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军方将领突然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您刚才的赌约,还算数吗?"
李教授浑身一颤,抬头看向将领,发现对方眼中闪烁着不容拒绝的光芒。他环顾西周,发现所有人都在看着他,有人眼中带着戏谑,有人满是期待,还有人则一脸严肃,似乎在考验他的人格。
"我..."李教授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我当然...言出必行..."
说完,他转身快步走向远处的临时厕所,神情凝重得像是要去赴死一般。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不敢相信李教授真的要兑现承诺。
"他该不会真的要..."有人小声问道。
"卧槽,我还以为他会找个借口推脱呢!"
"这老头儿倒是挺有骨气的!"
周怀安也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李教授会想办法退缩,没想到对方竟然选择了面对挑战。这让他对这位固执的老专家多了几分敬意。
约莫十分钟后,李教授从厕所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小纸包。他的脸色依然通红,但眼神中多了一丝决然。
他走到人群中央,深吸一口气,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靠着墙壁缓缓倒立起来。他的动作有些吃力,毕竟己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最终还是成功地倒立在了墙边。
然后,在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李教授颤抖着手打开那个小纸包,里面是一小块不明物体。他闭上眼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东西塞进嘴里,匆匆咀嚼了两下就咽了下去。
整个过程不超过十秒钟,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一幕深深震撼了。
李教授落回地面,擦了擦嘴,脸上的表情复杂至极,既有羞愧,又有释然,还夹杂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倔强。
"我履行了承诺,"他声音沙哑地说,"周怀安同志,你的'龙-1'坦克确实超出了我的想象。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为我之前的傲慢向你道歉。"
现场的气氛奇妙地转变了。
原本的对立和质疑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共同见证奇迹后的震撼和敬畏。
专家们开始三三两两地讨论'龙-1'的各项技术指标,军方代表则围着坦克仔细观察,不时发出赞叹。
"周总工,这坦克的底盘设计太巧妙了,难怪能承受这么高的速度!"
"涡轮增压系统的效率至少比传统设计高30%,你是怎么想到这种结构的?"
"传动系统的齿轮比设计得恰到好处,兼顾了速度和牵引力,简首绝了!"
周怀安耐心地回答着各种技术问题,同时心里暗自好笑。这些老专家们的态度转变得也太快了,刚才还是一片质疑声,现在却变成了一群求知若渴的学生。
"人类的本性真是有趣,"周怀安心想,"事实的力量总是能击碎偏见的围墙。"
张副主任走到周怀安身边,低声说道:"周同志,你今天可是创造了历史。不仅是'龙-1'坦克创造了纪录,恐怕李教授的'倒立吃屎'也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周怀安忍不住笑出声来,"副主任,您可别这么说。李教授能放下身段承认错误,实属难得。比起那些明知道错了还死不承认的人,他的行为值得尊敬。"
动力测试的惊人成功让现场气氛变得十分热烈。
专家们围着坦克不停地讨论,军方代表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就连那些之前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龙-1"的速度性能确实令人震撼。
但周怀安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各位,"他的声音盖过了嘈杂的讨论声,"动力系统测试只是'龙-1'整体性能评估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更关键的火力测试。"
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人们不自觉地停止了交谈,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周怀安。
"105毫米高速炮是'龙-1'的核心武器系统,"周怀安继续说道,"我知道很多专家对这个口径持怀疑态度,认为在当前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稳定高效的发射。今天,我们将用实际表现来验证这个设计的可行性。"
白发专家哼了一声,虽然动力测试的结果让他惊讶,但作为火炮领域的权威,他依然对105毫米口径持保留意见。"希望你的炮管不会在第三发就炸膛。"他小声嘀咕道。
周怀安听到了这句话,但没有理会。他转向张副主任,"请准备火力测试场地。"
张副主任点点头,立即下令,"转场!所有人员前往靶场!"
靶场位于测试区的另一端,是一片开阔地带,周围筑有高高的防护土墙。场地中央竖立着几块厚重的钢板靶,最引人注目的是最中间那块——一块厚达150毫米的特制高强度钢板,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呈现出暗沉的灰色。
"那是什么靶?"一位军方代表好奇地问道。
"那是我们特制的强化钢靶,"赵部长解释道,"采用了类似敌军M46坦克正面装甲的材质和结构,厚度为150毫米,用来测试穿甲能力。"
"150毫米?"周围响起一片惊呼,"这么厚的靶板,能打穿吗?"
"我们的现役坦克炮对付100毫米厚的钢板都很吃力,"一位炮兵军官摇着头说,"150毫米,怕是够呛。"
周怀安驾驶着"龙-1"缓缓驶入射击位置,坦克的炮塔旋转,105毫米炮管对准了那块最厚的钢靶。
"请所有人员撤离危险区域,戴好护耳器!"扩音器里传来安全员的警告,"火力测试即将开始!"
人们迅速撤退到安全距离之外的观察区,戴上了防护装备。紧张的气氛在空气中蔓延,就连那些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也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我赌这炮第一发就会出问题,"白发专家低声对身边的同事说,"你看那炮管,太细长了,肯定承受不住高膛压。"
"八成打不穿,"另一位专家附和道,"而且我怀疑炮管能不能撑得住。这种口径的高速炮,膛压太大了。"