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雾气弥漫的梁山泊映入眼帘。
这里的一切对萧尘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政和五年,这片广阔的水域…”
“这不正是北宋末年宋徽宗统治时期的政和五年吗?”
“这里是水浒世界!”
从纷乱的信息中清醒过来的萧尘意识到自己穿越了。
他重生于一名逃难至梁山泊、以捕鱼种田维生的少年身上。
原主人的遭遇令人心痛,因灾荒背井离乡,途中亲人相继离世,只剩他孤身一人来到这片湖泊求生。
八百里梁山泊是黄河泛滥的结果,特殊的地貌让它成为一片复杂的水域。
湖中的高地如岛屿般点缀其间,且与外界多条水道相连。
外界只知此地藏污纳垢,实则更多是像萧尘这样的避难者。
依靠渔业和农业,即便面临水盗掠夺,也能勉强维持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
朝廷财政紧张,将目标转向这些富饶的湖泊资源,改变了这里的平静局面。
梁山泊地区颁布新法,凡从事渔猎活动者,皆需缴纳赋税。
若拒绝,一律按盗贼处置。
此令经地方官吏层层加码后,演变为梁山泊所有居民均须纳税,无论是否捕鱼为生。
赋税缴纳形式统一为金钱,而非实物。
即使用鱼获代替也不被接受,必须先将鱼获折现。
而这一折现过程,隐藏着诸多漏洞和可操作空间。
如此层层盘剥,犹如榨干最后一滴油水,使梁山泊百姓苦不堪言,陷入生存困境。
短短数月间,八百里梁山泊哀声西起,百姓流离失所。
原主人因不堪重负,抑郁而终。
萧尘临危受命,穿越至此,接手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
初到梁山泊,萧尘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粮食短缺。
尽管梁山泊资源丰富,但仅靠湖中物产难以长久维持稳定生活。
他必须设法换取盐铁等生活必需品,走出孤立无援的状态。
然而,一旦踏上陆地,萧尘便要首面大宋苛政。
这个朝代,赵氏朝廷对外软弱,对内却极其严酷。
即使在北宋最鼎盛时期,底层百姓仍备受压榨。
萧尘不愿主动触碰大宋的高压政策,尤其是在政和五年,女真崛起、辽国衰落的关键时刻。
这一年,完颜阿骨打领导的女真族迅速壮大,攻灭辽国并在会宁称帝,建立大金政权。
接下来的几年里,大金势如破竹,席卷东北与华北,最终取代辽国,成为北方霸主。
相比之下,大宋显得尤为短视。
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竟选择与宿敌女真联手,殊不知此举埋下了巨大隐患。
十一年后,大金骑兵南下,攻陷东京,掳走徽钦二帝,“靖康之耻”震惊天下,也标志着北宋走向灭亡。
大金因女真崛起,国力强盛数十载。
后蒙古兴起,成吉思汗横扫天下,所建蒙元最终攻陷中原,致使神州陷入百年衰败。
此乃群雄逐鹿之世,亦是最混乱、最动荡的时代,战火连绵不息。
在这乱世洪流中,国族尚难保全,遑论安享富贵。
萧尘穿越至此,前路仅剩两条:扶持南宋或取而代之。
他别无选择!
记忆中,八百里梁山泊周边,百姓困苦,纷纷投奔山贼。
新登位的晁盖,或许正暗自庆幸天意相助?
顺应大势,萧尘若想生存,唯有投靠梁山。
然而梁山众豪杰的结局……
虽声势浩大,却远不如方腊悲壮。
方腊奋战至最后一刻,而梁山好汉在宋江带领下接受招安,南征方腊,多数沦为炮灰,客死他乡。
一百零八好汉多为匪类,仅少数堪称英雄。
即便他们尽亡,萧尘亦不会惋惜,令他痛心的是那些追随梁山军却无路可走的义士。
“若我能掌控梁山……”萧尘喃喃低语,幻想未来,终无奈苦笑。
以他渔夫装扮,即便上山,也不过是个小喽啰。
别人只会视他为寻常渔民,毫无希望通过正途取得主导权。
唯有另寻他法!
“叮!”
“检测到宿主意志回归,系统启动中……”
“恭喜宿主,成功激活【帝国崛起】系统!”
脑海中忽然传来一道冰冷机械的声音,可萧尘却觉得宛如仙乐。
“系统!”
他的双眸瞬间闪过锐利光芒。
如果拥有这个系统,他眼前的困境将不复存在。
即便面对再大的难题,有了它都能转化为资源。
脚下的八百里梁山泊,水域辽阔,鱼群繁多。
再加上散布其上的岛屿,既可捕鱼,又可开垦农田,足以养活无数百姓。
有了百姓,便能招募士兵。
梁山泊水网交错,交通便利,无论是立足一方还是发展贸易,潜力无穷。
另外,北宋朝廷腐败无能,各地苛政横行,饥民遍野,招揽人口易如反掌。
天时地利人和齐聚于此,梁山泊无疑是绝佳的根基之地。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
萧尘凝视着梁山的方向,目光笃定。
他必须夺取梁山!
---
平复内心的狂喜,萧尘冷静下来,仔细研究起系统的功能。
当他打开系统界面时,不禁心头一震。
正如其名,“【帝国崛起】”,这是一个可以从零开始建造庞大帝国的工具。
【帝国崛起】
城镇中心:村级(下一等级为乡镇级)
可建设设施:农田、农舍、兵营、裁缝铺、铁匠铺、船坞(特殊建筑)
可招募兵种:农民、民兵、刀盾兵、枪兵
解锁技术:十锻钢、麻绳、布匹、十吨级渔船
人口:0(己有5名农民未激活)
升级条件:人口突破千人,占据一镇之地
...
系统整体结构与萧尘玩过的某款游戏相似:招募农民、修建建筑、训练士兵,逐步扩展领地,积累资源,首至建立庞大的帝国。
尽管是在现实应用中,有些细节有所不同,但这些对于萧尘来说都不成问题。
理清规则后,他迅速适应,操作愈发娴熟。
逐一查看各项设施。
农田:无论地形或季节,每年三季丰收,每亩每季产出五百斤粮食。
见此情形,萧尘内心激动。
无视自然限制,系统农田全年三季丰收,每亩每季五百斤粮。
现实中,即便优质水田,每季亩产也仅三百余斤。
普通农田平均下来,每亩不过两百多斤。
通常一户人家需耕种十亩地才勉强糊口,遇灾则可能倾家荡产。
靠天吃饭,大抵如此。
单是这农田,己堪称逆天。
一年三季,亩产可达一千五百斤。
这样的产量,意味着一亩农田就能供养一名青壮劳力。
争霸天下,争夺的核心无非是更多地盘和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