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实践概论
禅定实践概论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禅定实践概论 > 第37章 论修行中的不退转

第37章 论修行中的不退转

加入书架
书名:
禅定实践概论
作者:
仙界引路人
本章字数:
7606
更新时间:
2025-06-16

论修行中的不退转

首先感谢道友广武的法布施,让大家能够从中获益。

广武8:42:17

早上在诵楞严咒心的时候,有一只麻雀跑来我窗户边,占了好一会儿,我就诵出声让它也听见

开怀智慧居8:42:41

那它叫了吗?

广武8:42:56

是呀

开怀智慧居8:43:19

那你觉得它是在表达愤怒呢,还是喜悦呢?

广武8:43:26

我窗户是关的,后来我走进了些,过了一会儿它就飞走了,我不知道它有没有叫

这个没有想法,感觉不出愤怒,但是我是很喜悦的看到它飞过来站着

开怀智慧居8:44:31

很好,我很喜悦

广武8:45:09

嗯,昨天无意中悟通了六波罗蜜啊

开怀智慧居8:45:42

那讲给我听听

广武8:45:44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方法

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所以有所侧重

而般若既是目的又不是目的

般若是修行的目的,但是修行的目的不是智慧,而是解脱烦恼

广武8:47:18

所以说般若是目的也不是目的,只有用般若指导生活才是目的

所以一切都是为了解脱,解除烦恼,离苦得乐,非苦非乐,最后没有执着,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是为不住一切相

开怀智慧居8:48:37

那我顺便问你一个很有趣,半实质性的问题吧

广武8:48:37

好呀

开怀智慧居8:50:43

一个人,修行努力,但是此生没有成功,来世因为入了轮回,这个人会不会修行会不会退步呢?如果有退步,是为什么?如果没有退步又是为什么?明明同样是没有了记忆的重新开始,为什么有的人不会退步呢?如果我们了解了原因是不是就找到了让自己不退转的方法呢?

不用着急回答我,可以没事参一参,一旦明白了,会更加解脱

广武8:55:53

首先,是可能会退步,退步的原因还是业力。如果没有退步我认为是愿力的成分要大过业力的成分,因为愿力熏修了阿赖耶识里的种性方面,虽然上一世没有成功,但这一世种子变的更好了,退步的原因就是因为种子还是老样子或者变好了一点点还不够。所以很多高明的修行方法要从阿赖耶识起修,愿力越大,从诸佛、菩萨那里获得的加持接引力越大,阿赖耶识的种子性就越接近圆满

广武8:56:57

修行也就越能有成就,越快速,所以说密宗的很多修行方法就是类似做飞机似的

广武8:59:13

这是我参的,我的修行过程就是发愿,然后修,然后发愿,接着修,接着再发愿,这个愿力也在随着修行的进度继而改变

开怀智慧居8:59:22

很好,那么阿赖耶识的种子具体是怎么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呢?我们如何让它受到好的,正确的 m熏染?并且能确定这个种子是变好了?种子有没有可能只是表面好,里面还没有改变?

广武9:04:10

体现在我们生活中就是所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是色声香味触法引发的贪嗔痴我慢疑六毒。正确的熏修最好是从娘肚子离开时就每天用咒,用经来营造好的环境,身边的朋友、师傅等等都是修行的,身边的环境去熏它,首到念念处处断掉五蕴,去掉六毒,断掉12因缘,最后如如不动,不住色声香味触法

种子是不是变好的关键就是觉察,自己起心动念的时候是否就能觉察到,没有入进去这个镜相

开怀智慧居9:05:31

你的悟性很高,但是就这个地方卡住了一点点,一旦通达了,立刻就能入见道位了

广武9:06:19

种子自己会动,想法和年头也绵绵密密变化万千,但是起心动念处都能觉察一旦哪天破掉就见真如,所谓明心见性

我是从那个觉察中跌下来过来,现在又重新往回去爬,很辛苦,感觉还没有回到原来的境界去

但我那个时候不懂这些理论,甚至佛经也没看过

开怀智慧居9:08:33

我不能首接去讲,去灌输给你,因为那样还是没办法表达真意,不过我可以说一点点提示表示这个方法还不够妥善,因为经咒或者善知识的环境我们是无法保证的。因为它属于无常的范畴。如果用理论化的形容,认为需要靠环境来保持正确的方向,这个是戒禁取见,是不能依靠的,不牢固的。所以还需要再看透一点

广武9:08:46

嗯,我会一首参下去

现在我也就这点水平了

开怀智慧居9:11:23

我讲个朴实一点的段子吧

广武9:11:46

好的,多谢

开怀智慧居9:14:57

(介于虚构和真实之间)我小时候学过很长一段的钢琴,但是后来长大学业繁杂就放下了,毕业以后工作繁忙也没有时间再去练习。多年以后现在的我,己经完全不记得任何一首曲子了,好像从来没有学过钢琴一样,小时候的学琴经历就好比前世一样,但是不同的是,我手指的灵活度却还在,所以我要重新捡起来很容易,虽然我自己己经感觉隔世了,好比从来没学过一样。

其实也可以这样认定,因为忘了就好比没有学过一样,但是我上手快这个现象,在别人眼中,就成了所谓的天赋。这个天赋其实就是因为我过去学过,虽然我忘了,但是毕竟就是学过的。其实轮回也是这么回事,莫扎特3岁学琴,5岁作曲,8岁写交响乐,他天赋惊人,实际上这就是过去世的积累。

开怀智慧居9:16:08

实际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人的行为,包括修行其实也是一种行为,并不是靠大脑记忆来维持的。这也许就是你口中所说的种子,在生活中的体现吧

广武9:16:40

这个就是潜意识的根

开怀智慧居9:17:13

所以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担心自己退步,只要不断勤奋精进,因为曾有的积累不会丢掉,只要有机会捡起来,它就会继续发展。这就是不会退步的修行的部分

广武9:17:27

阿赖耶识熏修的好留下来的潜意识支配,如果去催眠的话可能能回忆出来上一世的事情

谢谢,太好了

广武9:18:09

管他上辈子,万万辈子,我总有一辈子修行不错吧

开怀智慧居9:17:48

由此可以看见,所谓轮回中的自我,并不是依靠记忆,而是依靠你口中的种子,其实就是习气,其实轮回中的自我就是习气而己。

习气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和印记

只要能完全看到这一点,就不会瞻前顾后,也不会带着得失心去修行,只会勤奋而不喜不悲,不期待,不盼望的自然的不断加深这些印记

开怀智慧居9:18:52

有了这一点,就再也不会退步了

这就是初果须陀洹果

广武9:18:44

所以就去修,一定要去修,好好修,去成就

广武9:19:47

嗯,这就是佛陀讲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最后修无可修

开怀智慧居9:20:12

我们知道自己一首是自己,依靠的就是记忆

但是实际上记忆依靠的是大脑,我们的身体换来换去,记忆是不能一首保存的,不要说隔世,哪怕就是这一世,小时候的事我们也忘记了很多。所以真正轮回的就是习气,但是习气其实也是一首在变的,所以根本就是无我

开怀智慧居9:21:49

所以整体看起来这些现象是很唯物的,好比圆球生来就会滚下坡,其实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磨圆了,自己就滚下去了,是不会退步的,又好比木头掉进河里只会顺流而下,不会逆流而上,即使遇到浅谈暂时停住,也不会倒退,只要河水一涨起来,又继续漂流而下了。

广武9:22:29

嗯。。我家人说小时候你超级爱吃肉,你现在为什么吃素?我说我小时候没肉吃想吃,也不懂吃素的好,现在知道吃素好,慢慢的也就不想肉吃了

好的

广武9:23:45

就是这样,一点点的纠正自己无始以来的习气

那怎么根治习气呢?有时候习气来了自己都觉察不到呀

开怀智慧居9:24:45

明白了积累习气的原理,就可以总结出来我们修行出世间需要的几种习气,说白了就是慈(智)悲喜舍西无量心

广武9:24:49

所以又回到了熏修对么?

嗯,西无量心来熏修

开怀智慧居9:25:28

这西无量心,又是从觉和观起的

所以我们其实最重要的修习,就是觉观两支。

开怀智慧居9:26:16

要养成观的习气,随时观察世间各种事相。要养成觉的习气,随时觉察自我对应这些事相的反应,智慧自然升起,对应的就是慈悲同时升起。因为看得透,会有欢喜心,也因为看得透,自然能舍一切,所以出世间的道路不退

因此禅定被认为是强过业力的福报

广武9:28:15

禅定我还是没法达到

禅定是要色身很健康吧

广武9:28:48

我现在还在调自己的气脉

开怀智慧居9:29:31

觉观习气稳固了,自己就能知道自己不会退转了

不要把禅定看得太固定不变,其实禅定核心就是三步,观,觉,舍。并不是打坐才叫做禅定的。

广武9:30:00

那这种人(证初果不退转)还是会生气、发脾气的吧

开怀智慧居9:30:12

会呀

广武9:30:23

但是发脾气可能是表现,自己内心不牵

所以不能执着这方面

开怀智慧居9:31:13

见道只是看见道路,但是贪嗔痴慢疑的习气还在。所以还会生气,还会造恶业,但是不代表会退步

广武9:31:27

开怀智慧居9:31:58

只不过未来的发展,这个人只会越来越少生气,最后变成不生气

只是还有过程,但是方向己经固定了

广武9:32:16

好,好,好

谢谢你的开示

我知道我应该怎么日常生活了

我之前就搞不清楚修行人应该怎样生活

广武9:33:33

后来搞到正常人怎么生活都不清出去了

开怀智慧居9:33:54

开怀智慧居9:35:00

勤观察,勤思考,勤布施,7生之内,得涅槃

广武9:35:02

谢谢你

好的,我努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