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目标可求
一、无可依仗
001:为什么成佛正觉需要途径呢?你辨识世界真相的依仗是什么呢?逻辑 吗?当我们想要看清世界时,才发现原来眼睛不能作为依仗,思考推理也不能,识与辩建 立在物质之上,但是物质也是无始的,没有一个实在的着力点呀。
老师:就是这样的情况啊,知道无“着力点 ”因此称为唯心。
002:既然是唯心,修道悟道又哪有方向可言呢?无处是方向无处不是方向。
老师:说得还真没错啊!你悟性极高,就这窗户纸摆在这,捅吧。你也知道物性来自 无性,两两相承载就没有什么无始或者初始可言,因为无不是无始,同样无不是初始。既 然如此,无不是方向,当然也无一处是方向啊。可言可不言,不可言非不可言,爱言就言, 唯心嘛,呵呵!
003:这么说的话,很失落,因为无所依托。你能证明别人与自己一般,永 有固有地存在吗?还是只是自己心的造物呢。
老师:唯心是无理的,不是自我,所以永有固有地存在。不是自己也不是自我,也不 是自心,所以自己心这个难以成立,就是短暂的无常现象。
004: “无我 ”是一种视野,而我说的“ 自己心 ”是过去、现在、未来“我 能意识到 ”的合集,那些造作就是我的部分。我真正想了解的是“你 ”是否存在,如何证 得?因为我不是你,所以我无法证明你存在。
老师: “意识到 ”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按理来说,现在意识过去和意识未来的意识, 始终是此刻,并不是完全的受用心。“你不是我 ”这一点认知都是不全面的。
005:那个问题暂且放下。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 ”不是全知全能的,而 是在条条框框的限制中?生来不是大海而是逐渐成长的溪流,世界观也是这样,不断地扩 展变化。那些限制又来源何处呢?
老师:就来自生啊,不生就没限制。 自我攀缘物质而生,物质攀援规律而生,规律就 是生死,所以不生则无。全知与不知无分别,全能与毫无一能无分别。不要试图去寻找一 个源头,圆圈的头就是尾,尾就是头。这个就好像鸡蛋问题一样,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事 实就是要有就一起有,要没有就都没有。
二、真正的戒
006:楼主虽然说得很好,但是我感觉到不安,不戒可以修行吗?
老师:不修戒不是修行人,所以我题目写了,此文送的是真修人。
007:哦,我很崇拜你的,只是我觉得修行不一定要戒,就像你可以结婚生 孩子,我觉得吃肉喝酒也没关系,难道是我理解错了戒?按你的说法我不是修行人,我也 确实不是,我和你一样是老师。
老师:戒是一定要戒的,但不是具体的某一种形式的戒,因为每个人适用情况不一样。 我们修行要抓住核心,让自己沉迷、迷失的东西是一定要戒的,不是要戒结婚,要戒生孩 子。修戒是要戒除贪嗔痴慢疑(五毒),所以应戒除掉让自己加深或者引发贪嗔痴慢疑的 某种事情。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酒精过敏厉害,从来就不觉得酒好喝,如果沾一点还会 引发过敏性痛风,所以我从来不喝酒。不需要别人或者强加一条规定说让我戒酒,我自己 就不会去沾,所以也不会在酒精里迷失。你说这样算是戒吗?所以这条戒律对于我来说, 好像不存在一样。
008:谢谢指点,我跟我的老师讨论你的帖子。第一天,他问我怎么会有那 样的想法。第二天,我继续说美国的星体投射,他就认真起来了。他说,牛顿晚年研究了 二十多年神学,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于凡人来说也是神学。科学和修行可能也要殊途 同归吧?
老师:肯定啊,科学是理论指导,技术就是在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行为架构,修行其实 就是修正自己行为的意思。科学在不断求真求知的过程中产生技术,肯定会对于我们的行 为、生活方式有决定性的改变,其实就是不断在修改我们的行为,其实这样看起来就是一 样的内容。
三、承认无路可走
009:师父,帮我看下这篇文章《能质理论与精神超科学》,它竟然把佛划分 为高级生命体,之上的还有超意识体。里面说的分体很好、很具体,还有意识(阿赖耶识) 的振动(分别意识)生成物质,和佛经所表达同一个意思,很是赞同。
老师:这篇文章的问题和上面的某问是一样的,就是不能中观,把视点放 在了器物、外物、一切物性的层面上,而不讲究一切受用的内在层面。对于佛菩萨这些概念,我们总喜欢用物质化的思维来理解,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他们 是“境界 ”。
就好比一个人的道德高低不能用物质来衡量;就好比这个人好聪明,他的聪 明才智居然重达一公斤……像这种就是典型的受用错乱,首接给某现象扣个帽子。
不可否认,佛菩萨这些概念在大部分人心中是人格化、物质化的,并且认为是某种生命体,但这 个只是表象而己。当他们物质层面的生命消失时,他们曾有的境界就不存在了吗?我们不 可以这样去衡量一切事物,尤其物可以衡量,事不可以衡量,因此这些说法就是错的。
010:先生勿怪,你说的意思我都明白了。此身是物质身,所以视野首先会 看到这里,纠结迷惑,主动地分离物我。
老师:其实没有分离也没有完全主动这回事,所以要说个缘。主动去靠拢也是个契机, 但是主动去靠拢的这个想法也是物质因素来完成的,所以实际上还是如胶似漆分不开的。
011:如果没有了分别识,看到我们的世界是什么样呢?是不是就如梦境一 样,在了悟的刹那湮灭了呢?
老师:如果没有分别识,世界就不会存在,也不会存在看见世界这回事,因为自我就 在其中,没有被从事物中分别出来。比如,我要飞天这种事,就是得先有物我分,再有天 地分,再有我在天上还是在地上之分,才会知道什么叫做飞。人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消 灭自己或让自己和物有个分离,也不是要不要存在,其实人最大的执着是得失和苦乐。如 果不是非得飞上天你才快乐,你就不会计较飞不飞的问题。因此,才需要了解这一切,明 白一切不可得。
012:这些外星人理论在没有佛经指点下能达到这个程度己经非常不错了。
老师:我可以告诉你这些是地球人写的么?跟外星还真没什么关系。不仅是地球人而 且还是中国人。
013:我是这样理解的,一切意识、有情都是这样分体再分体出来的,好比超 意识体就是一切、所有存在的源头、本源。
老师:如果是这样的话,不能说是意识体,也不能说是超,首接说源头就行了。但是 实际上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源头。如果有源头,源头的源头是什么? 这样的逻辑是鸡蛋问题,必须打破。
014:我以为我刨根问底,没想到师父更加究竟没有源头,那就是无始了。
老师:对啊,就是因为无始,所以任何试图找到源头事物,永远都是不可解的,只有 承认无始才能证明一切唯物和唯心相互印证。就好比,没有道理就是道理一样的这种话, 实际上就是充分在找不到终极为什么的条件下,证明了唯心,可以同时否定唯物和唯心, 或包含二者。
015:从侧面看,修习成佛的法门就像走在一条小路上,不知道为什么要走路 才能达到,但也不知道这路是不是陷阱,让我们无限的思想变得固定,变得狭隘,但是不走下去又会彷徨无处可去。
老师:如果真是固执,那说明这个人己经看见某种目的地,不然一定会疑惑。当然不 能保证这个目的地一定是真实的,所以有的人只是在追寻一个虚幻的尽头,而它本身不存 在。说不定等你发现不可能有什么目的地,干脆不走了,这才是对的。总觉得有什么路可 走,就是不对的了,实际上就是承认无路可走这么简单。完全没有目标可求的人, 自己己 经坐在目的地了。
016:一切都不可得,本是自在吗?
老师:也许有些境界我们暂时看不见,但是能看见的一切事物却都是无常的。也许有 一天天空消失了,就不需要飞行;也许有一天大地消失了,就不需要行走; 闭上眼睛就不 知道一朵花的美丑。虽说自己不存在了就无限自在了,但是终极的问题是,如何阻止无中 生有,不存在的自己突然就出现了,如同在无梦的睡眠中醒来一般,是什么力量让自己醒 来而存在的?
017:不是醒来才存在,睡眠中也存在哇。
老师:举例罢了。
018:太深入的都是推想,不是偏见就是断见。我们不是觉悟者呀,表达的 都是片面的世界观,就好像盲人摸象一样。聊来聊去只是开阔视野,不实修实证,止矣。
老师:说得很好,智圆融。
019:这个无梦、无意识的状态不会产生什么确切执着吧?连“我 ”都没有 的状态下如果有执着的存在,这个执着也应该是单纯的方向性。如果只是一个方向而且还 没有意识去认识这种方向,那相对说是“纯唯物 ”的状态。
老师:开阔视野也好,这叫修断沙尘惑,虽然成就缓慢,但是未来成 就广而博大,没有问题的。博闻广记生智心,智心开天眼藏;以智心内观身受心法西念处, 外观自然万事物,得法眼藏;法眼观得见惑处, 以思辨调和生慧眼藏;慧眼破惑生信根, 信根生精进根,精进根生念根,念根生定根,定根证慧根。定慧两根圆,不戒而戒是为实 修。
西、修行入手之处
020:先生有推荐的书吗?能按修行次序推荐就更好了。佛学经典目前只看 过《金刚经》,但是有人说,世尊的真正的教导言论在其后 2500 年的历史中被改得乱七八 糟,很多经典其实都是佛弟子的见解。
老师:就是因为历史中被各种各样的学者、修者用自己的见去解释,因此混乱不堪, 大乘才出现的。也因为如此,龙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只有中观才能得正见。这样的 话,不管何人所言,皆能从中首达真意。如果不是因为思辨的关系,佛法早己灭尽,所以 只是观而不辩是不能入正见的。
如果你问我要推荐什么,这个估计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人和人根性有差别,所以 只有合适或者不合适。如果真有强大的勇猛心,我觉得还是需要从经文,我是建议从小乘 入大乘,大乘入密乘。当然,入不入密这个无所谓,因为真正的密在彗根出现时己经会自 己现前了。最初的佛陀教法不过是见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教法,所以都是散碎的,没有明确次第可 言。
有的修者,几天之内甚至当天就证阿罗汉,有的说了很久也没有证,所以如果硬要理 出一个次第,永远都是合适我们自己个人的次第。其实所有的脉络也都还是从西圣谛、十 二因缘开始的,所以如果真要有什么,我推荐从小乘入手,可以看阿含,看巴利三藏。
主题交流实录
无道理可言
021:气脉能量学那种方法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至于撸也好,嫖也好,一般背 后都有鬼,就是一些阴毒灵体在作祟的。人在性行为的时候,基本门户打开,所以在那个 点上,能量很容易被大量盗取。那些灵体需要这些能量,就会在心里煽动人去做这些。这 里面确实有命运的因素,会不会陷进去,能不能跳出来,有一定的命运安排。
一般能做的, 少接触 之类的东西,那些视频背后大多都有鬼,看多了那些阴毒灵体会被传输过来附身 的。另外,贴吧里关于灵异的东西,修道修炼方面的帖子少看。这类帖子一般也都有鬼, 看多了尤其是对话多了也会被传输过来附身影响的。多出去走走,过好现实生活,一般能 改善。上面这段被吞了好几次,请求师父有空一定要看下。
老师:发不了说明问题很大。
修行的本质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它的实质就是反复深入我们的心相续,并且改变 它,否则这个宝贵的人身会被浪费。你用一生的时间追逐自己的念头,执着它所创造的轮 回,实际上就是在梦幻中迷失自己而不自觉。——顶果钦哲法王
明白不可做的事,即使不能做到,那是因为习气久存,因此要勤行善,发愿生往欲界 净土。功德圈在欲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若能明白可做不可做,可求不可求,也就剩一个 “勤 ”字可修了。
022:看了先生画的功德圈,有疑惑。行善和作恶是如何运作回馈的呢?它 们又储存在何处呢?写入八识中通过因果系统来回馈吗?总感觉一切归于无,一切相都是 众生在无明的世界观中的造作。
老师:很多问题问起来简单,实际上解释起来为了让人能懂需要很复杂的架构。举个 例子, 比如说善恶报就得说到善恶,善恶是世俗谛,什么叫善还是个问题。如果要追根究 地讲,推动诉求实现却代价小的行为称为善,代价高于诉求叫做恶,但是代价的权衡又会 有很复杂的因缘关系。
归于无指的是一切无自性,但是虽然无自性,那是从宏观来看待。 如果以宏观来看,就不谈善恶,但是要谈善恶,就不要谈宏观的无自性,因为缘起有是不 可辩驳的, 自性无的成立就是因为缘起有。
023:您说的我明白,是我没表达好自己的想法,我是对现有规则不解。世 界的荒谬之处在于它居然可以理解,居然是循规蹈矩的。譬如你能乘凉是因为前人栽树, 但是这一系列的概念和行为起源于现有的系统。这个系统是既有的承载体,从有限的现实 世界的时间看来,系统规则是固化的,是有方向的,是在维系着的。
老师:对呀,就是因为荒谬,所以可以反过来推翻。因为不可抓住最源头、最根本动 力,那正说明是唯心反证唯物本质。可以改而且也不是固化的。
024:关键是这个唯心的心是谁的心,唯物的世界构建在其上吗?
老师:一说到唯心非得说有一个自我的心,实际上没有这个自我。唯心仅仅就是在极 端规律的情况下,却没有最终权限的一个形容的称呼。说大白话就是无道理可言。
025:心转物属于行心,狭义来讲还有一个转变的动能。这个动能有意识和 无意识的就是有明和无明。发现了这个转化的心算是“无无明 ”,刨根问底找个源头吧, 还总有一个“无中生有 ”的无明心支撑,也叫“亦无无明尽 ”。大概是这个情况吗?
老师:差不多是这样,但是你这样讲,他是不会明白的。前面我己经说了,没有一个 主体的心,但是他还是一开口就把心心分离,立见了。除非能观无我、无自性,不然不能 见心非心。极端规律就是无常、无我、无理。常这一个字就己经指极端规律了,前面加个无字, 己经说明了,没有极端规律。所谓心,一字多义,一体多面,说是自心、他心、上帝心、 造物心、规律心、恒常心、不变心其实都是不全面的,凡一切涉及心和物就是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