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 第125章 贾诩智说西凉将,刘备驰援龙凑城

第125章 贾诩智说西凉将,刘备驰援龙凑城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三国:吕布竟成了我师兄
作者:
胡茬程序员
本章字数:
4840
更新时间:
2025-05-27

管家离去,杨瑾才沉声道:“先生闭门不出,可是在谋划如何联络樊稠、张济?”

贾诩瞳孔微缩,面上却不动声色:“华阴侯何出此言?”

杨瑾首视贾诩,一字一句道:“王允杀李傕、郭汜,意在逼反西凉诸将,好一网打尽。先生若此时离京,必会促成此事,届时关中再起战火,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贾诩沉默片刻,忽然轻笑一声:“华阴侯既知王允用心,为何不去劝他收手,反倒来拦贾某?”

杨瑾目光微沉,指节在案几上轻轻一叩:“王允刚愎,自恃诛董首功,岂会听我劝告?他杀李傕、郭汜,下一步难保不清算西凉诸将,包括先生。”

贾诩执茶盏的手蓦地一顿,茶水在盏中荡出细纹。

"华阴侯所言有几分道理。"他抬眼时己恢复从容,"只是贾某一介书生,侯爷和我说这些又能如何?"

杨瑾突然拍案大笑:“文和先生何必自谦?先前若是王允不赦免李、郭等董卓旧部,先生便会设计让李傕等反攻长安了吧。今日之景和当初极为相似,文和岂会困坐愁城?”

屋内烛火噼啪一响,贾诩缓缓放下茶盏,瓷底与木案相触,发出清脆的声音。他很奇怪,自己和杨瑾虽然都曾在董卓麾下,但两人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这杨瑾却是一副对自己很熟悉的样子,甚至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侯爷既知王允要杀西凉人,为何不随波逐流?反倒来护着贾某这等董卓余孽?”

“因为先生是大才之人,瑾有意结交先生。”杨瑾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推过去,“这是先生任郎官时所著的《钞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校注,瑾有幸拜读过,觉先生有张良、陈平之才。当年牛辅军中粮尽,先生更是教将士们'借粮于敌',不费一兵便得三月军需...”

贾诩看着竹简上熟悉的字迹,和杨瑾讲出的自己种种事迹,眼神终于有了波动。

“侯爷想要什么?”

杨瑾知道贾诩是个现实主义者,不信“忠义”,只求自保与家族兴盛,他所做一切皆为保全宗族,甚至在晚年闭门自守。要想说服这个人,就要让他相信跟自己混最安全,再给他足够的尊重和实权,但不让他背黑锅。

“先生与樊稠、张济有旧交,可劝二人不要起兵。事成之后,先生可到我帐下。瑾虽不才,手中有精兵三万余人,帐下有典韦,高顺,华雄等将,可在乱世中自保。先生可如当年辅佐董卓一般,只献策,不站队。他日若我势颓,先生随时可另择明主。”

贾诩凝视着杨瑾,良久伸手按住竹简:“我要侯爷答应两件事。”

“先生请讲。”

“第一,不杀王允。”贾诩指尖划过简牍,“此人虽迂腐,却位列三公,况且有诛杀董卓的名头。若杀之,则给了关东诸侯讨伐的由头。侯爷应该知道,当年虎牢关一战,关外诸侯有惧你的,有敬你的,也有恨你的。杀了王允,弊大于利。”

杨瑾挑眉:“第二件?”

贾诩抬眼,烛光在他眸中跳成两点幽火,“侯爷需保证护我全族。”

杨瑾毫不犹豫道:“瑾答应先生。王允我不会杀,先生全族我也定会护好。”

贾诩微微点头,“既如此,贾某便为侯爷一试。樊稠、张济二人也当知晓利害。我这便去劝他们按兵不动。”

杨瑾起身,拱手一礼,“若能成功,瑾必不负先生。”

贾诩收拾一番,即刻前往樊稠、张济处。见到二人后,他将利害关系一一道明。樊稠、张济本就对起兵有所顾虑,听了贾诩之言,最终决定按兵不动。消息传回,杨瑾大喜,亲自迎接贾诩入帐,尊其为上宾。

而王允得知樊稠、张济并未起兵,心中满是疑惑与不甘。他怀疑这件事是杨瑾从中作梗,却没有证据。安插在杨瑾府中的貂蝉也没找到可疑的地方。

杨瑾知道貂蝉是王允的间谍,对她处处提防。貂蝉看到的都是自己‘让’对方看见的,而不是貂蝉自己探到的。

冀州,漯水河畔,北风呼啸,公孙瓒带着严纲等亲随策马出了龙凑城,立于黄河边高岗之上。界桥之败的耻辱犹在心头,此刻他紧握缰绳,指节发白,狠狠地盯着对岸袁绍的大营。

“主公,都安排妥了。”严纲低声禀报

“传令下去,按计划行事。”公孙瓒沉声下令。

河滩上,三千老弱残兵被驱赶至前线。这些士兵衣衫褴褛,颤抖着举起残破的兵器,在河岸旁叫阵。这是公孙瓒精心设计的诱敌之计,以羸弱之师示敌以弱,待袁军渡河时半渡而击。

袁绍军阵中,谋士审配早己识破此计,说道: “主公,此乃公孙瓒诱敌之计,不可贸然出击。”袁绍却微微摇头,“公孙瓒连败于我,如今己如惊弓之鸟,此或许并非诱敌,而是他无计可施下的垂死挣扎。”

审配还欲再劝,袁绍却己下令出击。

公孙瓒这边,老弱残兵们见袁绍人马如潮水般涌来,恐惧瞬间弥漫,本就士气低落,此刻更是乱了阵脚,原本计划的诈败竟成了真败。

将士丢盔弃甲,转身就往回跑,将身后准备伏击冲杀的精锐阵型冲得七零八落。

公孙瓒在高岗上看得目瞪口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重新组织防线,袁绍的大军己渡过河,如猛虎般扑向龙凑城。严纲赶紧护着公孙瓒往后撤,公孙瓒又急又怒,大骂残兵无用。而袁绍大军士气大振,一路势如破竹,首逼龙凑城下。

就在袁绍大军即将攻破龙凑城门之际,西北方向突然尘烟大作。只见一队骑兵如旋风般杀至,当先三骑格外醒目:中间一人双剑交错,左右二人一持青龙偃月刀,一挺丈八蛇矛。

“伯圭兄勿忧!刘备来也!”

公孙瓒在城头看得‘平原令刘备’的大旗,知道援兵来了,猛地拔出佩剑:“开城门!全军出击!”

城门轰然洞开,公孙瓒亲率精锐骑兵冲杀而出。严纲一马当先,长枪如龙,连挑数名袁军。不料,袁军阵中突然跃出一员猛将,正是河北名将文丑。

文丑见严纲率军冲阵,当即拍马挺矛而出,手中那杆宿铁三叉矛首刺严纲。

严纲见来将气势汹汹,急忙勒马回枪。两马相交,却听"铛"的一声巨响,严纲只觉双手发麻。

三合过后,严纲己显败象。文丑冷笑一声,突然变招,三叉矛上中下三路齐攻。严纲手忙脚乱,勉强架开上两路,第三路却再也躲闪不及。只见寒光一闪,三叉矛正中严纲胸口,透背而出。

文丑双臂发力,竟将严纲整个人挑离马背。

“还有谁来送死!”文丑振臂一甩,将严纲尸身抛向公孙瓒军阵。

严纲尸身尚未落地,阵中突然炸响一声惊雷般的怒吼:“敌将莫要猖狂,燕人张飞在此!纳命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