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看向了方孝儒,黄子澄,齐泰等人。
现在有了齐河开了头,只要朱允熥说不出什么来,他们可就可以落井下石了。
朱允熥却好像是没有发现一般,只是平静的开口说道:“这篇文章虽然不错,但是我们身在朝堂之上,看到的事情不该如此单薄!”
“任何问题,不管有没有解决之法,但是你起码要看透一些,若是一切都是面子工程的话,到时候必然引不起半点水花!”
“哦,还请允熥殿下赐教!”
齐河咬着牙, 声音强压着心中的不满开口。
这不是在说他写的文章不过是面子工程吗?
“齐先生,不要着急,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很好的说明了国家政策,若是外邦来临看到了,或许也会觉得非常赞赏,但是对于百姓来说,绝对没有任何用处!”
“为何没用?如此详细……”
齐河不甘的开口。
别说是齐河不甘心,就是朱允炆在看到了之后,也皱眉,正要开口,却被方孝儒拉住了。
示意朱允炆不要着急,一切先做壁上观,静等朱允熥说什么再说其他。
朱允熥点了点头:“文章虽然详细,但是百姓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你可以保证有几人可以看懂?”
此言落下,整个奉天殿之中,顿时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
无数文官无不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是啊,百姓有几人可以看懂,这才是症结所在。
“文章里面,引经据典,并不简约,哪怕是身为读书人的文官大员,又有几人看了一眼之后,就可以领悟的?”
“是啊,其中典故深刻,引经据典,有些即便是我也无法马上了解!”
“三殿下角度独特,却有道理!”
“……”
众多文官此刻议论纷纷起来,无不点头。
朱允熥接着说道:“你这种文字在文学上毋庸置疑,但是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就有些可笑了!”
“这种文章只要给任何一个百姓,估计顶多读一遍就彻底丢在一边了,还是你想要让百姓根据这篇文章做研究?”
朱允熥说着看向了齐河。
齐河的文学却是非常了的,也和大部分文官一样,纸上谈兵,没有太多用处。
这也是朱允炆上位之后,短短四年功夫就彻底玩完的原因。
既然要为皇帝献策,就不该是那么高高在上,而是应该根据百姓的角度来发布文章。
“你……”
齐河此刻被挤兑的脸红脖子粗,最后只能说道:“这便是布政使和知府的事情了,我们献策,朝廷宣扬德政,布政使理应改变宣扬方式!”
“你说的没错,不过布政使范围不大,而且想要布政使为众多百姓讲解并不可行,最后还不是安排下去!”
“到了后面, 唯一有的可能就是表面做到,你想要表达的根本无法传播到下面!”
“那请问齐先生,你的这篇文章还有什么用?”
“不错,发布之后, 那就是布政使,知府的事情,但是你作为献策之人,又是为了皇爷爷献策,这些都没有考虑好,你献的是什么策?”
“难道只是为了表面好看?”
“其实不仅仅是你,也包括诸位,若是没有想到这点的话, 便是你们的失职!”
“这些文字如果真的传播下去,估计那些百姓还会嘲笑朝廷,这写的是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呢!”
“如此的话,皇爷爷亲力亲为还有什么表率作用,反倒是会成为表面功夫!”
朱允熥声音斩钉截铁,目视众多文官,最后落在了齐河的脸上。
齐河还想辩解什么,可是面对朱允熥的那番话,又有些无法辩驳。
朱允熥自顾自的说道:“不用说远的,洪武二十一年,倭寇意欲冲击沿海,杀我百姓,皇爷爷就下发了一道圣旨!”
“内容是皇帝诏曰,倭寇来了,通知百姓,拿刀杀了那群不要脸的家伙!”
“皇爷爷为什么会这么发布圣旨,因为皇爷爷从百姓中来,明白只有用这种简单的话,才可以显而易见,人人皆知,不然的话,到时候,只会耽误了朝廷的大事!”
说完,朱允熥对着朱元璋鞠躬,表示钦佩。
“现在你还不明白你的文章缺陷在哪吗?”
朱允熥摇了摇头说道:“你的文章可看,却无多大用处!”
“你!”
这不就是说他只能看,没什么别的用处吗?
齐河气的不行,想要反驳,但是朱允熥说的那番话,他却又不出反驳的话来,一时间脸色青红变化不断。
朱允炆面色难看,原本如此好的一篇文章,理应可以获得皇爷爷的欣赏,但是没想到被朱允熥这么一说,变成了一文不值。
方孝儒也皱眉,迈出一步,反驳说道:“这篇文章乃是对于我们朝堂的体现,即便是百姓听不懂,也应该下发,只要百官听懂了,到时候,到了各地,必然也可以取得效果!”
“方先生说的乍看似乎不错,但是又有多少效果?难道这篇文章下发在,只是为了给百官查看吗?”
“如此表面东西,可不如皇爷爷的一道圣旨!”
方孝儒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是半天说不出来,只能无奈甩袖表示心中不满。
他总不能说这篇文章比圣旨更有用。
而且不得不说圣旨确实简单,人人可看懂,效率上自然要比这篇文章要好得多。
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儒学学子来说,自然希望君主更加儒家,而不是那么粗俗。
当然明说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想死了。
朱元璋此刻也饶有兴趣的看着朱允熥,没想到自已孙儿今日这么大放异彩,怼的这群儒家哑口无言。
朱允炆手底下的那些人,虽然义愤填膺,但是一时间又无可奈何。
明明如此精致的农文,居然就这么被揭过。
这感觉就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完全没有了作用。
朱允炆也心中愤怒,此刻上前一步说道:“皇爷爷,既然三弟说这农书不适,却不知道三弟又有什么想法,可以比这农书更好的!”
此言一出,众人目光齐齐引到了朱允熥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