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实践概论
禅定实践概论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禅定实践概论 > 第54章 因果报应

第54章 因果报应

加入书架
书名:
禅定实践概论
作者:
仙界引路人
本章字数:
9944
更新时间:
2025-06-19

因果报应

001:如果 A 把 B 给杀了,这就种下因了,到因果成熟后 B 把 A 杀了。难道命 运非得把命再反过来杀一次才能解决因果吗?有没有突然间良心大发原谅了对方,这桩因 果就了了呢?或者 B 把 A 杀了后,因果没完,某一世 A 还要把 B 杀了,这样“轮回 ”下去, 因果是不是这样的关系?

老师:为什么因果成熟是 B 杀 A?一个因生三千六百个果,有善果有恶果,果又为因, 无始轮回是这样的。

一、业行和业报先说一下业行和业报的概念,再来讲因果吧。所谓业,就是作业、业绩等等,所以业 行就是有业绩的行为,业绩如何体现?就是业报体现。先说业行,完整的业行先是从意业 开始,也就是发心开始,我要如何如何。比如我要吃米饭,那么从我开始发心要吃饭到我 吃到饭,中途会有一系列的业行。 比如上街买米,回家烧水煮饭,最后结果就是吃到饭。

那么这就是一个从发心到心愿了结的整个过程,也就是完整的业行,而且这个业行中途我 的意志没有转移和改变。从这里面就己经可以看到因、缘、果三个部分了。因就是我要吃饭,缘就是我买米煮 饭等等一系列行为,果就是我吃到饭了。果就是业报,作为前面作业的一个总结、结果。 假如中途意志转移改变了,那么业行就会停止,业报也会迟迟不来。

也就说,我中途突然 改了,我不想吃米饭了,我想吃馒头,那么可能就由买米变成买面了。人经常会改变发心, 那么结果也就有各种变化。套用到具体事情上来。比如 A 杀了 B,我们知道 A 杀 B 肯定有原因,但是我们可以暂且 不考虑,就把 A 想杀 B 作为第一个起心,最后杀成功了,那么 A 心愿了了。从 A 这边看, 完整的业行就结束了。

按 B 来这边来看,B 被杀,他起了什么心?恨 A,然后想要如何 A? 杀 A 是吗?不一定,就得看这个 B 被杀时候到底起了什么心。如果同样起了杀心,那么未 来必定杀 A,但是如果不是呢?仅仅只是恨意?那就只是个情绪,没有发心。这个发心就得 到完整的时候,才能成为定业因(能确定结果的起因)。

当然这个阶段我们能明确看到一个起因,就是 A 给 B 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和印象,让 B 的心识里充满了 A,那么本着心里有鬼一定会见鬼的原则,迟早 A 和 B 会相聚的。比如 B 转 世了,因为心识里全是 A,很有可能会投生在 A 身边变成亲眷、子孙等等,然后因为恨意在, 所以一首相处不愉快。首到某天因为 B 气急败坏,起了杀心,我们才可以确定 A 会被 B 杀。

但是 B 有可能会起其他的心, 比如原谅,那么这就属于意志转移,业行终止。也有可能变成,我要让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起了虐待 A 的心或者起其他报复心,比如骗钱财……所 以未定业的结果是丰富多样的。因为意志转移,发心改变,所以业报就改变了。

二、真实案例说个真实的案例吧。我上一生是个和尚,有一天,有个大将军来寺庙找我皈依忏悔。 因为他下属犯了军纪,他下令斩杀,后来战争结束,下属的父亲责怪怨恨,认为是将军的 错,所以天天赖着将军,说: “我没了儿子养老送终,他如果是战死我无怨言,但是被你 杀,你要为我养老。 ”这个将军并不认为是自己的错,认为是制度的错,但是自己也内疚, 觉得当时如果再仁慈一点其实可以保他一命,所以厌恨自己身为将军的官职,同时也可怜 这位父亲,真的为他养老。

你猜结果怎么了?他们这一生是我的亲戚。将军此生成为一个 妇女,厌恨官场,有多次升官的机会都放弃了。那位父亲,此生做了她的老公并且体弱多 病,要说多病也不是多病,就是虚弱,什么活儿都干不了,只能看大门,还不能起到保安 的作用,然后整天就让老婆伺候,一点家务都不能做。但凡家务事做一丁点立马生病住院, 而且是重病需要住院那种,比如胃出血、咳血、肺病啦……造成老者现在这种结果,无非是当时老者那句“你害死我儿子,你要赡养我! ”的发 心。

造成将军的现在这种结果,无非就是当时那句“好可怜的老头,都怪这个社会,我就 照顾照顾他吧…… ”的发心,各自得到了所求的业报。假如当时将军拒绝了,打心眼里就 不愿意赡养这位老人会如何?

呵呵,不用担心,始终还要相遇,只是结果未定而己,但可 知就是恨还在,可知不是好果子。

003:可是将军是善意的,换了是我,当时也许也会这样。将军悔了,认为自 己欠了债,将军没有恶意,有悔意,依自己愿还,恨是老人的心。这个故事有点让我害怕。 那将军应该怎么发心呢?我想,如果拒绝老人他心里也会过意不去。

老师:很简单,我看见了将军发的善愿,但是来生嫁给了这样的老公辛苦伺候,看起 来是恶果呀。所以我们有时候发善心,但是没有得到善报原因很简单,因为愚痴。

如果将 军有点智慧,应该这样做:长者,我愿意照顾你,我怜悯你,但是你的儿子并不是我所杀,即使他是战死,我还 是会怜悯你。你要知道,这世间无常,不仅有制度夺人命,还有病苦、老苦、天灾、人祸 各种无常来夺走人命。你也许今天能找到我来照顾你,但是以后不一定永远都能找到我这 样的人,因此一定要坚强一些,唯有自己才是可以永恒依靠的,所以要保持健康的体魄、 理性的思维、平和的情绪。所以,老者你听我说: “儿子没有了,我来做你儿子,但是一 定要知道世间无常,只有自己是自己的依靠,因为我也可能会病死的。你应当看到这世间 的无常,一切不要执着,若我也意外死去,何人赡养你呢? ”当然我的语言过于书面话了,但是相聚就是机会。这就是种种子,他总有一天会发菩提心的。这样做的话,不仅来世不会纠缠你,就算来世纠缠你,也不会生生世世纠缠你, 会对你发敬畏心、供养果,智慧的火种这样传播出去,总有一天这个清静心会结出圣人的 果,二人皆得灭一切恶行。将军可能当下没有这个智慧,做不到这样的清静业,但是你可 以,因为你有着比将军高的智慧啊!

004:知道了师父,我得考查下我的发心,有点像将军,我愿生生世世都找的 到你。

老师:要我养你,没问题,我肯定不会躲,因为我躲不了自己的善心。既然养了你, 我就会养好你,不仅养活你还要把你养成圣人。

005:如果老人没有怨恨心,只是将军一厢情愿,他们来世也不一定是夫妻吧? 结果会很多种吗?意思是某些情况是单方面的。 比如喜欢一个人,怨恨一个人,感恩一个 人,对方并不知道也没有发任何心,这种情况会有什么果?

老师:怨恨或者喜欢很容易造成未来相遇的机会,这就是缘,当然不一定是夫妻。 曾 经有两位香客发愿说要供养我,所以他们两现在是我父母。

006:老汉一把年纪,一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心愿大的事,导致往生成将 军的老公吗?将军也一辈子就这么一件事,导致往生成老婆?他们就没有其他事了?那个 被杀的军人还没说话呢。

老师:挑其中就讲其中而己,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一个角色,在家是老公老婆,是父亲 母亲;在单位是领导,是小官;在学校是学生;在街上是路人;在黑市是被宰客人;在医 院是病人。人的一生各种各样,知道就行了,只是挑其中一部分来讲讲而己。

007:即使大将军又逢战争,该将军必然杀人无数(间接),他能转世为人吗?老师:可以,福报未尽,恶报未熟。

三、因果报应

008:要是一个人从来做什么都理首气壮,不会内疚难道就不受恶报了吗?善心反而 受这个?

老师:因为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心,表面理首气壮,不一定是理首气壮,至刚易折损, 反而是弱。如果他不是忆念起善而受这个的话,首接去恶道了。

009:也就是说假如我骂了别人,那个人心里不计较的话,我就不会遭到任何报 应吗?可是这也不对啊,佛己经达到了不嗔不恨的境界,为什么骂佛还有报应呢?

老师:这样的问题我己经不想再反复答了。要骂就悄悄摸摸地,泼妇骂街,圣人不计较街坊还计较着呢,等你哪天想通了, 自己还计较呢。有什么好疑惑的?你上街随便叫骂 一个明星试试,你是以为世界上只存在你自己和被你骂的两个人是吗?

010:不善心为何没有异熟心?

老师:异熟心是果报心,是果。不善心是因,因是主动的造作,果是被动的领受。这 两个名词是为了区别“ 自我 ”这种现象前因后果而设立的概念,所以本身就不是一个意思, 所以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

011:潜意识属于果报心吗?

老师:潜意识不是果报心。心意识是认识、认知的过程,果报心就是认知果报的过程。 潜意识是心理活动,大多数还是善心或者不善心,不过因为它比较弱,没那么明显而己, 也包括唯作心。它是比较主动、主观的,不是被动接受认知的,所以潜意识可以是善心、 不善心、唯作心,但不会是果报心。

012:唯作心是什么意思?

老师:就是非善非不善的,既不是善心,也不是不善心。

013:有个问题请先生解答一下,前面你说过只有发愿才能行事,用例子说吧。

1.A 暗中害了 B,但是 B 自己不知道怎么死的,迷迷糊糊被害了也无从发愿。在未来 世他们相遇,B 会对 A 有不好的感觉吗,有报复心吗?

2.A 表面对 B 很好,但是暗中害了 B,但是 B 不知道,临死还发愿来世要报答 B。在未 来世他们相遇,B 会对 A 会怎样?

3.与第 2 相反。A 对 B 很好,但是 B 不知道或者不领情,临死都对 A 有抱怨。在未来 世他们相遇会怎样?

老师:你的三种设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B 不知道,这样的话会有大概这样的因缘 发展:

1.B 不知道不一定是永远不知道。当人死了生前的记忆会在大脑中通过电信号的形式 释放出来,然后脑死亡,然后死掉。在这个过程中,人会好像在看电影一样把一生都看一 遍。

此时这个 A 对 B 所作所为他也会看一遍,因为过程很梦幻,有隔世的感觉,对这一段 经历他并不会有很强的自我感受,会好像在看别人的故事一样,是好是坏可能会重新评判, 比较客观。但是这个不一定,有的人他难辨是非,即使客观分析还是会看不出 A 对自己是 好是坏。

不过重点就在这里了,这一刻产生的对 A 情绪会带到来生。假如他还是觉得 A 好, 于是就抱着报恩或者亲近 A 这种类型的人,于是他的来生还会亲近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人 打交道甚至就是过去的这个 A。于是乎,会上演和前生类似的情形。

在一个地方摔倒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摔倒,于是还会同样反复在这个问题上摔倒,这就是轮回。这就是 B 看不清 事实和愚痴带来的后果。假如他看明白了,对 A 起了恨意,那么就后果就变了,这个就要 看他到底起什么心了。

2.关于 A 的后果,A 对 B 不好,B 可能会不知道,但是天知地知。要知道,人间是一 个集体社会,大家互相都有牵扯。假如我是 A,我对 B 不好,虽然 B 不知道不会恨我、讨厌 我,但是很有可能 C、D、E、F、G……等等人都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从而对我也不好。如果我害 B,可以肯定要不是我自私,我和他有利益冲突,要不是根本就是我讨厌他、 恨他。假如我把他害死了,我可能怨恨就消除了,消除以后还会有后续。

我可能会后悔会 愧疚,或者还不解气我觉得理所应当,即使 B 死了还继续恨他讨厌他。这里就己经出现两 种心念了,如果我后悔愧疚想要补偿他,那么未来我们肯定还会走在一起,并且我会对他 很好。如果我还不解气,我未来就还得找着他继续去害他。这就是跟前面一样,反复出现 相似境遇,这就是轮回,走不出来就困在里面。或者还有一种,就是 B 死了我谈不上恨不 恨,反正不喜欢,那么未来就会因为 B 喜欢我或者 B 恨我,于是缠着我不放,拼命要来报 答我让我讨厌,或者拼命要来整我,好像冤魂不散一样。

于是又会产生新的厌恨,纠葛在 一起重新害他或者被他所害。这就是所谓的恶缘,总之不是好果子。如果我最终对他愧疚, 他对我也是感恩,那么来世那就是欢喜缘了,他来报答我,我也回报给他,于是就化恶为 善,转变成很重很重的因缘甚至成为夫妻、亲人、父子、母女等等关系,但是曾经因为看 不惯我害他的 CDEF 这些人,还是会继续对我不好……理清楚了吗?其实未来的发展就是一个个心念组成的,心不断变化结果也不断变化, 但特点就是纠缠,谁也不“放过 ”谁。

014: 明白了,谢谢!看来守护心念太重要了,一切行为都由心念而起,要摆脱 恶缘就要放下,不然就一首生生世世纠缠不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