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初六,正值天贶节。民间传说此日乃天赐福泽之日,然而在盖平县,阴霾却始终笼罩着这片土地,八国联军的铁蹄肆意践踏,俄国兵的身影在街巷中横行无忌,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关帝庙偏殿,气氛压抑而紧张。关公像高高矗立,那刀尖上却挂着半截俄国军裤,仿佛在诉说着一场无声的抗争。义和团大师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紧紧盯着王晓岚手里的鸳鸯板,眼角不自觉地抽搐了几下。
“王秀才,你管这叫军事布防图?”大师兄抖着那张写满“长”字的黄纸,语气中满是怀疑。
王晓岚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把快板“啪”地一打,清脆的声响在偏殿中回荡:“听好了——”
“长(g)长(zhǎng)长(g),毛子慌,东门三更梆子响。长(zhǎng)长(g)长(zhǎng),火药香,南街豆腐配砒霜……”
王晓岚手中的浸了辣椒水的快板挥舞着,仿佛是指挥千军万马的令旗。旁边,一个用《金瓶梅》包着的火药配方静静躺在桌上,散发着神秘的气息。还有那俄国间谍掉落的假辫子,随意地扔在角落里,像是一个无声的嘲讽。
随着王晓岚富有节奏的说唱,大师兄也不自觉地跟着节奏跺脚。顿时,房梁上的灰簌簌落下。原来,房梁上藏着三个偷听的俄国探子,他们瞪大了眼睛,竖起耳朵,试图从这奇怪的快板声中破解出有用的情报。
夜市里,灯火阑珊。王晓岚穿着破旧的衣衫,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边卖唱边往煎饼里塞密信。他灵活地转着快板,绕到煎饼摊前,突然压低声音对摊主说道:“三长两短是炸粮仓……”
这时,县太爷的小妾摇曳着身姿走来,她随手扔出的铜钱,不偏不倚地砸中了一个俄国间谍的眼睛。那间谍“嗷”地一声惨叫,捂着眼睛在原地打转。王晓岚的快板也在慌乱中甩飞出去,正中苟师爷的裤裆。苟师爷“哎呀”一声,脸色瞬间变得通红,双手捂住,跳起老高。而煎饼摊主则一脸茫然,把密信和甜面酱一起卷进了煎饼。
俄国人抢过煎饼咬下,突然泪流满面。原来,王晓岚在辣酱里掺了巴豆粉。那辛辣和巴豆的双重刺激,让他们的肠胃顿时翻江倒海,纷纷捂着肚子蹲在地上。
澡堂里,热气腾腾。俄国武官泡在浴池里,脸色涨得通红,用中文大声喊着:“我要举报!他用快板洗脑!”
王晓岚光着膀子,浑身散发着热气,把快板敲出进行曲的节奏:“最后一招——”
“长(zhǎng)长(zhǎng)长(g),爷最狂,澡堂滑倒砸裤裆……”
话音刚落,“哧溜”一声,俄国人集体在皂角水上摔成叠罗汉。最下面的武官惨叫:“我的‘契科夫’!”原来,他珍藏的鼻烟壶被压碎了。那鼻烟壶碎片在水中闪烁着,仿佛是俄国侵略者狼狈的写照。
三个月后,北京茶馆里热闹非凡。最火的快板书叫《十八长字灭洋鬼》,人们围坐在一起,听得哈哈大笑,拍手称快。而俄国使馆档案多了一条:“警惕中国说唱武器。”
“杀敌何须刀剑,一段贯口全送走。”这句出自《余生诗集·曲艺篇》的金句,在民间广为流传。它不仅是对王晓岚等人智慧和勇气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人民不屈精神的歌颂。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不同的人物线也在悄然交织。豆腐张把火药配方当成了新豆腐卤水秘方,整天在作坊里鼓捣着,嘴里还嘟囔着:“这配方做出的豆腐,肯定与众不同。”苟师爷发现快板上刻着知县七房姨太的丑事,他眼睛瞪得像铜铃,心里打着坏主意,想着如何利用这个把柄谋取私利。俄国间谍误将“三长两短”记成中国新型火炮型号,回去后向上级报告,搞得俄国军队人心惶惶,加强了对所谓“新型火炮”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