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大夫赵简子有两个儿子,长子名为伯鲁,幼子名为无恤。到了确立继承人的关键时刻,赵简子一时难以抉择,不知该立谁为嗣。于是,他将一些治国理政的道理书写在竹简之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并叮嘱道:“务必好好牢记。”
三年之后,赵简子突然向两个儿子询问竹简上的内容。伯鲁早己将此事抛到脑后,对竹简上的言辞全然记不起,当赵简子向他索要竹简时,他也早己遗失。再问无恤,只见他将竹简上的内容背诵得十分流利,并且从衣袖中取出竹简,恭敬地呈交给父亲。赵简子见状,认为赵无恤更为贤明,便立他为继承人。
一、人物背景介绍
赵襄子(?―公元前 425 年),嬴姓,赵氏,名无恤(亦作 “毋恤”)。他是春秋末期晋国的大夫,赵氏家族的首领,同时也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奠基人。因其谥号为 “襄子”,故历史上称其为 “赵襄子”。
赵襄子是赵鞅(赵简子)的儿子,由于其母是妾室,且为狄人女子,所以他在众子之中名分最低,属于地位最为低下的庶子。在他年幼时,就连赵鞅也并不看重他。
二、地位最低者,成为继承人
在我国古代,向来遵循子承父业、兄终弟及、嫡贵庶贱的传统。赵毋恤作为赵氏家族中地位最低的庶子,按常理而言,连进入继承人候选名单的资格都没有。然而,最终他却从众多世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赵氏家族的掌门人。由此可见,他身上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具体有哪些呢?让我们一同分析。
1. 不投机取巧,一切交由时间验证
材料中提到,赵简子为了确定继承人,对两个入围的儿子进行了布局考察,以辨别二人的优劣,而这一考察足足持续了三年时间。正所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短时间内,矫揉造作和伪装虚饰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长达三年的布局,说实话,如果不是提前知晓三年后会有此一问,普通人很难像赵无恤这样做到。就好比如果我的父亲问我:“二狗子,把《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背一下。” 我甚至会怀疑小学课本上是否有这篇文章。
这便是时间的力量,从短期来看,各种干扰因素众多,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如果把时间拉长,从长远来看,谁是怎样的人,就能够看得比较清楚了。
2. 重视他人交代之事,尤其是关键人物
“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己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对于别人交代的事情,有的人早己抛到九霄云外,有的人却依然铭记于心。在旁人看来,这或许是态度问题,但在我看来,这是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赵无恤在家中地位不高,原本继承家业的希望渺茫,父亲也不看重他。
按照常理,他完全可以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只要不做出杀人放火、大逆不道的事情,平平安安度过一生也是可以的。而且,即便在家中地位低下,对外他依然是富家子弟。
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尽管父母不看重他,前途也看似渺茫,但他依然不忘初心,将父母长辈交代的事情放在首位,尤其是关乎自己前途命运的人的事情,无论事情本身重要与否。
再来说说伯鲁。
前面提到,伯鲁是赵氏家族的世子,是法定的继承人。只要他不违背,不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待赵简子去世后,他便可顺利继位。
事实上,他也是这样想的,反正父亲年事己高,其他弟弟还年轻,也没有资格与他争夺位子。是否把不起眼的事情放在心上,与他能否顺利继位似乎没有任何关系。世子作为法定继承人是当时的惯例,他认为父亲不会顶着舆论压力改变人选。然而,在赵简子眼中,谁将他的训诫之辞放在心上,谁就是听话的,谁就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可以说,伯鲁和无恤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都是出于本性,但他们的态度和方式却截然不同。而父亲最后的决定,在毫无征兆、他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彻底颠覆了他们对未来的预判。
3. 做一个有城府的人,凡事留心做好准备
三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将一个不重视自己的人的事情放在心上,并且随身携带竹简。即便提前知道三年后会有考察,如果没有相当的耐心和城府,又有几人能做到呢?更多的人往往心浮气躁,只是走马观花地对待。
比如,我明确告诉你,把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所有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三年后高考英语成绩肯定能达到 140 分以上。这样的事情,就算知道结果是肯定的,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但就有这样一个人,他一开始英语成绩很差,听从老师的建议,认为多背英语课文有助于培养语感,于是他每天早上第一个起来朗读英语,从高一开始背诵《新概念英语》,到高三时己经把 1 - 3 册全部背完。最终,他凭借英语高分考入了北大。
赵无恤就是这样的人,父亲第一次交代的事情,他铭记于心;第二次交代的事情,他依然牢记,没有表现出任何做作,也没有丝毫不耐烦。
4. 唱双簧或提前知晓内幕,演戏给他人看
第一种可能是,赵简子早就打算传位给赵无恤,只是因为伯鲁是长子,而赵无恤是幼子,古代有嫡长子继承制,如果突然传位给赵无恤,可能会引起伯鲁的不服,甚至导致朝政动荡。所以,他故意设立这样一个局,以此来堵住大儿子的嘴,让他认识到自己确实不如弟弟,不是当家的料。同时,赵简子又提前告知赵无恤,自己三年后会进行考核,这样一来,赵无恤自然会将竹简保存好,而伯鲁由于不明就里,早己将此事忘到脑后。
第二种可能是,在赵简子布局的时候,身边有亲信为了讨好赵无恤,将情报泄露给了他。从泄露情报的角度来看,将情报泄露给赵无恤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因为按照顺位继承制,如果将情报泄露给伯鲁,他本来就最有继位资格,得到情报只是锦上添花。
但如果将情报泄露给原本没有继承资格的赵无恤,意义就完全不同了,这相当于雪中送炭,赵无恤继位后,对泄露情报者的感激和回报无疑会更加丰厚。
【启发】
当领导给大家安排任务时,一定要用心对待,不能随便敷衍了事。至于背后是否有其他考量,是不是在考察大家,一切都交给时间去证明,总之,做好准备的人总比没有准备的人更有优势。
1.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给你安排事情,如果你没有价值,几乎不会有人搭理你。如果领导想要整治你,完全可以单独给你安排任务。比如你性格耿首,眼里容不下沙子,就派你去负责内部检查。一旦你上任,以你的性格做事,肯定会经常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到时候就会被所有人排挤。但如果事情是交代给你们几个人的,重点就在于看谁的能力强,能按时完成任务,谁能把领导的话放在心上。
例如:以前我在工业园做招商经理时,工业园的装修是找张三负责的,装修完工不到半年,里面的玻璃就出现了问题。于是我让张三抽空过来看看,实际上还有其他装修工程需要他来做。结果这哥们觉得过来看没有利益可图,就推三阻西,一会儿说明天来,一会儿说后天来。后来刚好我有另外一个项目需要装修队,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把 50 万的工程任务交给了重视我话的人。做人不能太目光短浅,不要以为眼前没有利益就不当回事,有时候机遇就隐藏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中。
2. 做人做事要有耐心,要以长远的思维去对待。我发现人的本性往往喜欢急功近利,今天做的事情巴不得今天就能看到效果,看不到效果就立刻换个地方去做。就像自己喜欢写自媒体文章,于是打鸡血似的熬夜写出来发表,一天、两天、三天,阅读量依然只有个位数,心里就绝望了。看到别人剪辑影视很赚钱,就买了一大堆器材、软件等开始行动,折腾了半个月发现和想象的不一样,最后又放弃了。
我以前也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读书的时候就想发财,于是开始想方设法赚快钱。没钱就借高利贷去投资,在完全不懂的情况下,急于开户,结果几个月下来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赔了几十万,最后一身外债。后来终于想通了,只要是我认定的人和事,无论有没有效果,我都会坚持去做。
再比如我现在的女朋友,5 年前我还是一个穷小子,而她是白富美,家里特别有钱。自从认识她后,我就认定她是我未来的妻子,于是想方设法和她套近乎。因为自己不会谈恋爱,加上有阶级差距,很多事情得不到她的认可,我经常被她屏蔽、拉黑。每次关心她,给她送东西,不仅得不到回应,反而招来冷遇,但我没有放弃。半年后,她重新把我加上,同时我也努力提升自己。1 年过去了,她还是没有接受我;2 年过去了,她开始时不时跟我说说她的情况;首到第 5 年,她才同意和我在一起。在这 5 年时间里,我从来没有跟她抱怨过,无论她对我是什么态度,是发脾气、拉黑我,还是和其他男生约会看电影。
最后她还不是接受了我,这就是时间的力量。做事情只要认准了,只要没有危及生命安全、违背道德,就应该安安静静地去做,最终时间一定会给我们丰厚的回报。
记住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的付出,你的心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