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旭站在一旁,听着工人们的议论,脸色越发阴沉。
目光死死盯着林锐,眼中满是嫉妒和不甘。
“哼,一个刚来的毛头小子,凭什么指挥我们干活?他要是真有本事,就自已上手试试!光靠嘴皮子,谁不会啊?”贾东旭在心里冷哼一声,连手上的动作都停了下来。
而另一边,易中海看到林锐的出现,心里早已翻江倒海,满是怒火和不爽。
刚才还在谋划着如何把功劳揽到自已身上,却没想到林锐居然亲自来车间了。
“这小子来得倒是及时,不过他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懂个什么?!”易中海心里冷笑,随即装出一副“关心工作”的模样,缓缓走了过来。
“哟,林工来了啊!”易中海拖长了声音,脸上露出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容,“咱们这车间可是第一次迎来大学生技术员,今天算是开了眼界喽!”
林锐看了他一眼,淡淡点了点头:“易师傅,受了伤还来工作,您辛苦了。”
闻言易中海脸色一僵,强作镇定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几分阴阳怪气:
“辛苦倒不至于,只是这任务实在是太难了。
林工,您也看到了,这零件的公差要求只有0.005毫米,已经远远超出了咱们的能力范围。
更别提这些复杂的凹槽和孔洞。这种难度的零件,恐怕咱们厂的设备都不一定能加工出来吧?”
他故意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的工人,继续说道:
“林工啊,咱们这些老工人干了一辈子活儿,对设备和技术那是了如指掌。
您是从学校出来的高材生,可能对这些一线工作的难处不太了解。
这零件的精度要求,真不是随随便便画几个标注就能达到的。您说是不是啊?”
林锐闻言,面色不变,只是静静地看着易中海。那双深邃的眼睛里,似乎带着一丝冷意。
易中海见林锐不说话,心里越发得意,继续说道:
“这天,咱们车间的工人已经尽了全力,可还是没办法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这不是工人们不努力,而是任务本身就太难了!
如果不是我今天腿伤了还来了,这任务恐怕真要耽搁了。”
说这话时,他故意挺了挺胸膛,摆出一副“顶梁柱”的模样。
一旁的工人们听了,纷纷点头附和。
“是啊,这任务确实难,一般人根本干不了。”
“还好有易师傅在,要不然咱们真不知道怎么办呢!”
贾东旭更是趁机添油加醋:
“林工啊,您设计的方案是挺好,可这加工环节,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咱们这些工人都试过了,还是没法弄出来。
我看啊,这种任务,还得靠我易师傅这样的老工人来扛!”
易中海听了这话,脸上的得意之色更加明显。
故作谦虚地摆摆手:“哎,别这么说,我这腿伤了,也干不了几分活儿。
只不过,咱们厂的任务不能耽搁,我虽然帮不上大忙,但还是得想办法替厂里分忧啊!”
林锐听着易中海那一套阴阳怪气的话,面上依旧十分平静,只是眼神微微一动,扫过易中海的腿,又低头看了看图纸和零件的加工要求。
以他的技术水平——系统赋予的高级钳工技能,早已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八级钳工水准。
他对这零件的加工难度心里一清二楚,虽然确实有一定的挑战,但只要工具齐全、操作细心,完全可以加工出来。
易中海那套“任务太难”的说辞,在他看来不过是借机抬高自已的手段罢了。
不过现在的易中海就未必了。
一条伤腿,根本没有办法保证加工时的稳定性。
林锐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语气淡然地说道:“既然易师傅愿意亲自试试,那我就不多说了。这零件确实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操作。您请便。”
他说得云淡风轻,既没有质疑易中海的技术,也没有提到腿伤的事,甚至还做出了一副“交给您我很放心”的模样。
易中海一听这话,心里顿时生出几分得意,觉得林锐是被自已拿捏住了。
昂首挺胸,脸上透着一股“老前辈”的自信,点头说道:
“那好,林工,您看着吧,我这个老钳工虽然腿伤了,但关键时刻,还是得咱们这些老家伙顶上去!”
工人们围在一旁,纷纷低声议论。
“还是易师傅靠谱啊,这种活儿年轻人可干不了。”
“是啊,林工虽然是大学生,但这钳工的活儿跟书本上的东西毕竟不一样。”
贾东旭更是趁机添油加醋:“师傅这手艺,咱们车间没一个能比得上的。让他上手,指定能搞定!”
林锐站在一旁,双手抱胸,静静地看着易中海。
心里冷笑:“说得倒是轻松,可加工这零件用的全是手工锉刀,没有过硬的技术,根本不可能完成。你既然这么想表现,那我就看你怎么出丑。”
只见易中海站在一张操作台前,拿起图纸装模作样地看了几眼,接着又拿起一块毛坯零件,仔细端详了一番。
他的动作看起来有模有样,似乎真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这零件的关键在于这些凹槽和孔洞的精度。”易中海一边说,一边将毛坯固定在工作台上,随后拿起了一把锉刀,开始切削。
起初,他的动作十分从容,锉刀在毛坯表面缓缓划过,发出均匀的“咝咝”声,工人们围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动作,眼中透着几分敬佩。
易中海嘴角微微扬起,故意放慢了动作,似乎在向周围的人展示他的“技术”。
“看到了吧,这才是专业的钳工技术。这种活儿,光靠书本是学不来的,得靠时间和经验去磨练。”
话里话外,全是对林锐的暗讽。
林锐听了,也不恼,只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中闪过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但很快,易中海的表情开始发生了变化。
原本从容的动作逐渐变得迟缓,锉刀划过毛坯时,发出的声音也开始变得不均匀起来。
他低头看了一眼毛坯,发现自已刚刚锉出的凹槽,竟然比图纸要求的深度多出了整整0.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