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 第23章 庆升职杨瑾请客,十常侍密除何进

第23章 庆升职杨瑾请客,十常侍密除何进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作者:
胡茬程序员
本章字数:
6824
更新时间:
2025-03-06

陈琳瞧见何进正和袁绍凑在一起,商议着要召集天下各路兵马前来京城勤王之事。他心头一紧,急忙迈步上前,拱手施礼后开口说道:“大人,英雄相聚,各怀心思。如此行事,非但难以成功,反而会引发祸端,导致局势大乱啊!”

何进斜眼瞥了一下陈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嘲讽地回应道:“哼,此乃懦夫之见!”

站在一旁的曹操见状,也忍不住出言相劝:“此事其实只需交由一名狱吏去处理便已足够,又何须大费周章地召唤外部兵马进入京城呢?况且若是想要将他们尽数诛杀,消息必然走漏,届时恐怕会适得其反啊。”

然而,何进对于曹操的劝告同样不以为意,他眯起眼睛,冷笑着讥讽道:“哈哈,孟德啊孟德,你莫不是因为自己身为宦官之后,所以在此刻动了私心吧!”说罢,还发出一阵肆无忌惮的大笑声。

曹操见自己好心相劝却被嘲讽,心中恼怒,喊道:“乱天下者,何进也!” ,随即离席而去。

在场众人眼见何进心意已决,深知再多的劝谏也是徒劳无功,无奈之下只能纷纷摇头叹息,然后各自散去。

再说杨瑾,得了司隶校尉后,先提拔了自己手下几位屯长,又写奏折申请外调,却没回应。杨瑾也释然了,新军初立,朝廷各种明争暗斗不止,哪有空管自己的调令。

几天后,到了休沐日,杨瑾觉得自己升职了,也该出去庆祝一番。一早他准备了些礼品送到大将军府上后,对孙安等人说道:“今日我做东,请大家去洛阳城内放松下。”

一上午在城内逛了逛,中午杨瑾将手下五人带到了味香楼。那个小二眼尖,认出来杨瑾,赶忙迎了上来,满脸堆笑:“哟,这位爷,您里边儿请!楼上有雅座给您留着呢。”

雅座内,窗明几净,桌上铺着洁净的蓝布,摆放着精致的碗筷与细腻的白瓷茶壶。杨瑾抬手示意手下们入座,自己则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笑道:“兄弟们,近日辛苦,咱今儿个在这味香楼好好犒劳犒劳大伙。”六个人都是武人,胃口大,杨瑾点了十二道菜。

孙安,牛成等人也是对杨瑾道谢,又恭喜杨瑾升职。

众人说话间,酒菜端了上来。首当其冲的是一道招牌烤鸭,鸭皮烤得金黄酥脆,油亮放光,在烛光下仿若琉璃般。一刀切下,“滋滋” 声响,那香气瞬间四溢开来,直钻鼻腔。

紧接着,清蒸鲤鱼上桌,鱼身完整,点缀着葱姜丝,淋上热油后,“嗞啦” 一声,鲜香之气扑鼻而来,鱼肉嫩滑洁白,入口即化。

张兴夹起来一块烤鸭,放入口中,轻轻一咬,鸭皮瞬间在齿间爆开,油脂的醇厚与鸭肉的鲜嫩完美融合,他不禁瞪大了眼睛,含糊不清地赞叹:“将军,这味儿绝了!往日里,哪尝过这般美味,这皮酥肉嫩的,咬下去满口香。”

孙安夹起一筷子鱼肉,送入口中,鱼肉入口即化,他一边点头,一边竖起大拇指:“这鱼更是了得!您瞧这鱼肉真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边吃边赞。杨瑾看着手下们满意着大快朵颐的模样,心中高兴,嘴角也泛起笑意,举起酒杯:“大伙敞开了吃,今日定要尽兴!” 说罢,仰头一饮而尽。

饭后,杨瑾兴致勃勃地带着几个人一同前往洛河夜游。

这几个人都是第一次来到这样繁华热闹的场所,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兴奋。杨瑾看着他们新奇的表情,笑着提醒道:“各位兄弟,这斗鸡表演咱们看看也就罢了。诸位每月辛苦得才得了月俸,可千万不要去赌钱啊!”众人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会听从他的劝告。

夜色渐深,游玩结束后,杨瑾贴心地为大家安排好了在船上住宿。就在这时,一名小厮鬼鬼祟祟地凑过来,指着身后几位女子,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询问他们是否需要船上的民妓来陪伴。

听到这话,杨瑾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表示拒绝。而一旁的周亮和张兴也赶忙摆手说道:“我们可是有家室的人,就不用了。”说完,两人站在了杨瑾身旁。

张旺和孙安则显得有些害羞,他们红着脸默默地走到了角落里,似乎想要避开这个话题。

然而,牛成却与其他人不同,只见他双眼放光,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渴望之情,身体不自觉地向前挪动着,显然对那小厮所说的民妓颇感兴趣。

杨瑾敏锐地察觉到牛成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小厮身后的民妓,身体微微前倾,一副蠢蠢欲动想要上前的模样。

杨瑾见状,嘴角微扬,将刚刚游船上新买的折扇一展,将其横在了牛成眼前,恰好挡住了牛成望向那民妓的视线。随后,杨瑾一边轻摇着扇子,一边笑着调侃道:“哈哈哈,我说老牛啊!你之前不是信誓旦旦地说要努力攒钱回老家娶个漂亮婆娘嘛,怎么这会儿见到美女就按捺不住啦?难不成你打算把辛苦积攒下来的钱财都花在这。”

牛成被杨瑾这么一说,顿时闹了个大红脸,脸上露出一丝尴尬而又不好意思的笑容。他挠了挠头,结结巴巴地解释道:“我……我就是随便看看,没别的意思……嘿嘿嘿。”

周亮、张兴等人听到他们二人的对话,也纷纷哄堂大笑起来。

与此同时,在皇宫深处一座宫殿内,烛火明明暗暗,映照一张张阴鸷的脸。他们悄然而聚,门窗紧闭,厚重的帷幔层层垂下,屋内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张让,作为十常侍之首,此刻正坐在首位。虽然张让身形瘦小,却散发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气场。他的双手交叠在袖中,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发出细微的 “哒哒” 声,每一下都似敲在众人的心尖。赵忠坐在他身旁,眉头紧锁,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忧虑,时不时地望向门口,仿佛生怕有人偷听。

良久张让开口道:“诸位,听闻那何进已召集外地军队入京,似有大动作。

“此何进之谋也;我等不先下手,皆灭族矣。” 段珪霍然起身,声音尖细却透着无比的狠厉。他的眼中闪烁着凶光,平日里谄媚的面容此刻扭曲得仿若夜叉,额头上青筋暴起。

赵忠也跟着起身,来回踱步,急得直搓手:“这可如何是好?何进那厮分明是想将咱们赶尽杀绝,咱们在这宫中多年,苦心经营,怎能就这么坐以待毙?”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脚步慌乱,踢到了凳脚也浑然不觉。

其他几位常侍也纷纷附和,有的面露绝望之色;有的咬牙切齿,握紧双拳。

蹇硕虽已身死,可如今这灭顶之灾又横亘在前,一旦外地军队入京,自己等人将毫无还手之力。

“必须得想个法子,先除了何进,绝不能让他得逞。” 张让重新坐回椅子,双手抱头,极力思索着对策。屋内一时陷入死寂,只有烛火的 “噼啪” 声和众人急促的呼吸声交织。良久,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压低声音,将心中计划缓缓道出。

计议已定,张让深知必须争取何太后这一关键助力,遂带着几位常侍,匆匆赶往太后寝宫。

入得殿内,众人纳头便拜,张让哭哭啼啼地启奏:“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 那声音尖利凄惨,仿佛受了莫大的冤屈。

何太后端坐凤榻之上,本都要睡了,她黛眉微蹙,缓缓开口:“你们去大将军府上谢罪,说说好话。” 言罢,轻轻挥了挥手,似想就此打发他们。

张让听闻,猛地抬起头,脸上涕泪横流,却仍透着一股决绝:“若到将军府上,我等必死无葬身之地。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下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 说罢,连连磕头,砰砰作响,额头上瞬间红肿一片。

何太后见此情景,心中一软,终是决定降诏。她轻唤身旁宫女:“明日送诏书送至大将军府,宣大将军入宫。” 又对张让等人说道:“都退下吧,哀家倦了。”

张让等人领命退去,眼中则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狠,他们知道,何进一旦入宫,便踏入了他们精心布置的生死局,只待收网时刻,便能将这心腹大患一举铲除。

次日,消息传到了大将军府,众人听闻太后降诏,顿时议论纷纷。

何进觉得只是自己妹妹有事找自己,当即就要起身进宫。

陈琳心急如焚,抢步上前,拉住何进的衣袖,谏曰:“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

何进却一脸淡然,一下甩开陈琳的手,满不在乎地回应:“太后诏我,有何祸事?” 言罢,还整了整衣冠,似要以最威严的姿态入宫面圣。

袁绍见状,也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地劝道:“我怀疑谋事已露,将军仍欲入宫?”

曹操在一旁微微摇头,他眼神深邃,声音沉稳,开口建言:“可先召十常侍出宫,然后可入。”

何进听了,不禁笑出声来,笑声中满是轻蔑:“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 他昂首挺胸,双手背在身后,那自信满满的模样仿佛世间再无他畏惧之物。

袁绍见何进执意要去,心中无奈,却仍不放弃劝阻:“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 说罢,他转头看向曹操,二人对视一眼,达成默契。

于是,袁绍、曹操迅速行动,各选精兵五百。一时间,府外甲士林立,刀光闪耀。而何进却依旧气定神闲,浑然不知自己即将踏入的是怎样一个危机四伏的生死局,坐着轿子向着皇宫而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