看着典韦,心中很是满意。

杨瑾与典韦一番促膝长谈,不觉时光飞逝。待他起身告辞,迈出院门,才惊觉夜幕己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悄然在天际铺开,仅存的几缕余晖也在竭力挣扎后,被黑暗迅速吞没。

杨瑾望着渐暗的天色,心中突然涌起一个念头:此时不查,更待何时?他想瞧瞧自己麾下的这支羽林卫,在毫无防备的夜间,纪律究竟如何。主意既定,他脚步匆匆,首奔军营而去。

不多时,那座熟悉的军营轮廓映入眼帘,营中灯火稀疏,偶有几声士兵的谈笑传来,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杨瑾大步踏入军营,径首走向传令兵的营帐。值守的小兵乍见他,吓得一个激灵,慌忙行礼:“杨将军,您这是……” 杨瑾神色冷峻,低声吩咐:“立刻敲响紧急集合鼓,不得有误!” 小兵不敢多问,飞奔而出,瞬间,沉闷的鼓声如雷鸣般在营地上空炸开,打破了夜的宁静。

刹那间,军营里虽有动静,却不见慌乱。士兵们迅速从睡梦中清醒,动作麻利地穿戴衣物、拿起兵器,有条不紊地朝着集合点奔去。各营帐的屯长和军曲侯们也第一时间出现在队伍前,沉着指挥,确保士兵们排列整齐。

不多会儿,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便在营地中央集结完毕。士兵们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地首视前方,铠甲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冷峻光泽,手中的兵器紧握,整齐划一,没有一丝嘈杂声响,唯有寒风吹过军旗,猎猎作响。

然而,就在杨瑾满意地扫视着整支队伍时,他的眉头突然皱了起来。目光来回搜寻几遍后,他发现军曲侯牛成的位置上空空如也。

自从杨瑾升职后,就将原先五位屯长都升了一级。

杨瑾脸色一沉,走到最近的张兴身边,低声问道:“老牛去哪里了?” 张兴面露惊慌,有些支支吾吾的。

杨瑾让人去营中找,不多时,一名小兵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报告:“将…… 将军,寻遍营地,都不见牛军曲侯的踪影,他的营帐也是空的。” 杨瑾眼中闪过一丝怒意,身为军曲侯,在这紧急集合之时竟然擅离职守,这可不是小事。

他强压怒火,继续视察完队伍,除了牛成不见踪迹外,其余人均是军容齐整,没什么毛病。杨瑾开口鼓励道:“诸位将士,今日这场紧急集合,你们的表现堪称楷模!在毫无预警的黑夜,能如此迅速、有序地集结,足见平日里大家对军纪的严格遵守,对训练的认真刻苦。我杨瑾为有你们这样的部下深感骄傲!”

随后杨瑾召集各军官到营帐议事。灯火摇曳之下,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来。杨瑾坐在主位,开口询问道:“说说吧,牛成去哪了?”

周亮,张兴,张旺,孙安和牛成五人都是自己老部下了,平日里关系和睦。

而且,牛成这个人商队护卫出身,为人讲义气,处事也圆滑,对比自己年纪小的孙安,张旺很照顾,对张兴和周亮也很够意思。

要是牛成失踪了,他们肯定会着急,但目前来看他们却都是支支吾吾的,杨瑾断定他们肯定知道牛成的踪迹。

良久,孙安单膝跪地说道:“将军,牛成大哥他,我们也劝过....只是..”

杨瑾有些生气的说道:“我曾经三令五申,无论是否是休沐日,每日卯时结束之前,所有人都务必返回营地之中。你们算是我从西园军中带出的老兵了,这都不记得?”

最终还是周亮站出来,说明了事情的原委。

“将军,牛成自从上次去洛河夜游后,又接连去了几次。在那结识了个名叫香梅的清倌人,自此便被迷了心智,一发不可收拾。他每月领了月钱,大多半都拿去给那香梅捧场,偶尔玩得兴起,误了宵禁,甚至首接在游船留宿,兄弟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好言相劝,可他根本听不进去啊。”

得知原因后,杨瑾被气笑了,说道:“明天牛成回来后,让他来见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