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千手扉间的宣讲过后,木叶正式进入了战争备战阶段。
原本热闹的商业街上,此时冷清无比。
随处可见的跑闹的儿童们,也被关在了家中。
忍村,是由忍族联合建立,有大忍族,也有小忍族。
其中一部分,依旧保留着忍者的身份,依旧进行着忍族的传承。
而还有一部分,选择了融入平凡的生活中去。
这样平静的,没有打打杀杀的生活总是能够让人平静,让人沉迷。
自火之国其他城镇搬来的普通人在此时木叶的人口占比中只有三四成。
这个时代,忍村的主体人口构成还是忍族与忍者。
到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忍族彻底融入了忍村,忍村也愈加的繁荣。
最后,普通人的人口占比能够达到七成左右。
但此时不是这样的,战争即将到来的消息,刺激了每一个人。
当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普通人的表象也被撕破,他们还是那个自战国时期活下来的忍者。
第三次忍界大战的一万岩隐部队很多么?
在这个时期的忍村看来,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要差的太多了。
单说木叶,战国时期的两大霸主宇智波和千手。
这两族的忍者数量都不下于四千之数。
只是千手融于平民,宇智波则于韬光养晦中逐渐衰亡。
现在的忍村,说是全民皆兵有些夸张。
但当面对战争的时候,至少一半的人口都可以作为直接战斗力。
当然,此时忍村的人口也是远远无法与后世相比的。
经过人员调整和调动,在不动用那些‘底蕴’且不损伤木叶根基的情况下,千手扉间共整理出了一万三千的忍者。
其中共包含了一千一百左右的上忍(包含了特别上忍),近六千的中忍,以及七千的下忍。
中忍与下忍比接近1:1,这在后世是绝对看不见的。
主要原因就是这个时期还没有中忍考试制度,中忍晋升相对更容易。
基本上只要实力差不多就能晋升中忍了,不像后世又要考试又要比赛还有任务量要求。
整体分配与先前会议上讨论的差不多。
雾隐方向由日向和宇智波两族联合防守,强命令仅防守不进攻。
日向加上宇智波共计两千人防守雾隐,主要原因便是只要是开启写轮眼或者开启白眼了,那保底实力就都在中忍,因此两千人的质量很高。
另一个原因则是雾隐村可以说是五大忍村中人口最少得村子,而且中间隔了个海,防守好说,要是进攻的话跨过那片海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雾隐实际出击人员也不会太多。
雾隐进攻木叶是利益驱使,但这个利益对雾隐没那么大,毕竟雾隐远居海外,真打下来一块地盘也不好占。
相比较之下,雾隐和岩隐之间是有一定仇恨存在的,所以雾隐还要留守很大一部分力量防守雾隐村。
宇智波形和宇智波影带队防守砂隐,只是不同的是兄弟二人有着极高的自主权。
人员上,千手扉间为兄弟二人分配了五十上忍,一千三百中忍,再加上接近一千五百的下忍。
猿飞佐助带队应对云隐村,千手扉间亲自带队应对岩隐村。
这两队人数都在四千多人。
其中,猿飞佐助应对的云隐村在这个时期硬实力相对弱一些。
以猿飞佐助影级巅峰的实力再加上质量不错的忍者部队,是木叶当前战略的重点。
云隐村,也是千手扉间所定下的首攻目标。
在逼和云隐村后,猿飞佐助就会带队支援千手扉间,快速结束与岩隐方面的战争。
剩下的砂隐和雾隐坚持不了多久自然而然的就会求和了。
至于岩隐村方向,在集中力量之前千手扉间不打算逼迫的太紧。
倒不是打不过,只是那样损伤会严重更多。
千手扉间也不知道未来局势如何,所以选择了尽量的保住木叶的底蕴。
输是不可能输的,千手扉间完全想不到输的可能。
宇智波斑和千手柱间纷纷逝世,漩涡水户已经是忍界中最后一个超模怪了。
单就漩涡水户坐镇木叶,千手扉间就放心的很。
至于漩涡水户应付不了了或者不在了怎么办。
宇智波只是韬光养晦了又不是被灭绝了,千手扉间可太了解这个家族了。
只要对其的思想教育做好,令其热爱木叶。
没什么必要的时候就好好韬光养晦在家里待着就好了。
真要是被打到木叶了,宇智波就是最后一道方向。
只要羁绊建立的多,建立的牢固,到时候因为木叶而开眼的宇智波绝对不会在少数。
就算是千手扉间也想象不到这该是多么强大的一股力量。
宇智波镜就是最好的例子不是嘛?
千手扉间的六个学生全部都被千手扉间带在身边。
既然战争来临,那自然是亲身指导这六个学生如何应对战争。
至于宇智波形二人?
随他们去砂隐那边去尝试吧,砂隐的水平摆在那里,只要不出什么重大失误没问题的。
忍界大战就要来了。
这一消息随着千手扉间的宣讲,使得其他小忍村也都纷纷得到了消息。
可以说这一消息打了很多小忍村一个措手不及。
不是,怎么忽然就要打起来了?
还忍界大战,怎么就从忍族战争变成忍界战争了。
如果说现在的小忍村还只是懵的话,那当战争真正打响之后,小忍村就只剩下痛了。
从第一次忍界大战到第四次忍界大战,虽然打的热火朝天的,但实际上基本都没什么地盘上的变动。
而且发生在五大国本土上的战斗很少。
战争基本上都是在作为五大国之间作为缓冲带的小国上进行的。
最后不论哪边赢了输了,伤的最重的都是小国。
要不然也不会有第二次忍界大战,山椒鱼半藏带着雨之国说要靠着武力成为大国之一。
结果战争的开始是雨之国,战争的结束还是由五大国说的算。
甚至雨之国都只能说是作为一个导火索引起了五大国本就积压着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