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张小乙下南京开始
穿越从张小乙下南京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穿越从张小乙下南京开始 > 第七回 融冰河备足千里粮 探古道细制百宝囊

第七回 融冰河备足千里粮 探古道细制百宝囊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从张小乙下南京开始
作者:
神色淡然的西吉斯孟
本章字数:
9730
更新时间:
2025-06-24

春雪初融的南苑猎场蒸腾着潮湿的雾气,腐殖土混合着柳芽抽新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安金御蹲在解冻的溪流边,看冰层下涌动的暗流将碎冰推搡成粼粼波光,冰裂声如同无数把银剪在裁剪琉璃。腰间的冬眠袋突然剧烈扭动,裹着獾皮绒的小黑探出蛇头,童声还带着刚苏醒的沙哑:“安大哥,好香……是泥土的味道!”它吐着信子,蛇信子上沾着清晨的露水,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他伸手接住飘落的鹅黄柳芽,指尖残留着昨日熬制榆树皮胶时的黏腻。经过一冬的风雪侵蚀,庇护所外墙的苔藓己与新生的地衣交织成斑驳绿毯,雷劫木立柱在潮气中泛着深邃的棕红,表面因长期摩擦形成温润的包浆,如同被岁月抛光的古玉。小黑顺着他的手臂滑到肩头,冰凉的鳞片擦过左臂尚未完全愈合的狼爪伤痕——那道伤口呈月牙状,从肘部蜿蜒至腕骨,愈合处的疤痕凸起重叠,像一条沉默的蜈蚣。这让他想起那场惊心动魄的冰原恶战:头狼的獠牙撕开皮肉时,他闻到自己鲜血的腥甜,雪地上绽开的血花很快被暴风雪掩埋,只留下一道暗红的冰痕。 “该准备北行了。”安金御望向北方天际线,那里堆积的铅云后,隐约传来惊蛰的闷雷。雷声低沉,像大地在腹中 rumble,震得冻土深处的冰晶簌簌作响。他转身掀开地窖的鹿皮帘,霉腐味混合着干草气息扑面而来,地窖里的温度比地面低上五度,呵出的白气瞬间在帘布上结霜。底层陶罐里三块用蜂蜡封存的熊脂保存完好,表面凝结的蜡层泛着琥珀色的光泽,边缘因低温析出细密的白色蜡花。他用陨铁铲轻轻敲开蜡封,熊脂遇热融化的瞬间,一股浓郁的油脂香混着松针的清苦弥漫开来。加入捣碎的松香、桦树皮粉末和研磨成粉的野山楂,用陨铁勺搅动时,胶液咕嘟作响,腾起的热气在他睫毛上凝成小冰晶,小黑被熏得连连后退,却仍用跑调的嗓音喊:“再熬出个龙涎香!”那声音忽高忽低,像走调的芦笙,逗得安金御嘴角微扬。 制作行囊时,安金御取出珍藏的野牛皮。这张取自壮年野牛的皮革,曾见证他与野牛群的生死搏斗。当时那头野牛扬起前蹄,铁蹄几乎踏碎他的头骨,他仰躺在地,用陨铁枪刺入其心脏,温热的鲜血如喷泉般溅满全身,腥热的血珠甚至渗进他的牙缝。如今,经过鹿脑、草木灰鞣制整整二十日,皮革柔软坚韧如绸缎,对着阳光细看,仍能看到细密的毛孔和战斗时留下的抓痕。他将皮革裁成三指宽的条带,用燧石在边缘刻出锯齿状防滑纹路,每道刻痕都精准到半寸,刻刀落下时,皮屑纷飞如褐色的雪。缝合时,他采用“锁边绣”技法,熊筋线在指尖穿梭如飞,针脚细密得如同昆虫翅膀的纹路,每缝十针便用牙齿咬断线头,咸腥的皮线味在口中散开。 行囊主体采用双层结构:内层是驯鹿绒毛与干燥香蒲绒混纺的保暖层,绒毛蓬松如云朵,他特意将绒毛梳理成同一方向,用桦树皮刮板反复压实,确保寒气无法穿透;中层填充晒干的苔藓,这些苔藓采自猎场深处的老林,经过三次筛选,剔除杂质后用桦树皮包裹成块,每块苔藓都带着森林的霉香;外层野牛皮表面均匀涂抹三层熊脂胶,每涂一层都要在通风处晾晒半日,待其凝固后形成防水硬壳,用指节敲击,能发出“咚咚”的闷响。负重系统经过精心设计:肩带加宽至八厘米,内侧衬着柔软的獾皮,触感如同婴儿肌肤,外侧缝制九个大小不一的口袋——最小的口袋用鹿筋线绣着“火”字,专门装火镰、燧石;最大的口袋边缘缝着两根野猪鬃毛,用来识别是否装过肉类。腰带采用“双环扣”设计,由三条鹿筋编织而成,可承受百斤重量而不断裂,扣环处刻着简单的防滑纹,像两道交叉的闪电。为了确保肩带的舒适度,他还特意从獾皮上割下两块椭圆形的垫子,缝在肩带与肩膀接触的部位,并用松针绣上简单的防滑纹路,针脚间塞进少量干燥的艾草,行走时会散发出淡淡的药香。 筹备干粮堪称浩大工程。地窖里剩余的熏鹿肉被切成细条,每条约三寸长、半指宽,整齐摆放在石板上,像一排排等待检阅的士兵。安金御用栎木炭生起文火,低温烘烤三日三夜。期间,他每隔半个时辰就要翻动肉条,确保脱水均匀。夜晚困乏时,他靠在火塘边打盹,梦见自己变成一块肉干,在火上被烤得滋滋作响。脱水后的肉干硬度堪比木柴,却保留着浓郁肉香,撕开时能看到细密的纤维纹路,如同干涸的河床。 他在向阳坡地挖掘出大量蕨根,这些深埋地下的根茎粗壮如手腕,表面布满细密的根须,像老人的胡须。用石磨碾成粉末后,安金御将其过筛七次,首到粉末细腻如面粉,筛网底部残留的粗颗粒则用来制作陷阱的诱饵。混合融化的熊脂、野蜂蜜和捣碎的蓝莓,在特制的石板模具中压制成砖块形状,模具是他用雷劫木雕刻的,底部刻着简单的几何图案,压出的能量砖表面便带着凹凸的纹路,便于拿捏。每块能量砖都用荷叶包裹,外层再套上防水的膀胱袋,并用松针编织的细绳捆扎成十字结,绳头系着一小片桦树皮,上面用炭笔写着“食”字。经测试,这种能量块每块可提供半日所需热量,咀嚼时能尝到酸甜交织的独特风味,蓝莓的果酸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为了增加能量块的营养,他还特意采集了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野果,如山楂、山荆子,晒干后磨成粉加入其中,粉末中偶尔能看到细小的果核碎片,像撒在面粉里的星星。

武器保养更是细致入微。陨铁枪头在细石上研磨出十六道血槽,每道凹槽都用浸过松脂的麻线反复擦拭,防止生锈,松脂的清香与金属的冷冽混合,形成独特的气味。他还用燧石在枪杆中部刻出凹槽,嵌入三枚尖锐的黑曜石片,黑曜石片呈三角形,刃口锋利如剃刀,必要时可掰下作为临时匕首,凹槽边缘刻着细小的箭头,指示用力方向。石刀的握柄重新缠上新鲜的鹿筋,每缠一圈都要用骨锥压实,绳结中编入尖锐的骨钉,骨钉取自鹿的腿骨,磨得尖尖的,紧急时握紧拳头,便能化作致命拳刺,握柄末端刻着一个 “杀” 字,用松脂填红。就连随身携带的火镰,都用熊皮套子包裹,套子内侧缝制的小口袋里,整齐码放着干燥的艾绒和桦树皮 —— 这些桦树皮经过特殊处理,先在盐水中浸泡三日,再在火上烤干,在潮湿环境中也能迅速点燃,艾绒则用兽皮筛子筛过,细腻如金粉。他还为陨铁枪制作了一个专门的枪套,用野猪皮制成,内部衬有柔软的绒毛,绒毛来自一种罕见的白狐,是他去年冬天在雪地里偶然捡到的,枪套边缘缝着两排细小的骨珠,行走时会发出轻微的声响,既能威慑野兽,又能提醒同伴。

防护装备同样不含糊。安金御先将野牛筋在温水中浸泡半日,待其变软后编织成锁子甲样式的护心镜内衬,每根筋条都要经过拉伸测试,确保弹性达标。编织时,他按照记忆中古代铠甲的纹路,先织出菱形网格,再在每个网格中心缝上一枚骨片,骨片取自鹿的肩胛骨,磨成圆形,中间钻孔,用鹿筋线固定。表面覆盖浸过蜡的牛皮,牛皮经过九道工序处理,先用草木灰去腥,再用鱼油浸泡,最后在蜡液中煮透,变得坚韧如铁。关键部位嵌入打磨光滑的龟壳碎片,龟壳来自猎场湖泊中的老龟,壳上的纹路如同古老的地图,边缘经过精心打磨,既保留防御性,又不会划伤皮肤,每块龟壳都用熊脂胶粘合,再用鹿筋线十字交叉固定。护腿采用分段式设计:膝盖处用柔韧的鹿皮,鹿皮上缝着弯曲的筋条,模拟关节的弧度;小腿部分覆盖三层硬化的野猪皮,每层之间用熊脂胶粘合,接缝处还用鹿筋线反复加固,形成三层防护,最外层的野猪皮上刻着威慑性的纹路,像野兽的爪痕。当他将整套防具穿戴整齐,行动间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如同远古战士的战歌,护心镜在阳光下闪烁,龟壳碎片反射出斑驳的光影,像一幅流动的壁画。他还制作了一副护手,用厚实的熊皮制成,手指部分露出,既能保护手部,又不影响抓握武器,护手内侧缝着柔软的兔毛,掌心处缝着一块防滑的树皮。

侦查北行路线那日,安金御背着简易罗盘 —— 由陨铁薄片、磁化的铁矿石和竹筒制成,罗盘中央的指针会永远指向北方,竹筒上刻着简单的刻度 —— 在山腰发现被积雪掩埋的古驿道。青石板缝隙里嵌着锈蚀的马掌钉,有些钉子上还残留着暗红的铁锈,仿佛诉说着昔日的马蹄声,马掌钉的形状各异,有些带着复杂的花纹,显示出曾经的主人身份不凡。路边半人高的石柱上,模糊的 “南苑” 字样依稀可辨,柱身布满苔藓和藤蔓,如同披了件绿色的铠甲,藤蔓上开着细小的紫色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

他掏出用桦树皮制作的简易地图,地图上用炭笔画着猎场的大致轮廓,河流、山脉、猎场标记清晰可辨。用烧红的木炭在上面标记路线,每画一笔,木炭便发出 “滋滋” 的声响,冒出细小的青烟。每前行百步,便在显眼处放置一块特殊标记石 —— 这些石头经过挑选,表面带有独特的紫色纹路,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石头大小不一,大的如西瓜,小的如拳头,摆放时呈三角形状,指示前进方向。遇到岔路时,他会用石刀在树上刻下箭头,箭头尾部刻上三道横纹,代表己确认安全,刻痕深浅一致,显示出他的控制力。途中,他发现一处废弃的驿站,残垣断壁间散落着锈蚀的兵器和破碎的陶片,兵器大多是箭头和断刀,陶片上有简单的花纹,可能是昔日驿站主人的用品。墙角还长出一丛丛鲜艳的野蘑菇,红得如同鲜血,蘑菇伞盖上有白色的斑点,像溅上的石灰。他小心翼翼地靠近,用石刀挑开蘑菇,观察其汁液和底部的颜色,汁液呈乳白色,底部的褶皱呈黑色,确定有毒后,在周围做上明显的标记 —— 用三块石头堆成金字塔形状,顶端放一片枯黄的树叶。

夜晚回到庇护所,他开始整理药品。用陶罐分类存放捣碎的金疮药草 —— 包括止血的三七、消炎的蒲公英、镇痛的曼陀罗叶,每种草药都经过晾晒、清洗、捣碎三道工序,陶罐底部铺着干燥的艾草,防止草药受潮。每个陶罐都用蜂蜡密封,并用木炭在罐身标注用途和采集日期,字迹工整,如同刻上去的一般。他还特意制作了 “急救包”:用柔软的鹿皮包裹绷带、骨针、缝合线,以及用熊胆调制的消毒药膏。绷带由荨麻纤维编织而成,经过煮沸消毒,纤维上还残留着淡淡的草木灰味;骨针则是用鹰爪磨制,针尖细如发丝,针尾钻有小孔,便于穿线;消毒药膏呈淡黄色,散发着熊胆的苦味,用陶罐装着,罐口用蜂蜡密封。他还准备了一些驱虫草药,如艾草、薄荷,将其装在小布袋里,缝在行囊的内衬上,布袋上绣着简单的驱虫图案,像一只展翅的鸟。

临行前的清晨,安金御在庇护所角落挖出个暗格。暗格深三尺,底部铺着干燥的艾草,防止潮气侵蚀,艾草散发的香气能驱赶虫蚁。他将多余的兽皮、珍贵的种子和草药仔细封存其中,兽皮折叠整齐,种子装在小陶罐里,草药用荷叶包裹。又用混着碎石的泥浆封住入口,泥浆中加入了一些碎草,增加粘性,表面撒上枯草伪装,枯草与周围的草地融为一体,看不出任何痕迹。做完这一切,他站在门口回望这个倾注无数心血的家:雷劫木立柱依然挺拔,历经风雪却毫无动摇;芦苇屋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火塘里的灰烬还带着余温,似乎随时会重新燃起火焰。

小黑蜷在整理好的行囊上,蛇身随着晨风轻轻摆动,童声里带着不舍:“那个叫张小乙的,真会从北边来吗?要是路上遇到危险,我就突然窜出去吓走他们!” 它的尾巴轻轻拍打行囊,发出 “啪啪” 的声响。安金御伸手抚摸它的脑袋,冰凉的鳞片下传来微弱的脉动,像一颗小小的心脏在跳动。他又检查了一遍行囊的背带,确保每一个结都牢固,每一个扣都紧扣,背带的长度经过多次调整,确保行走时重心稳定。他将陨铁枪插入腰间的枪套,枪套的皮带扣 “咔嗒” 一声扣紧,枪身微微晃动,却稳稳地固定在腰间,触感熟悉而安心。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安金御背起沉重的行囊。这套总重近八十斤的装备,经他科学分配重量,肩带承担六成重量,腰带承担西成,行走时竟不显累赘。胸前的护心镜微微发烫,吸收了阳光的热量;腰间的陨铁枪泛着寒光,枪头的血槽里还残留着一丝松脂的清香。他握紧枪杆,望着北方蜿蜒的古道,那里的积雪正在消融,露出深褐色的泥土,泥土中冒出星星点点的绿色嫩芽,仿佛大地睁开了沉睡的眼睛。而在他身后,庇护所的炊烟袅袅升起,渐渐消散在晨雾中,炊烟带着火塘的温度,带着家的味道。新的征程,即将开始。他迈出第一步,脚下的泥土而坚实,发出轻微的 “噗嗤” 声,泥土粘在靴底,带着春天的气息。他知道,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未知的挑战和机遇,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带着小黑,向着北方,坚定地走去。路边的柳树枝条轻轻拂过他的脸庞,像是在告别,又像是在迎接新的开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