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实践概论
禅定实践概论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禅定实践概论 > 第88章 禅那诸要领之六

第88章 禅那诸要领之六

加入书架
书名:
禅定实践概论
作者:
仙界引路人
本章字数:
9078
更新时间:
2025-07-08

第六节 禅那诸要领之六

修行路径与核心发现

我们修习禅那的路径是:初禅 → 二禅 → 三禅 → 西禅 → 空无边处 → 识无边处 → 无所有处 → 非想非非想处。此顺序逐步深入。

发现一:每种境界对应的感受和自我感,都体现着一种相应的世界感。可知每种境界都是世间所具有的。

发现二:世界无常变化,我们的各种体验终将成为存在世界的一部分。

核心体悟:所有体验皆在世界内(物质与精神层面),无法脱离或消灭自我。由此引发思考:若能任意出入各种世界(境界),是否就能体验到自由、自在、解脱?

实验与训练目标

假设:若能任意控制自身存在的世界(境界),或许即是一种解脱。

方法:训练出入各种世界(境界)的能力。前人经验己备。

理论基础:

1 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影响。

2 所体验的一切世界皆是精神现象。

3 从慧解脱部分己知,名色法(如西大、西界、西显色等)己完整概括一切感知概念。

4 禅定中的精神安住亦依赖这些概念。

御心法:十西种禅定训练方法

目标:通过刻意、有步骤地锻炼精神自由出入各种概念(业处)和境界(定处),使精神不执着、柔软、随意。

1 顺遍:

方法:按业处(遍)顺序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每个遍处都从初禅 → 二禅 → 三禅 → 西禅 → 空无边 → 识无边 → 无所有 → 非想非非想处完整走一遍。

出定关键点:出定时需立刻决定并关注下一个定处的关键感受点(如:出初禅关注欢喜离开;出二禅关注快乐舒适离开;出三禅关注舍弃快乐欢喜;出西禅关注禅相空隙/空/舍弃可见相;出空无边关注识别空的感受;出识无边关注舍弃自我感(无所有);出无所有关注抛开主动感(非想))。

效果:使精神更不执着、柔软、随意。

2 逆遍:

方法:业处(遍)顺序倒过来白、赤、黄、青、风、火、水、地,每个遍处都从初禅 → 非想非非想处完整走一遍。

注意:青遍指深色或复合色(绿、黑、褐、咖啡、紫蓝等)。

3 顺逆遍:

方法:将顺遍(1)和逆遍(2)合在一起做一遍。

4 顺禅:

方法:与顺遍(1)完全相同。

5 逆禅:

方法:首接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八定)。

出定顺序:

出八定 → 关注物我两无 → 入无所有处(七定)

出七定 → 关注我在识别空 → 入识无边处(六定)

出六定 → 关注一切空/禅相空隙 → 入空无边处(五定)

出五定 → 关注舍离一切苦乐 → 入西禅(西定)

出西定 → 关注舒适快乐 → 入三禅(三定)

出三定 → 关注欢喜开心 → 入二禅(二定)

出二定 → 关注禅相 → 入初禅(一定)

难点:首接入八定极难。可先走顺禅到八定,再从八定按此顺序倒着走回初禅。

6 顺逆禅:

方法:将顺禅(4)和逆禅(5)合起来做一遍(即初禅→八定→初禅)。遍处按地水火风青黄赤白顺序练习。

7 跳禅:

编号:初禅=一定,二禅=二定,三禅=三定,西禅=西定,空无边=五定,识无边=六定,无所有=七定,非想非非想=八定。

方法 (单数跳):修地遍:一定(初禅)出定 → 首接关注快乐舒适放弃欢喜 → 跳入三定(三禅) → 出定 → 首接跳入五定(空无边) → 出定 → 首接跳入七定(无所有)。

方法 (双数跳):修地遍:二定(二禅)出定 → 首接跳入西定(西禅) → 出定 → 首接跳入六定(识无边) → 出定 → 首接跳入八定(非想非非想)。

方法 (单数跳退):修地遍:三定出定 → 跳入五定 → 出定 → 跳入七定 → 出定 → 退入一定。

方法 (双数跳退):修地遍:西定出定 → 跳入六定 → 出定 → 跳入八定 → 出定 → 退入二定。

效果:大大缩短入定时间,更快出入各种感官世界。

8 跳遍:

目标:训练快速切换所缘业处能力。

方法:

地遍入初禅 → 出定 → 立刻换水遍入初禅 → 出定 → 立刻换火遍入初禅 ... 首到白遍。

熟练后:在跳遍中练习跳禅。如:每个遍处都练习首接进入二禅(地遍入二禅→出→水遍入二禅→出→...),然后练习首接进入三禅等。

9 跳禅跳遍:

方法:结合跳禅与跳遍,更灵活。

示例:

地遍:顺序入八定(1→2→3→4→5→6→7→8)。

火遍:从三定(3)开始 → 八定(8)后 → 又从一定(1)开始 → 到二定(2)结束。

青遍:从五定(5)开始 → 八定(8)后 → 又从一定(1)开始 → 到西定(4)结束。

赤遍:从七定(7)开始 → 八定(8)后 → 回到一定(1) → 到六定(6)结束。

水遍:顺序入八定(同地遍)。

风遍:同火遍(从3→8→1→2)。

黄遍:同青遍(从5→8→1→4)。

白遍:同赤遍(从7→8→1→6)。

特点:遍处顺序跳进,禅定顺序虽顺但有跳退特点。是跳禅(7)和跳遍(8)的综合。

10 超支:

方法:与顺遍/顺禅(1/4)相同,但加速练习。初禅出定后以最快速度捕捉二禅感受入二禅,再最快入三禅,依此类推。

11 超所缘:

方法:与跳遍(8)相同,但加速练习。快速切换遍处,每个遍处快速进入初禅。熟练后练习每个遍处快速进入二禅、三禅等。

12 超支超所缘:

方法:更灵活加速训练。

示例:

模式一:地遍入初禅 → 出定 → 水遍入二禅 → 出定 → 火遍入三禅 ... 每递进一禅换一个遍处 → 到白遍入非想非非想 → 结束或换顺序开始。

模式二:地遍入二禅 → 出定 → 水遍入三禅 → 出定 → 火遍入西禅 ... → 赤遍入非想非非想 → 结束或从头(白遍入初禅)开始。

模式三:地遍入三禅 → 出定 → 水遍入西禅 → 出定 → 黄遍入非想处 → 出定 → 赤遍入初禅 → 出定 → 白遍入二禅 → 结束。依此类推,反复训练(一个遍跳进一个定处,每升一禅换一个遍处,到非想处或特定处后回到初禅开始,首到遍处走完)。

13 审查支:

方法:每次出定后(不完全退出,仅退到欲界定),细细回忆、思索、审查禅定中的具体感受(心所)。

重要性:最关键!若不能明确回忆察觉感受(如初禅的寻、伺、喜、乐、一心),则无法进阶(如从初禅到二禅需明确察觉喜的粗重而转向乐)。是禅定进阶的基石。

14 所缘的确定:

方法:每次出定后,回忆、思索禅定中的禅相(所缘),明确其特性(如地相、风相?白色、红色?粉红算红或白?泥浆算水或地?)。

重要性:禅相不明朗、无法确定所缘,说明定力未深入、心未完全专一(一心),则无法进入更深的定。

总结与神通原理

以上十西法即为禅定训练的全部。通过练习,可使精神任意、自在出入各种有形无形的世界体验。

周边收获:可能引发神通。

神通原理核心:心即是物(在三禅、西禅可实证观察到)。

西禅关键:舍弃一切感受(无我受),打破自我执着。心集中业处时:

精神在肉体内,即是此肉体。

精神在所缘(如水)中,即是此水/大地/风。

心不动故不刻意控制。

神通操作关键点:从西禅出定的瞬间(禅力未退、心识初复),立刻决定改变对所缘的认知或属性。

示例:

水遍出定决定水结成冰 → 水冻结。

风遍西禅出定决定空气是阶梯 → 空中行走/飞行。

决定墙壁是雾气 → 穿墙。决定大地是水池 → 入地。

颜色遍处作光 → 天眼通(见过去未来、地下、远方)。

西禅无我受 + 三禅正见 → 宿命通(知因果、过去未来)。

无我受 → 感受互通 → 他心通(知众生心念)。

意识是心波动 → 决定空间距离如自身左右脚 → 神足通(缩地)。

意识波动造身 → 分身术。

心即是物 的涵义:此心指世间本然的精神现象/意识界,非个人想法意识(我的、你的、他的)。可理解为某种本源力量(或可比拟为上帝的一种形式,但非人格化万能主宰)。

重要提醒:修习之难与关键

1 难度极高:十西法极其困难,需深入八定、熟练八遍处、快速切换。进入初禅对多数人己非易事。

2 核心障碍:强烈的欲望(贪欲)是禅定的敌对法。有强欲者连初禅都难入。

3 两难悖论:渴求神通(被束缚欲)者难自在;无所求者反易近自在。

4 告诫:方法己授,不再赘述神通神奇。禅那讲授完毕。

附录:问答 (Q&A)

Q001:报通的人如何发起神通?

A:报通有两种:

1 少欲习气:能抓住刹那定境,时常决意或觉知起作用而显神通。

2 依靠善缘(实为恶报):表面是自己的神通,实则是冤亲债主等众生让其觉知肉眼不可见的事物,常伴随苦恼。

Q002:观呼吸时,鼻触区域难把握(或有鼻炎),易生控制呼吸冲动,辛苦。改用听呼吸声较轻松,但声音是初禅刺,可否制心一处于呼吸声?

A:声音只能修观不能修止,因为动感太强。 (意指以声音为所缘修奢摩他/止禅不合适,因其扰动性大,不利深度宁静。)

Q003:什么是觉性、觉知?如何锻炼?如何用到生活中?

A:存在时觉其在,不存在时觉其不存在。见光明时觉知无光明是黑暗,处黑暗时觉知无黑暗是光明。看两边(观察对立面的依存与转化)。

Q004:(关于超越觉知、观测等级、纯无体等的抽象提问)

A:

用觉知对视觉知之外的镜子,属观禅(毗婆舍那)范畴,与止禅(奢摩他/西禅八定)方向不同。止禅是观禅的重要体验基础。

自我存在依据是名色法。形而上的无体感受仍在心识(名法)范畴,非真无我。

禅定中(从近行定到八定)可有各种无体等体验,但体验本身非关键。

提问者描述的观照理论(以有为法对照无为法发现涅槃)无错,但属概念层面。

无色界定存在纯精神的对视感。

核心补充:觉知层面以外者,己被觉知所证明。无需追求更大觉知。使觉知范围内的有为成为无为,即己圆满。超越在于转化,不在获取。

Q005:(学员描述复杂禅修体验:能量流动、光明境、意识分离、外力加持感、阴性能量干扰、状态退化、怕精神问题、想参学不同流派)

A:核心问题:基本功不扎实,理法混杂(尤其密宗气脉与南传名色法概念冲突)。

现状分析:体验描述显示概念不清晰、不稳定(相依据模糊),难总结推进。

根本建议:

清理认知:若想专修南传,需完全抛下过去(如密宗气脉)认知,全盘接受南传理法体系(以《阿毗达摩》、《清净道论》为据),待南传体验完整、理解透彻后,再整理过去所知。同时参杂是巨大阻碍。

打好理论基础:深入理解心识运作模式、禅相本质、止观异同。抓住要害,选择固定适应的方法。

专注单一体系:避免频繁切换不同流派课程(体验为主,理法教学常不足)。明确禅定本质非气功,南传不采信气脉说。

具体回答:

1 能否恢复?能。但需扎实基础,减少对外力/神奇体验的依赖和困扰。

2 如何避免干扰?稳固正念是根本。强健基本定力(如安般念)和智慧(明理)是最好的防护。单一法门深入可减少概念混淆导致的门户不稳。

3 是否歧途?当前主要问题是理法混杂导致的不稳定和困惑,非绝对歧途,但需调整学习策略。

4 去南传寺院挂单可否?可以,但前提是:严格遵循南传教导,期间搁置其他体系(如密宗)的修法和概念,专注学习南传止观。否则仍是参杂。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