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汉末,开局投董,压制曹孙刘
人在汉末,开局投董,压制曹孙刘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人在汉末,开局投董,压制曹孙刘 > 第14章 我在虎牢关当复读机

第14章 我在虎牢关当复读机

加入书架
书名:
人在汉末,开局投董,压制曹孙刘
作者:
七斤大胖孩
本章字数:
5976
更新时间:
2025-06-19

陈末闻言,心中早有定计。

他明白,此刻董卓麾下,猛将不缺,谋士也有贾诩这样的顶尖人物。

自己最大的优势,并非临阵指挥,而是来自后世的战略眼光,以及对历史走向的模糊认知。

但这种认知,因为自己的到来,己经开始发生偏移。

汜水关的一把火,就是明证。

所以,现在绝不是抛出什么惊天妙计的时候。

一来,时机未到,关东联军的具体动向尚未明朗,贸然献策,万一与历史偏差过大,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二来,枪打出头鸟。

贾诩珠玉在前,自己一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若表现得比这位智者还要高明,怕是会引来不必要的猜忌。

稳一手,不浪。

陈末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谦逊笑容,对着董卓深深一揖。

“相国大人明见万里,此乃我等之幸。”

他先不急着说计策,而是先将董卓捧了一下。

果然,董卓脸上的横肉抖了抖,露出一丝得色。

陈末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内诸将,朗声道:

“小子初来乍到,于军略一道,不过是纸上谈兵,岂敢在相国大人与诸位将军面前班门弄斧?”

“方才贾先生所言,高屋建瓴,小子深以为然。”

“虎牢关雄踞天险,又有相国大人坐镇中枢,麾下猛将如云,士卒用命,此乃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我手。”

“关东联军,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各怀鬼胎,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他们人越多,心思便越杂,号令便越不统一。”

“正如贾先生所言,我军只需稳守关隘,以逸待劳,寻机挫其一两路兵马的锐气。”

“联军内部,必然矛盾丛生。”

“届时,无需我军大动干戈,他们自己恐怕就要先乱起来了。”

陈末这一番话,洋洋洒洒,听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却没提出任何新的具体战术。

核心思想,就是把贾诩的观点,换了种说法,又加了些华丽的辞藻,顺带把董卓和帐内诸将都吹捧了一遍。

俗称,和稀泥。

但偏偏,他说得语气诚恳,神态自然,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董卓听完,捋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

“好!说得好!”

“你这小子,嘴皮子倒是利索得很!”

他指着陈末,对帐内诸将道:

“看看,看看!什么叫人才?这就叫人才!”

“不仅能出奇计,还能把话说得让人心里舒坦!”

“老夫就喜欢这样的人才!”

众将闻言,脸上表情各异。

李傕、郭汜等人,看向陈末的眼神中,多了几分玩味。

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悍将,自然听得出陈末这番话里,干货不多,场面话倒是不少。

但这小子,确实会来事儿。

几句话,把所有人都照顾到了,谁也得罪不了。

这种八面玲珑的本事,在官场上,有时候比真刀真枪的本事还管用。

徐荣依旧面无表情,只是眼神深处,似乎多了一丝了然。

华雄则咧嘴一笑,觉得陈末这话说得提气。

贾诩站在角落,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陈末心中暗笑。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现在需要的,不是锋芒毕露,而是融入这个集体,获得董卓更深层次的信任。

至于真正的杀招,得等到最合适的时机。

他心中清楚,董卓军现在最需要的,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一场足以彻底打散关东诸侯联盟军心的大胜。

汜水关的胜利,只是开胃小菜。

只有在虎牢关下,再给予联军一次沉重打击,才能真正动摇他们的根基。

但这一战,怎么打,何时打,都需要仔细斟酌。

毕竟,历史的轨迹己经因为他而改变。

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关东联军接下来的具体行动,才能制定出最稳妥,也最能扩大战果的计策。

这个计策,不仅要赢,还要赢得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比如,进一步提升在董卓军中的地位,获得更大的话语权,甚至,开始培养属于自己的班底。

这些,都需要时间,也需要机会。

董卓显然对陈末的“和稀泥”很是满意,他觉得这小子不仅有本事,还懂得分寸,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文和之策,稳妥老成。”

“陈小子之言,亦是深得我心。”

董卓大手一挥,做出决断。

“便依文和所言,我军固守虎牢,静待时机。”

“传令下去,华雄、张济、徐荣,还有奉先,各领本部兵马,轮流值守关隘,不得有误!”

他特意提到了吕布,显然对吕布刚才的缺席,还是有些不满。

“其余各部,好生休整,养精蓄锐!”

“待联军锐气受挫,士气低落之时,便是我军大举反击,痛打落水狗之日!”

“是!”

众将轰然应诺,声震屋瓦。

董卓满意地点点头,端起案几上的酒樽。

“诸位,此战,乃我西凉军扬威天下之战!”

“也是决定我等未来命运之战!”

“老夫在此预祝各位,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干!”

“干!”

帐内气氛,瞬间被推向了高潮。

众将纷纷举杯,一饮而尽,脸上都带着兴奋与嗜血的光芒。

陈末也端起酒樽,浅浅抿了一口。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再次落在了角落里的贾诩身上。

这位毒士,此刻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模样,默默地饮尽杯中酒,然后又悄无声息地将酒樽放回案几。

他刻意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

陈末注意到,贾诩的位置,在帐内所有将领文士中,几乎是敬陪末座。

而且,他坐的位置,更靠近那些西凉军的嫡系将领,却又与他们保持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距离。

这种感觉很微妙。

仿佛他既是这个团体的一员,又游离于这个团体的核心之外。

明哲保身,藏锋守拙。

陈末心中,对这位历史上的顶级谋士,又多了几分认知。

看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董卓又勉励了众将几句,便宣布散会。

众将陆续走出大帐,各自准备去了。

华雄特意走到陈末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陈先生,刚才那番话,说得真他娘的提气!”

“比那些酸儒说的话,中听多了!”

华雄是个粗人,喜欢首来首去。

陈末那番话,虽然没啥具体战术,但听着就是让人舒坦。

陈末微微一笑。

“华将军谬赞了。”

“小子不过是拾人牙慧,真正高明的,还是贾先生的计策。”

华雄嘿嘿一笑,也不深究。

“不管怎么说,这次守关,俺老华可是憋足了劲儿!”

“定要让那些关东鼠辈,知道我西凉军的厉害!”

他摩拳擦掌,一副迫不及待想要上阵杀敌的模样。

陈末看着他,心中却在想,虎牢关之战,历史上最出彩的,似乎并非华雄。

而是三英战吕布。

不知道,这一世,是否还会有那样的名场面。

他与华雄又客套了几句,便也告辞离去。

回到董卓临时安排给他的住处,一间还算干净整洁的营房。

陈末屏退了左右,独自坐在案前,开始梳理今日所得的信息。

董卓对自己的信任,超乎预期。

这既是好事,也是压力。

吕布的敌意,徐荣的审视,贾诩的深藏不露。

这些,都是他未来需要面对的。

虎牢关,将是自己在这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块试金石。

他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窗外,号角声隐隐传来,那是各部兵马在调动操练。

肃杀之气,弥漫在整个虎牢关上空。

一场决定天下格局的大战,即将来临。

陈末深吸一口气,眼神渐渐变得锐利起来。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仅仅满足于献上一两条奇计。

他需要一个更长远,更周密的计划。

一个足以让自己在这乱世之中,真正立足,并最终实现心中抱负的计划。

而这一切,都将从虎牢关开始。

他铺开一张粗糙的麻纸,拿起一旁的木炭条,开始在纸上勾勒着什么。

模糊的记忆中,关东联军的构成,各路诸侯的心态,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袁绍的好名,袁术的贪婪,曹操的雄心,孙坚的勇猛……

这些,都将是他可以利用的棋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