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同志!许同志在吗?"
急促的敲门声把许晚晴从睡梦中惊醒。她迷迷糊糊睁开眼,晨光才刚刚透过窗户纸照进来。自从穿越到这个年代,她的生物钟还在适应没有手机闹钟的生活。
"来了!"她匆忙披上外套打开门,看见村支书赵建国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少有的焦急。
"出什么事了?"许晚晴心头一紧,难道是又有孩子食物中毒了?
"老张老师中风了!"赵建国搓着手,"就是咱们村小学唯一的老师。现在学校乱成一锅粥,五十多个娃没人管。周老师说你可能帮得上忙......"
许晚晴瞪大了眼睛。让她去代课?她一个外企市场经理,哪有什么教学经验?但转念一想,总比下地干活强——前几天她试着跟着妇女队去锄地,结果手上磨出好几个水泡,腰酸得三天没首起来。
"我......我试试看吧。"她硬着头皮答应了。
赵建国如释重负:"太好了!周老师会先过去维持秩序,你收拾收拾赶紧去学校,就在村东头那排砖房。"
半小时后,许晚晴站在了向阳村小学的教室里。说是学校,其实就是两间低矮的平房,一间是教室,一间是老师办公室兼储藏室。斑驳的墙上挂着毛主席像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黑板是用木板刷上黑漆做的,己经开裂了。
教室里闹哄哄的,二十多个年龄不一的孩子在追逐打闹,年纪小的在地上玩石子,大一点的男孩在教室后面摔跤。周锦华站在讲台上,脸色铁青,手里拿着一根教鞭,时不时重重敲一下讲台,但收效甚微。
看到许晚晴进来,周锦华明显松了口气:"许同志来了。"
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来的"老师"。许晚晴感到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盯着自己,手心冒出了汗。她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
"同学们好,"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我是许晚晴,张老师生病了,接下来由我暂时给大家上课。"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问:"你会背《毛主席语录》吗?"
"当然会。"许晚晴庆幸自己这几天恶补了这个年代的必会内容,"'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对不对?"
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叹,显然没想到这个城里来的年轻老师真的会这个。
"那我们今天先不背语录,"许晚晴突然灵机一动,"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不好?"
教室里立刻响起欢呼声。许晚晴注意到周锦华皱了皱眉,但没说什么。她清了清嗓子,开始讲《小马过河》的故事,这是她小时候最喜欢的寓言之一。讲着讲着,她加入了一些互动问题,让孩子们猜猜小马会怎么做,河水到底是深是浅。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听得入了迷,连最调皮的几个男孩都安静下来。故事讲完后,许晚晴趁热打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要自己试一试!"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大声说。
"对!就像学习一样,光听别人说难不难不行,要自己......"许晚晴突然意识到周锦华还在旁边看着,赶紧刹住车,差点咬到舌头。这可是1975年,她差点就要说出"要自己探索"这种在那个年代可能被视为异端的话。
"要自己认真学习。"她生硬地改口,偷瞄了周锦华一眼。出乎意料的是,他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
下课铃响了——其实就是挂在门外的一块铁板,由值日生用铁棍敲响。孩子们一窝蜂冲出教室去玩,几个小女孩围在许晚晴身边,七嘴八舌地问问题。
"许老师,你从哪儿来呀?"
"许老师,城里是不是有西五层高的楼?"
"许老师,你明天还给我们讲故事吗?"
许晚晴耐心地回答着,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些孩子虽然衣着简朴,有的还打着补丁,但眼里的好奇和求知欲和现代孩子没什么两样。
"你很有办法。"周锦华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水,"老张老师从来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许晚晴接过水杯,两人的手指不经意间碰触,她感到一阵微妙的电流:"我只是觉得,让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会学得更好。"
"嗯。"周锦华点点头,眼神若有所思,"下午还有一节课,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他们......比较难管。"
许晚晴这才知道,这个村小学只有两个班,低年级和高年级轮流上课。老张老师一个人教所有科目,从语文算术到革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