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尔耕的日子,过得比诏狱里等待秋决的犯人还煎熬。崔管事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讯,第一个“KPI”眼瞅着要泡汤。更要命的是陛下亲点的“犯人关怀报告”和“刑具改良建议书”!他田尔耕,砍人脑袋眉头都不皱一下,让他提笔写文章?简首比把他凌迟了还难受!
憋了整整三天,搜肠刮肚,田尔耕终于憋出了一份足以载入锦衣卫史册(如果他们有史册的话)的“旷世奇文”:
* 犯人关怀报告节选: “…经卑职耐心劝导(注:辅以皮鞭十下),犯人王五痛哭流涕,深刻感念圣恩浩荡,对诏狱提供之糙米饭一碗、咸菜三条赞不绝口,言称比灾年啃树皮强百倍…牢房通风良好(注:因墙有裂缝三处),卑职己责令犯人赵六以破棉袄堵塞,效果显著,风寒病患减少两成…”
* 刑具改良建议书精华: “…老虎凳之倾角可增设刻度,以便精准调控犯人‘体验’之深浅;夹棍所用木材,建议选用带天然棘刺之酸枣枝,可于行刑时附加‘倒刺勾连’之效,令犯人刻骨铭心…另,卑职苦思冥想,建议研发新型‘哭笑刑’,以羽毛搔脚心辅以洋葱汁熏眼,令犯人在涕泗横流、狂笑不止中吐露实情,兼具‘体面’与高效…”
当这份散发着诏狱独特“人文关怀”气息的“KPI报告”呈到朱小案头时,朱小看得嘴角首抽抽,差点把刚喝进去的参茶喷出来。这田尔耕,真是个“人才”!把“文明执法”硬是整出了地狱级黑色幽默的效果!他强忍着拍案大笑的冲动,提笔在报告上批道:“‘关怀’之心可嘉,然手段过于‘热情’,鼠洞岂能用犯人堵?罚俸一月!‘改良’之策…颇具创意,然过于‘新颖’,暂不采纳!精铁与铁匠,速速到位!另,朕闻通州码头漕粮积压,运输不畅。着你锦衣卫调拨‘格物一号’轴承马车十辆,押运漕粮一千石入京!沿途详实记录:省力几何?增速几成?损耗几许?此乃新‘KPI’,务必数据详实!朕要看的是数字!”
田尔耕拿到批语,看着那“罚俸一月”和“新KPI”,眼前一黑,差点当场昏厥。俸禄没了,还得去当押粮官兼数据记录员!他只能哭丧着脸,从格物院领了十辆装上了改良版木轴承、抹足了牛油的“格物一号”马车,又从通州漕粮里拨出一千石,组成了一支“嘎吱”作响的奇特车队,浩浩荡荡(主要是噪音浩大)地向京城进发。
一路上,田尔耕坐在打头的马车里,听着那“嘎吱嘎吱”如同老牛放屁般的噪音,脸拉得比马脸还长。随行的锦衣卫番子们倒是觉得新奇,这装了“轴承”的车,推起来确实轻省,上坡也没那么费老牛劲了。田尔耕一边在心里咒骂着这破差事,一边还得捏着鼻子,让手下拿着炭笔和糙纸,一丝不苟地记录:从通州码头到朝阳门,多少里路?走了几个时辰?骡马累倒了几匹(主要是轴承车噪音太大惊了马)?车轴断裂了几次?(木轴承还是扛不住长途重载颠簸)粮食撒了多少?(道路颠簸导致麻袋口松动)…
几天后,当这支饱经风霜、有几辆车半路抛锚(靠人力勉强拖到)的车队终于抵达朝阳门粮仓时,虽然过程狼狈,但结果却让田尔耕都吃了一惊。清点下来,运送同样数量的粮食,比平时用普通板车,节省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骡马的累倒数量也少了将近一半!这个结果,连田尔耕这个满心不情愿的执行者都感到一丝意外。他捏着那份歪歪扭扭记录了各种数据(以及大量抱怨路况和噪音)的报告,看着那些虽然吱呀作响但确实省力的破车,心里第一次对陛下鼓捣的这些“奇技淫巧”,产生了一点微妙的、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动摇。这破玩意儿…好像…还真他娘的…有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