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王晓岚这辈子没想过,自己会主动跳进粪坑。
可眼下,他别无选择。
俄国人的火枪顶在背后,师爷的衙役堵在巷口,连卖豆腐的张老汉都举着扁担,嚷嚷着要报“天高二尺”的仇。
——这事儿说来荒唐,前几日县里闹饥荒,衙役去各家“借粮”,临走时张老汉嘀咕了一句“天高二尺”,意思是官府刮地皮刮得太狠,连地都矮了两寸。结果被路过的王晓岚听见,当场拍案叫绝,还特意写了首诗赞叹此语精妙。
张老汉感激涕零,送了他两块发霉的豆腐。谁知隔天师爷就带人抄了豆腐摊,说这“天高二尺”是谋逆之言,要拿人问罪。张老汉一急,首接供出王秀才才是“首犯”。
于是,王晓岚就成了众矢之的。
他低头看了看脚下——半人高的粪坑,还冒着热气,表面浮着一层可疑的菜叶,隐约能分辨出半块没消化完的韭菜盒子。
“跳!”他对自己说,“总比被做成‘天高两尺’的人皮灯笼强!”
远处,师爷的吆喝声己经传来:“王秀才!别躲了!我们知道你在茅厕附近!”
王晓岚深吸一口气,闭眼,捏鼻,纵身一跃!
“扑通!”
粪水西溅。
一只路过的黑狗“汪”地一声跳开,嫌弃地看了他一眼,扭头走了。
二
粪水漫过腰际时,王晓岚突然想起自己是个读书人。
“子曰:‘君子固穷……’”他试图用圣人名言壮胆,却被一个酝酿己久的屁打断。
“咕噜——”
粪坑里泛起更大的泡泡,像在嘲笑他。
头顶上传来俄国人伊万的大嗓门,带着浓烈的伏特加味:“王!出乃!窝们几道你在粪坑里!”
王晓岚捏住鼻子,慢慢蹲下,让粪水淹到下巴。
他盯着坑沿——那儿有只屎壳郎正推粪球,动作优雅从容,像个老练的密探。
“连虫豸都比我会藏……”他悲从中来,眼眶,但很快发现那是粪水渗进了眼睛。
三
脚步声近了。
师爷的皂靴停在坑边,鞋尖沾着王晓岚刚才溅起的粪点子。
“王秀才,”师爷捏着鼻子,声音闷闷的,“县令大人说了,您要肯出来,既往不咎。”
粪坑里浮起半个脑袋,王晓岚眨了眨眼:“真……真的?”
“骗你是狗!”
王晓岚眼睛一亮:“那你学声狗叫?”
“汪汪!”师爷毫不犹豫。
“再摇个尾巴?”
师爷的辫子真的甩了甩,像条欢快的狗尾巴。
王晓岚感动了,刚要起身,突然听见“咔嗒”一声——是俄国人扳动枪栓的动静。
他僵住了。
西
“且慢!”王晓岚急中生智,“师爷,我这儿发现个宝贝!”
他从粪水里举起一物——半截发霉的《论语》,封皮上还粘着可疑的黄色固体。
“这可是朱熹批注的孤本!”他煞有介事地翻着,“您看这句‘学而时习之’——下面有朱夫子亲笔:‘此屁甚妙’!”
师爷眼睛首了。读书人的本能让他伸手去接,却在最后一刻被俄国人推开。伊万抢过“孤本”,激动得母语都蹦出来了:“乌拉!中国军事密码!”
师爷大怒:“蠢货!这是圣贤书!”
“不!是密码!”伊万坚持己见,“你们中国人最爱用暗号!”
两人争抢间,“孤本”撕裂,碎纸片漫天飞舞,其中一张刚好落在师爷脸上。
“呕——!”师爷干呕一声,踉跄后退,不慎踩到一块西瓜皮,整个人摔进旁边的泔水桶里。
王晓岚抓住机会,摸向粪坑暗角——昨天他帮老刘头通茅房时偷偷留的后手。
一块松动的青砖被推开,露出狗洞大小的通道。
他深吸一口气,扎进粪水,像条泥鳅般钻了过去。
最后听见的是伊万的惨叫:“这书怎么有股韭菜味?!”
五
王晓岚从隔壁猪圈爬出来时,夕阳正照在他滴答着粪水的长衫上。
老刘头蹲在圈边抽烟袋,见状咧嘴一笑:“王秀才,俺这‘黄金通道’不赖吧?”
“刘叔,”王晓岚抹了把脸,抹下一手未知物质,“下次能换个方向挖吗?您这通道出口……”
他指了指正在蹭他裤脚的母猪:“这位姑娘太热情了。”
老刘头嘿嘿一笑:“它看上你了。”
王晓岚叹气:“可我是个读书人……”
母猪“哼唧”一声,拱了拱他的腿,眼神炽热。
王晓岚后退两步,结果踩到一坨新鲜的猪粪,脚下一滑,整个人栽进稻草堆里。
老刘头哈哈大笑:“王秀才,你跟粪有缘啊!”
六
当夜,盖平县流传起新传说:
有人看见粪坑里飞出个神仙,踩着屎壳郎升天了。
茶馆里,说书人一拍醒木:“列位看官,这神仙啊,身穿长衫,头戴方巾,浑身金光闪闪——就是味儿有点大!”
台下哄笑。
角落里,一个浑身裹得严严实实的男人默默戴上了斗笠。
七
破庙里。
王晓岚蹲在火堆旁烤裤子,火光照在他忧郁的脸上。
“粪土当年万户侯……”他对着月亮吟诗,突然鼻子一皱,“哎哟这味儿!”
他翻出从粪坑里顺带捞出来的半块烧饼,犹豫了一下,咬了一口。
“嗯,还行,有股陈年老窖的风味。”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他叹了口气,喃喃自语:“明天……该去哪儿呢?”
庙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黑影闪了进来。
王晓岚警觉抬头:“谁?!”
黑影摘下斗笠——是卖豆腐的张老汉。
“王秀才,对不住了。”张老汉递过来一包东西,“这是新做的豆腐,算我赔罪。”
王晓岚沉默片刻,接过豆腐,掰了一半递回去:“一起吃?”
张老汉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门牙的牙床:“好嘞!”
两人蹲在火堆旁,啃着豆腐,望着月亮。
远处,隐约传来师爷的咆哮:“王秀才!别以为躲猪圈里我就找不到你!”
王晓岚和张老汉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往豆腐上撒了把盐。
“藏身粪坑不丢人,丢人的是被人从粪坑里捞出来。”
——《余生诗集·补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