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渊水劫
溟渊水劫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溟渊水劫 > 第4章 第四回

第4章 第四回

加入书架
书名:
溟渊水劫
作者:
天马行空001
本章字数:
4530
更新时间:
2025-06-25

第西回 困厄岁月风云变 松湖村内起狂澜

第一节

虞明悠悠转醒,入目的是自家昏暗的土坯房,屋顶的茅草缝隙透进几缕微光,像几根刺扎在他混沌的意识里。身旁,父亲虞正清正用破布蘸着盐水,轻轻擦拭他脸上凝固的血痂,每一下触碰都扯得虞明脸皮生疼,好似又回到祠堂那噩梦般的场景。

“爹,为啥凤娇姐……” 虞明嗓音沙哑,话未说完,父亲的手猛地顿住,眼神瞬间阴霾,像被乌云遮蔽的寒星。

“别问了,孩子。” 虞正清长叹一声,声音里满是疲惫与无奈,“你要理解她们,她们也是为了自保,这就是人性。这年月,人都魔怔了……” 说话间,虞正清摸了摸儿子腕间那道鱼形胎记,与自己额头正中的“凤凰泣血”疤痕竟有几分相似。

正说着,屋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口号声,像汹涌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整个村子。

虞正清脸色骤变,匆忙把虞明塞到被子底下,低声叮嘱:“不管听到什么,千万别出声!” 说罢,便转身朝门口走去,脚步踉跄,似拖着千斤重担。此刻,床头那只褪色的布老虎突然眨了眨眼睛,尾巴诡异地摆动起来。

虞明蜷缩在被子里面,透过缝隙,看见父亲那打着补丁的布鞋在土坯地上颤抖。门 “哐当” 一声被撞开,一群年轻人鱼贯而入,为首的正是虞凤娇。她双眼通红,像两团燃烧的鬼火,胸前的徽章在昏暗光线中闪着冷光。

“你还想躲?” 凤娇的声音尖锐得像破锣,“跟我们走,你还有没有交代的问题!”

虞正清身子一颤,嗫嚅道:“凤娇,我…… 我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啊?”

“装糊涂!” 凤娇上前一步,手中的小红书狠狠戳在虞正清胸口,“你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毒蛇!这不是错,啥是错?”

虞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睁睁看着父亲被他们推搡着往外走。路过桌子时,虞正清胳膊不小心碰倒了一个瓷碗,“啪” 的一声,清脆的破碎声在这紧张氛围里格外刺耳。瓷碗碎裂的刹那,碗底竟浮现出半枚鱼形暗纹,与虞明在幻境中见过的图腾如出一辙。

“你这是故意破坏!” 凤娇尖叫起来,“罪加一等!”

出了家门,村子里己然乱成一锅粥。他们挨家挨户搜查,把所谓的违规物件扔到街上,堆成一座小山。有人在一旁点火,火苗瞬间蹿起,吞噬着那些旧书、字画、祖宗牌位…… 村民们站在一旁,敢怒不敢言,眼神里满是恐惧与迷茫。火焰中,虞明恍惚看见自家祖宗牌位上的画像眼睛转动,朝着他轻轻摇头。

虞明悄悄从床上爬下来,躲在门后,看着这一切。突然,他瞧见村头那棵老槐树下,一群人正围着一个老人拳打脚踢。仔细一看,竟是村里的老先生长鹏爷爷。老人蜷缩在地上,双手抱头,嘴里不停地哀求着:“我错了,我有罪,我不该教那些封建腐朽的东西……” 可拳脚并未停下,反而愈发猛烈。此时,老槐树的树洞渗出蓝色液体,在地上蜿蜒成神秘的符文。

这时,虞卫东出现了,他背着手,大摇大摆地踱步而来,嘴里叼着烟,眼神中透露出傲慢与狡黠,在一旁冷眼旁观,脸上挂着似有若无的冷笑。看到凤娇等人押着虞正清走来,他微微点头:

“好好审问,一定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坏分子。” 虞卫东说话时,口袋里露出半截泛黄的信纸。

虞明心中涌起一股愤怒与悲凉,他攥紧了拳头,指节发出轻响。他一个孩子想不明白,只觉得那场运动像一场狂风暴雨,无情地席卷着松湖村,村子里原本熟悉的一切,都被这股莫名的狂风搅得支离破碎。而每个人都如风雨中的蝼蚁,战战兢兢,身不由己。

平日里和善的凤娇姐,如今突然变成了一头“母狮子”,成了批斗父亲最凶狠的人;老先生长鹏老爷爷,教了一辈子书,肚子里都是学问,怎么就成了坏人?还有父亲,本本分分,就因为写得一手好字,画得几笔好画,也被戴上 “西类分子” 的帽子。这世道,就像一场醒不来的噩梦,每个人都被卷入其中,如履薄冰。

年近七十的虞正科推开大队收发室木门时,门轴发出的呻吟竟与他家墙上那口老铜钟的报时声完美重合。十二岁那年,算命先生的断语像把生锈的剪刀,剪断了他对未来的所有想象。他自此像片被风吹着打转的枯叶,在街巷里游荡,把日子泡在茶碗底的残渣里。谁能想到,本该夭折在十八岁门槛前的他,竟熬成了满脸褶皱的老树皮,在岁月里长出奇形怪状的 “见识”。如今他往收发室破藤椅上一瘫,吐出的每个字都带着陈年老烟的味道,仿佛天上的星星会掉进他的烟斗,被烧成灰落在报纸上。久而久之,“天上的事他知道一半,地上的事全知道”,人送外号 “军师”。

这年的夏天,空气中漂浮着硫磺与铁锈混合的腥气。“军师” 虞正科叼着自制的烟卷,浑浊的眼珠突然泛起奇异的光,他沙哑的嗓音在收发室里盘旋,如同被困住的蝙蝠:

公元一九六六年,京城的大礼堂,灯光亮得能把人的影子钉在墙上。《海瑞罢官》的锣鼓声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都跳起了招魂舞,编剧坐在前排,脸上的得意比戏台上的油彩还浓。他哪里晓得,台下坐着的可不只是观众,还有无数双眼睛,正把他的每句话都嚼碎了,酿成苦酒。”

他的声音突然压低,像在讲述一个被诅咒的秘密:“1965 年 11 月 10 日,上海《文汇报》的油墨未干,字里行间专挑最要害的地方捅。一句话,让‘罢官’二字变成了高悬的铡刀,把全国都罩在阴影里。你看,这世上的事多荒唐,一篇文章能掀起比山洪还凶的浪,一句话能让大地裂开血口子。” 这就像是一只蝴蝶在京城扇动了一下翅膀,却意想不到地扇起了一阵足以席卷全国的 “台风”。对《海瑞罢官》的批判一下子带上了极为严重的色彩,就像给原本燃烧的火苗浇上了一桶汽油,批判的火势迅速蔓延,越烧越旺。

此时,收发室的窗户突然被风吹开,泛黄的报纸漫天飞舞,那些铅字在空中扭曲变形,有的变成锁链,有的化作火焰,映得众人的脸如同浸泡在血泊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