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俗风情故事
世界民俗风情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世界民俗风情故事 > 第四十九章 西班牙·圣玛利亚的跳婴节

第四十九章 西班牙·圣玛利亚的跳婴节

加入书架
书名:
世界民俗风情故事
作者:
雲影流光
本章字数:
5490
更新时间:
2025-07-01

卡斯蒂利亚的夏天像块烤焦的面包,圣玛利亚镇的石板路被晒得发烫,连教堂尖顶的铜钟都热得首打蔫儿。可一到七月廿三,整个镇子突然活泛起来——家家户户在门前摆上陶瓮,装满刚摘的矢车菊;老阿婆们翻出压箱底的绣花桌布,铺在广场的老橡树下;连平时总板着脸的铁匠胡安,都蹲在自家铁匠铺前,给十二岁的小儿子系上簇新的红肚兜。

"爸爸,今天为啥要把小圣地亚哥放街上?"五岁的玛利亚揪着父亲的衣角,盯着院角那张铺着软毯的木床——她弟弟正裹着绣着小天使的襁褓,睡得香甜。

"因为今天是跳婴节呀。"胡安蹲下来,用沾着铁屑的手刮了刮女儿的鼻尖,"你奶奶说,五十年前她嫁过来那天,镇上的修士就是这样跳过她家的门槛,说能跳走灾病。后来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把娃娃放街上,让'恶魔'跳一跳,娃娃就平安长大啦。"

玛利亚似懂非懂,转头望向广场。不知啥时候,镇中心的石板路上己经聚了人。穿黑斗篷、戴尖牙面具的"恶魔"们正来回踱步,他们的身后跟着敲手鼓的乐手,铜钹撞出的声响震得屋檐下的铜铃首晃。

"那是佩德罗叔!"玛利亚指着带头的"恶魔"喊,"他平时在面包房烤法棍,咋戴了这么可怕的面具?"

胡安笑了:"那是'大魔鬼',每年只有他能让'小魔鬼'们跟着跳。你瞧,他斗篷底下藏着啥?"

玛利亚踮脚一瞧,佩德罗叔的黑斗篷下露出半截红绸子——跟他去年给玛利亚做的蝴蝶结一个颜色。

日头偏西时,广场上的人越聚越多。远处传来马蹄声,是镇长带着神父来了。神父穿着绣金的主教袍,手里举着个雕花木盒,盒盖上刻着圣玛利亚的画像。

"孩子们,安静!"神父清了清嗓子,"跳婴节的传统,是让'魔鬼'替我们承担病痛。等会儿'大魔鬼'跳过每个娃娃,他们的灾病就跟着黑斗篷一起被甩到镇外啦!"

人群里突然响起一声惊呼——是抱着婴儿的年轻母亲伊莎贝尔。她把三个月大的小女儿放在青石板上,襁褓边缘绣着铃兰,正随着她的呼吸轻轻起伏。

"伊莎贝尔!"旁边的美国游客简吓得抓住丈夫的手臂,"你疯了?这石头地多凉!万一摔着孩子......"

"简女士,别担心。"伊莎贝尔笑着把婴儿往软毯上挪了挪,"我婆婆说,我出生那年也这样。当时镇上闹伤寒,我妈把我放在街上,佩德罗爷爷跳过来,我哇地哭了半宿——可打那以后,我再也没生过病。"

简还想说什么,广场上的手鼓突然响了起来。

"跳起来!"佩德罗叔一声吆喝,十二个"小魔鬼"从他身后窜出来。他们穿着褪色的黑衬衫,脸上画着夸张的鬼脸,有的戴尖耳朵,有的粘獠牙,最有趣的是最小的那个"魔鬼",才七岁,斗篷下露出半截花裤子——准是他妈妈临时找的旧衣裳改的。

"大魔鬼"佩德罗走在最前头。他弓着背,双手撑地,像只准备扑食的黑熊,"嗖"地从第一个婴儿上方跃过。那婴儿是面包房老阿尔贝托的儿子,正攥着块小面包流口水,被这么一吓,"哇"地哭出了声,可哭着哭着又笑了,小手还抓向空中的黑斗篷。

"跳高点儿!"人群里有人喊。佩德罗叔憋足了劲,这一回跳得更高,斗篷下摆扫过地面,带起一阵风,把婴儿襁褓上的铃兰吹得摇晃。

轮到伊莎贝尔的女儿了。简攥着栏杆,眼睛瞪得溜圆。只见佩德罗叔深吸一口气,像头老狮子似的腾空而起,黑斗篷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刚好掠过婴儿的头顶,连襁褓的流苏都没碰到。

"哇!"婴儿被惊得抖了抖,却没哭,反而蹬着小腿儿,小拳头在空中挥舞,活像在跟"魔鬼"打招呼。

"看到了吧?"伊莎贝尔对简笑,"这叫'被魔鬼亲了一口',是福气。"

最后一个"魔鬼"跳完,广场上爆发出掌声。神父走上前,打开木盒,里面是十二枚银质十字架,每个婴儿的父母都接了一枚,挂在孩子的脖子上。

"愿圣玛利亚的庇护与你们同在。"神父说,"也愿这些孩子长大后,能把这份勇气传下去。"

夜幕降临时,镇民们在广场上摆起了长桌。烤乳猪的香气混着矢车菊的甜香,老阿婆们端来盛着葡萄酒的陶杯,年轻人举着火把跳舞。玛利亚趴在胡安的肩膀上,盯着跳了一天的"大魔鬼"——此刻他正蹲在角落,摘了面具,露出张笑眯眯的脸,斗篷下的红绸子被汗水浸得发亮。

"爸爸,"玛利亚指着佩德罗叔,"他的黑斗篷为啥是湿的?"

胡安摸了摸她的头:"因为'魔鬼'跳得太卖力,把汗都甩给娃娃们啦。"

"那他累不累?"

"累,但高兴。"胡安说,"你奶奶当年跳过你姑姑,你姑姑去年跳过你堂弟,明年你也要当'小魔鬼',帮更小的娃娃跳走灾病。"

玛利亚似懂非懂,突然拽了拽胡安的衣角:"爸爸,我想给伊莎贝尔阿姨的小女儿送块糖。"

"好,"胡安笑着点头,"等会儿我去买。"

他没注意到,不远处的老橡树下,伊莎贝尔正抱着女儿,跟简说着什么。简的脸上没了最初的惊恐,反而掏出相机,对着婴儿脖子上的十字架按下了快门。

"这传统真有意思,"简说,"我原以为很危险,可刚才看佩德罗跳的时候,那高度连成年人都未必能做到——他们肯定练了好久。"

"可不是?"伊莎贝尔说,"镇上的男人从十六岁就开始学跳,要连续跳三年,每次都不碰到婴儿,才能当'大魔鬼'。佩德罗叔今年五十八岁,己经当了三十七年'大魔鬼'啦。"

简望着正在和孩子们跳舞的佩德罗,突然明白了:那些黑斗篷下藏着的,不是恐怖的魔鬼,是晒得黝黑的胳膊、磨破的鞋底,还有五十年来从未断过的心跳声。

深夜,圣玛利亚镇的钟声敲响了十二下。胡安哄着玛利亚睡下,自己坐在院门口的石凳上抽烟。月光洒在广场上,把"跳婴节"留下的痕迹照得清清楚楚——青石板上还留着黑斗篷扫过的印子,像一串歪歪扭扭的星星;老橡树下的陶瓮空了,矢车菊被晚风卷到墙根儿,却还倔强地开着。

"爷爷,"玛利亚翻了个身,含糊地说,"我梦见小圣地亚哥在云端笑,有个穿黑衣服的叔叔给他塞糖......"

胡安笑了,把烟锅在石凳上磕了磕。他想起年轻时当"小魔鬼"的日子——那时候他总怕跳不高,怕碰着婴儿,可佩德罗叔拍着他的背说:"别怕,你跳的不是石头地,是五十年的平安;你驮的不是婴儿,是全镇的心意。"

风从广场的方向吹过来,带着股熟悉的味道——是烤乳猪的焦香,是矢车菊的甜,是黑斗篷上汗水的咸。胡安突然觉得,这味道比任何故事都珍贵。

第二年跳婴节,玛利亚刚满六岁,就吵着要当"小魔鬼"。她穿着妈妈缝的黑衬衫,戴着爸爸用硬纸板做的尖耳朵,在广场上追着婴儿们跑。佩德罗叔摸着她的头说:"好小子,等你跳了三十年,这传统还在。"

玛利亚歪着脑袋问:"那三十年后,你会来看我跳吗?"

佩德罗叔笑了,脸上的皱纹堆成了朵花:"我呀,会在云端给你鼓掌。"

如今,圣玛利亚的跳婴节己经传了上百年。每到七月廿三,镇外的游客还是会惊呼"危险",可镇民们只是笑着——他们知道,那些跃过的黑影里,藏着最温暖的守护。就像老人们常说的:"魔鬼不可怕,可怕的是忘了怎么把爱传下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