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海来客
谷雨这日,安定城来了队奇特的商旅。领头的是个戴青铜面具的瘦高男子,身后随从抬着十口描金漆箱。盐市上的百姓纷纷避让——箱子里渗出的海水腥气,隔着三条街都能闻到。
"东海糜氏,求见刘公。"面具人在府衙前拱手,声音像砂纸摩擦,"特献海盐十石为礼。"
府内,徐庶的羽扇停在半空:"海盐?"他与庞统对视一眼,"有意思。"
验货时,漆箱一开,满堂皆惊。箱中盐粒晶莹如雪,竟比安定的井盐还要细腻三分!刘玄捻起一撮尝了尝,浑浊的眼珠突然亮起:"咸中带鲜...好盐。"
二、盐价风波
次日清晨,盐市牌价突然暴跌:
- 上等青盐:二百八十钱/石(降二十钱)
- 中等盐:二百三十钱/石(降二十钱)
- 下等盐:一百八十钱/石(降二十钱)
郑浑跌跌撞撞冲进盐铁司:"徐大人!东海糜氏在城南开铺,海盐只卖二百五十钱!"
庞统的竹杖敲了敲地砖:"慌什么?传令:即日起,安定盐价统一下调三成。"
"这..."陈珪的胡子首抖,"要亏血本啊!"
徐庶冷笑:"糜竺带了多少海盐?够卖三天还是五天?"他羽扇指向西方,"我们的盐,可是能堆成山的。"
三、煮海为盐
当夜,糜竺摘下面具赴宴。烛光下露出张被火烧过的狰狞面孔:"刘公可知,东海煮盐之法己传遍青徐?"
刘玄的羊皮大氅微微一动。
"一灶日可得盐二十石。"糜竺的独眼闪着幽光,"若我们联手..."
"不必。"关羽突然拂袖而起,"明日请君观我安定的盐井。"
次日黎明,糜竺被带到城东盐场。只见百口新砌的盐灶喷吐白烟,灶下燃烧的竟是黑色的"石炭"(煤炭)!赵云正指挥士兵将卤水导入铁锅,沸腾的盐水在灶台上结成雪霜。
"一灶日得盐三十石。"关羽傲然道,"且不费柴薪。"
糜竺的独眼几乎瞪出眼眶——这些北方豪强,竟改良了煮盐法!
西、盐战升级
五日后,更惊人的消息传来:
- 糜氏商队返程时遭劫,十车海盐不翼而飞;
- 徐州广陵郡突然出现"安定盐铺",售价仅二百钱;
- 青州盐工集体罢工,要求加薪...
邺城的袁绍接到急报时,案头的茶盏又碎了一只:"刘玄的人竟把盐卖到我的地盘了?!"
谋士沮授俯首:"更麻烦的是...徐州百姓都在传,说主公为垄断盐利,故意抬高粮价..."
五、暗流盐议
月夜下的黄河渡口,两条商船悄然相接。甄宓披着貂裘,将一卷竹简递给糜竺:"冀州三郡的盐引,换东海晒盐之法。"
糜竺着竹简:"夫人为何帮刘玄?"
"不是帮刘玄。"甄宓的团扇掩住朱唇,"是帮天下人吃上便宜盐。"
远处传来夜枭啼叫。糜竺突然压低声音:"小心袁..."
话音未落,一支弩箭破空而来!甄宓旋身避过,船头己跃上五个黑衣人。糜竺的青铜面具被刀光劈裂,露出底下更恐怖的烧伤——那分明是火油灼伤的痕迹!
六、盐火同源
千钧一发之际,黄河水突然炸开巨浪。十名水鬼从水下暴起,手中喷出火龙——竟是改良版的盐火雷!
黑衣人惨叫落水。为首水鬼摘下皮帽,露出许褚憨厚的笑脸:"夫人受惊了!"
甄宓却盯着燃烧的河面发呆:"火油...盐井...我明白了!"她突然抓住许褚,"速带我见庞先生!"
三日后,盐铁司后院架起古怪装置。庞统将黑色粘稠液体倒入铁锅,与卤水同煮。蒸馏出的清液遇火即燃,火焰竟呈青白色。
"果然如此。"庞统的竹杖激动颤抖,"盐卤伴生火油,这才是安定盐井的奥秘!"
徐庶猛地展开地图:"若沿太行山麓勘探..."
"报!"传令兵狂奔而入,"关将军在盐道截获袁绍密信!"
竹简展开,只有八个血字:
"毁其盐井者,封万户侯!"
七、盐海怒涛
谷雨过后的第一个大潮日,安定城同时迎来三支队伍:
- 西边,羌族酋长带着千匹良马抵达;
- 东边,糜竺的船队运来晒盐秘法;
- 北边,甄宓的车队满载火油样品...
刘玄站在新修的"盐海阁"上,看着广场上堆积如山的盐包、马匹、火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徐庶连忙搀扶,却摸到主公袖中藏着的绢图——那是幅标满红点的天下盐井分布图。
"还不够..."刘玄的喃喃自语混在风中,"要让天下人...都吃上安定的盐..."
远处海天一色。谁也没注意到,浪涛中隐约有战船的轮廓。这场由一粒盐引发的风暴,正在席卷整个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