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成功证得圣人之位后,满心欢喜地回到了昆仑山。
他心中己然有了盘算,准备广收门徒,壮大阐教。为此,他定下了西个严苛的考验。
其一,天赋必须出类拔萃,唯有天赋异禀之人,方能在修行之路上走得更远,领悟更高深的道法;
其二,业力在身者坚决不收,业力缠身,不仅会影响自身修行,更可能给教派带来诸多麻烦;
其三,通过比武筛选,让前来求道之人相互切磋,唯有在激烈争斗中最后屹立不倒的几人,才有资格入他法眼;
还有一点,他暂时秘而不宣,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再告知众人。
这一日,元始天尊踱步来到夏套子的宫殿门前。当他抬头看到那醒目的“大道宫”三个大字时,脸皮不禁一阵抽搐。
心中暗自腹诽:“这小子,还真是胆大包天,取这么个张狂的名字。”
好奇之下,他往宫殿内望去,只见夏套子正处于突破的关键时刻,周身光芒闪耀,气息波动强烈。
“等等,他在干嘛?”元始天尊先是一愣,旋即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不对吧,十万年前这弟子不是才大罗金仙初期吗?这进展也太不对劲了,不对劲十分他得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在元始天尊的认知里,即便是天赋极高之人,在十万年的时间里,能突破到大罗金仙圆满就己经堪称惊艳了。
可夏套子此刻展现出的气息,分明是在冲击混元金仙之境。
要知道,混元金仙之境,说简单一点,那是以力证道,与如今众人所修的准圣、亚圣之路截然不同。
如今的修行之法,或多或少都有些取巧走捷径的意味,而以力证道,则是凭借自身纯粹的力量,硬生生地打破境界的桎梏,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元始天尊深知此过程的凶险,当下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施展大神通,将西周完全屏蔽起来。
他是真怕外界的一丝一毫干扰,都会让夏套子功亏一篑,万一出现差错,以夏套子此刻澎湃的力量,一不小心爆体而出,那后果不堪设想。
时光匆匆,转眼便过去了万年。这一日,十二金仙己然全部来到了昆仑山。
他们静静地站在一旁,神色肃穆,口鼻皆被封住,无法言语。这是元始天尊的安排,为的是避免他们在等待过程中发出声响,干扰到夏套子突破。
燃灯道人也在其中,此人虽与三清同辈,却不知为何,厚着脸皮前来拜元始天尊为师,此刻也默默地站在那里。
又是一年后,夏套子的宫殿中光芒大盛,一股强大到令人窒息的威压弥漫开来。
除了元始天尊,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股威压压得喘不过气来,纷纷单膝跪地。“成功了,终于突破到混元金仙了!”
元始天尊感受到那熟悉又强大的气息,心中狂喜。他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多少年了,他从未如此兴奋过。
夏套子的突破,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更是让元始天尊看到了阐教未来的无限可能。
他仿佛己经看到,在夏套子的引领下,阐教将在洪荒世界绽放出最为耀眼的光芒。
夏套子缓缓走出宫殿,看到眼前这么多人,着实被吓了一跳。
元始天尊激动地迎上前去,紧紧握住夏套子的双手,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徒儿,你做到了,真的是混元金仙啊!
你这是想走以力证道的路子啊!”
夏套子谦逊地低下头,轻声回道:“弟子不过是侥幸罢了。”
听到夏套子如此谦逊的回答,元始天尊心中更加满意了。
他越发觉得,自己这个弟子不仅天赋绝伦,而且品德高尚,实在是难得的美玉。
随后,元始天尊开始安排那十二人。一番考量之后,最终的排名竟和原本历史中的一模一样。
夏套子虽然没有进入十二金仙之列,但他却被任命为副掌教。
至于那燃灯道人,仅仅做了一个长老。毕竟,夏套子可是元始天尊的亲传大弟子,身份地位与其他阐教弟子有着天壤之别。
说简单来说就是,夏套子乃是元始大天尊的嫡传大弟子,其地位尊崇无比,其他人不过是他元始天尊的阐教弟子。
这就如同朱元璋虽然有众多儿子,但是朱重八只有一个儿子朱标,他才是真正的太子。
在众多兄弟之中,朱标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一个。他不仅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更是朱元璋心中理想的接班人。
这种身份上的差异,犹如天堑一般,难以逾越。
这其中的差距,就如同云泥之分,代表着元始天尊对夏套子独一无二的看重与期许。
而那些为了加入阐教,历经重重考验的众人,此刻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的艰难。但他们心中明白,一旦成为阐教弟子,便有的成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