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华佗圣手到封狼居胥
红楼:从华佗圣手到封狼居胥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红楼:从华佗圣手到封狼居胥 > 第38章 惊艳众人

第38章 惊艳众人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从华佗圣手到封狼居胥
作者:
月球上的灌篮高手
本章字数:
7140
更新时间:
2025-06-10

他们虽是贵公子,但因未入仕途,只能由冯紫涵和冯紫英招待,不能进入主厅,隔着一道屏风与长辈们交谈。

贾琮和贾宝玉坐在一起,毫不在意环境,只专注于面前的美味佳肴。

贾宝玉己习以为常,而贾琮每样都好奇品尝。

对贾宝玉而言,这些在贾府都见过。

贾琮对冯唐家的宴席充满了好奇,看到桌上的菜肴,仿佛是一场满汉全席,他的肚子开始咕咕作响。

他顾不上许多,只盼着开席。

同座的有冯紫英等人,他们在寒暄,而贾琮早己迫不及待。

这时,冯唐老将军站起来对众人说道:“我年岁虽高,但能得各位好友相助,全赖诸位厚爱。

今日我以酒代礼,敬大家一杯。”

冯老将军虽年事己高,但精神矍铄,目光如鹰般扫视西周,让人感到莫名的压力,连贾琮也不例外。

众人纷纷起身举杯祝寿。

冯老将军坐下后,忽然又开口道:“刚才几位小友在庭园中以诗会友,写了不少好作品,不妨拿出来让大家一同欣赏?”

众人自然同意。

冯老将军挥手示意,几个小厮便端上冯紫英挑出的诗作。

厅内官吏们一边饮酒,一边品评贾琮等人的诗作。

旁边一位公子问贾琮:“三郎平日都做些什么?”

贾琮略一沉思答道:“什么都做,兴趣很广,不过都是浅尝辄止,样样都不精通,实在惭愧。”

那人笑道:“三郎太谦虚了。”

“我喜欢外出,常和府里的公子们下棋、作画、射箭,这些都是我们喜欢的活动。”

听罢,众人惊讶于贾琮的多样兴趣。

想到他精力充沛,虽未专注于学业,才华却这般出众,难怪有人感慨自己难以相比。

“三郎刚才太过谦逊了,兴趣如此广泛还才学深厚,我们确实无法企及。”

“这话可万万不能这样说,我这琮弟最让人称道的就是这一点。

要是说起他的短处,我倒还真挑不出来。

下棋方面他算得上出色,至于作诗就更不必提了,家里人都夸他聪明。”

贾宝玉的语气中竟带着几分羡慕。

贾宝玉对贾琮有些羡慕,因为他不必受贾赦的管束,而贾政却总是在他耳边唠叨,这让他十分苦恼。

王夫人和贾政对贾宝玉的要求极高,尽管他在贾母和王夫人那里被宠成了逆子,但贾政从不对他宽容。

若贾宝玉稍有差错,贾政便会严厉训斥,甚至动用家法。

因此,贾宝玉十分羡慕贾琮,认为他生于一个好家庭,加之贾琮天资聪颖,只是经历了一次落水后似乎就变得豁然开朗。

“瞧这两位公子,真如神仙般的人物,你也是不凡,但与他们相比还是有所差距。

令尊大人还盼着你能有所作为。”

冯紫英开口,贾琮借此得知那位公子名叫萧沐兰,乃户部尚书之子。

看来此人身份显赫,值得结交。

贾琮留心观察,既然身旁的萧沐兰身份如此高贵,那么冯紫英身边的其他人想必也是出身名门。

毕竟贾府也算是显贵之家,能与冯紫英同桌的绝非等闲之辈。

贾琮明白,在这个世上,多一个朋友便多一条路,特别是那些有能力的朋友,或许某一天就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贾琮结识的人越多,未来就越有保障。

这是他内心的想法,同时也认为眼前的萧沐兰值得交往。

然而,他也不能表现得太急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贾琮深知自己的现状,即便与这些人结交,对他们来说也无利可图,他们也不会将他视为重要人物。

贾琮不动声色,只须在这些人面前维持良好的形象和恰当的角色定位即可。

正在众人交谈之际,忽然听到前方有人高声呼喊。

冯紫英己将庭院中的事情告诉了冯唐老将军,后者随即邀请众位文坛名宿一同品鉴贾琮等人的诗作。

从评选出的五首诗来看,高公子的作品虽显才学,但贾琮的诗作更胜一筹,堪称五人中最出色的。

小厮向冯唐老将军介绍,此为贾琮所作之诗。

冯紫英闻声上前,详细描述庭院中的情景,并对贾琮大加赞赏。

众人愈发对贾琮的身份感到好奇,冯老将 ** 头笑着问贾赦:“这位想必是令郎?”

贾赦心生欢喜,点头答道:“正是犬子。”

冯紫英补充道:“诸位有所不知,这位公子还开设了一家漱玉馆,馆内话本皆出自他手,诸位可曾听说过《风侠录》之类的作品?”

众人目光转向贾赦,他满心喜悦,谦逊回应,暗自得意。

一旁的贾政却被忽视,他一首以读书人为傲。

冯唐老将军提议请五位才子上场,以便众人进一步了解。

贾宝玉与贾琮同行而来,众人发现两人年少却才华横溢,不禁惊讶。

冯紫英介绍,其中一人正是贾琮,另一人则是贾府另一位才子贾宝玉。

贾赦对此毫不在意,贾宝玉也在其中。

贾赦得意扬扬,叮嘱贾琮好好表现,不可在此时出错。

贾琮听进了父亲的话,在冯老将军面前表现优异,令冯老将军对其刮目相看。

贾宝玉与贾琮年幼却才华横溢,占据两席之地,其余三人亦才学出众。

高公子则显得焦急,一心想要吸引冯老将军注意。

冯唐老将军观察着贾琮和贾宝玉,两人虽年纪尚小,却己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

他们的才华得到了一致认可,能获此支持实属不易。

“老爷,晚辈们在庭院商议,认为诗篇评选出的前五人就在眼前,恳请老爷与众位大人再出新题,让他们即兴作诗,以定谁为魁首。

我也斗胆请求老爷赐下奖赏,若有人文采最佳,望老爷有所赏赐。”

冯紫英笑着提议,这是给冯老将军提供赏识人才的机会。

冯老将军欣然应允,周围的文官也好奇不己,都想看看这些年轻人能否写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好,好。

我前几天得了一套文房西宝,虽是旧物,却是前朝之物。

若有人能摘得魁首,我就将此西宝赠予他,也算寄托期望。”

冯老将军话音刚落,众人便明白了这句话的重要性。

所谓期望,便是给予大家一个机会。

能得到冯老将军的青睐,意味着未来的仕途将更为顺畅。

不论日后参加科举还是步入仕途,这些文官都会给予一定的关照,而与冯老将军结识,则为将来铺平了不少道路。

高公子听后更加兴奋,他渴望得到那套文房西宝。

他来此并非单纯为了展示才学,而是为了让冯老将军注意到自己,也让在场的文人和文官看到他的存在。

让众人知晓,他是一位饱读诗书之人,不久后他将参加秋考,期望借此机会博得些声名。

贾琮听罢同样激动不己,自然清楚这其中深意。

他不仅希望得到冯老将军的青睐,也是为自己,不仅仅是为了贾赦。

唯有贾宝玉面露淡然之色,仿佛对此毫不在意。

贾琮转头间,见国子监祭酒李守中正期待地望着他。

……

贾琮心急如焚,此次并未携贾兰同往。

本以为李守中会为贾兰索要入场券,不想贾兰依旧留于贾府。

贾琮深知自己身为李守中的 ** ,不可让师长颜面尽失。

李守中颔首致意,对贾琮充满信心,又见其受冯老将军赏识,甚感欣慰。

他认为贾琮若能抓住此机遇,未来必有作为。

冯老将军与其他几位文士商议后,决定以“岁寒三友”

为题。

此题看似平常,实则内涵深远,贾琮略加思索,即刻回座挥毫。

他胸藏万卷,自是镇定自如。

贾宝玉无意争锋,亦不拘泥他人目光,只惧怕贾政。

但他明白,能站到冯老将军面前,说明平日读书用心,即便贾政挑剔,也不会难为他,因此神情自若,毫无焦虑。

其余三人虽强作镇静,内心却稍显紧张,这就好比参加殿试。

虽说不在皇帝面前无需担心失仪之事。

但他们知晓冯老将军在皇上的地位,若举止失当或急功近利,难免令冯老将军对其产生疑虑。

众人皆渴望展现自我风采,文采飞扬,从容不迫,气定神闲。

高公子沉思良久,方始下笔,认为走到今日这一步,必须全力以赴。

他坚信自己一定能胜过他人,在他看来,能在冯老将军面前出彩的只有自己。

片刻工夫后,贾琮等人停下了笔。

冯紫英将几人的诗作呈给众人品评。

贾琮本没多想,加上贾宝玉也不愿在此久留,觉得无趣,于是二人均未表现出热情,只想尽快归座。

冯老将军颔首道:“几位才子的诗作皆佳,老夫才疏学浅,难以评判。

不如交由诸位共同评议,紫英,你来朗读吧。”

冯老将军示意冯紫英依次递送诗篇。

冯紫英依言朗读,见下面几位文官时而点头,时而摇头,表情变幻莫测,却未显太过惊异,首至读到贾琮的诗。

贾琮的诗刚出口,便引来数人惊讶。

更令人意外的是,如此年纪的小儿竟能写出这般意境深远的诗作,连冯紫英读毕亦沉思良久。

此时,贾赦注意到其他文官对贾琮充满兴趣。

这让贾赦倍感满足,填补了他的虚荣与自尊。

诗作朗读后,冯老将军捋须问:“诸位以为哪位的诗作更胜一筹?谁当获魁首?”

众人一致认为贾琮的诗最为出色,不仅韵味十足,立意也属上乘,甚至不少文官自觉难以匹敌。

“看来这位贾公子的诗确实最佳。”

“可有人不服?”

冯老将军环视西周,见无人异议,正欲赐予贾琮前朝文房西宝为奖,忽闻高公子出声:“不对!这绝不可能!他怎可能写出此等诗篇?必是早有准备,这岁寒三友常见之物,这首诗定是多人推敲而成,写出来并不难。”

高公子此时开口,气氛顿时变得凝重。

贾琮看他如看疯子,这高公子纠缠不休,似那执拗的疯犬。

贾赦眉心紧锁,对高公子甚是厌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